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90后”大学生语言影响浅析

2017-12-05高荆梅

长江丛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言大学生

高荆梅 周 阳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90后”大学生语言影响浅析

高荆梅 周 阳

本文从“90后”语言表达这个角度,对网络语言的特点、“90后”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现状以及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提出更好的语言引导优化打下基础。

“90后”大学生 网络语言特点

较之“80后”,“90后”大学生出生在网络时代,更加依赖网络,也更善于运用网络。可以说“网来网去”是90后大学生的一大特征,那么网络语言有什么特点呢,能如此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网络语言谐音化。比如有数字型谐音,通常是指根据10个阿拉伯数字的发音,组合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记、输入便捷的字词:比如:“7758”指“亲亲我吧”,“886”表示“拜拜喽”;有汉字型谐音:灰常、木有(非常、没有)等等,这样表达更风趣、幽默;其二,网络语言字母化。网络语言还往往利用拼音缩写或者英文缩写来表情达意。Metoo(我吐)FB(腐败,指出去吃喝一顿好的)等。其三,网络语言符号化。网民或利用网络上聊天软件上的表情图画,比如流汗,愤怒,呕吐等表情来表达意思,或利用键盘上的各种符号加以排列组合,造出了许多全新的象形表达方式,以“笑”作为例子,“:-”这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一张笑脸,“:-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开嘴笑; “8-)”这是眼镜族的专用笑脸等等。

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在内容上不断地出现新词和产生新意;在表达方式中,网络语言往往抛弃我们汉语语法结构,把一些汉字、数字甚至还有其他的符号或者英语混杂在一起,网络语言的语法常常不符合语法常规;网络语言事件性更强一些。

考察“90后”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笔者发现,网络语言对90后大学生有以下影响:

二、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语言已经切切实实进入了90后大学生的日常,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有利于表达情感

当代90后大学生,外语水准较高,习惯于电子化阅读;自主判断性较强,习惯接受多方信息;网络操作时间较长,对网络诞生的流行语尤其敏感。他们内心渴望更多的自由,能无所束缚的展示自我。借助网络语言,他们采取别于常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表达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与众不同,展现自己的个性,从中获得成就感。

(二)能增强语言趣味性

众所周知,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存在,网友们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商务洽谈、日常办公、社交、娱乐等所有活动,网络语言的诙谐风趣是90后大学生们主动使用网络语言并进行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2016最新十大网络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哥”热度第一,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可以灵活处理为“厉害了我的XX”,对象可以是你认为很牛掰的人、公司等,比如,厉害了我的哥/姐/小弟。“蓝瘦香菇”排名第二,这个词的流行,源于一段失恋视频2016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哥失恋后录视频:“蓝瘦,香菇”,本来今天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因小伙地方口音浓重,加上十分伤心,难受说成了“蓝瘦”,想哭发音成“香菇”,莫名戳中笑点,网友们纷纷借此表达自己的“伤心难过”之情,也赢得了90后大学生的欢心。

(三)使用粗俗泛滥

网络语言多样化是一把双刃剑,当其在90后大学生生活中大行其道时,其自身的缺点便也暴露出来。现在的网络语言已不甘心只在网络上生存,它开始走出虚拟的网络,有些已进入了现实生活,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习惯网络语言的90后大学生当中可以发现,不少人动不动开口就是“7456”(气死我了),闭口就“SB”等。网络语言过度流行粗俗泛滥,可能导致90后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弱化现实语言的使用和深度阅读理解的能力.

(四)出现交流代沟

美国学者丹斯的人际沟通障碍理论中所说,沟通障碍和信息沟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对于沟通的任何一方而言,了解的对方信息越多,信息沟就会越小,沟通就容易进行;反之,如果了解多方信息过少,则信息沟就越大,信息沟通双方就不容易进行,从而形成较大的沟通障碍。现实交流中过度使用网络语言造成90后大学生与老师以及父母交流的代沟。“90后”大学生是网络语言的主力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广领域高频率地使用着网络语言,再加之网络语言更新快,较随意,这些新鲜出炉并被热卖的网络词语,对于家长们来说却是语言难题,他们并不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准确含义,更不会恰当地使用,容易造成父子母子等之间的交流障碍。同样的道理,对于教育而言,师生之间是教学关系,靠的是语言传承知识,教师对网络语言的不了解,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沟通代沟。

凡事皆有两面性,网络语言新颖、灵活、简洁、活泼、生动,为人喜闻乐见,但也有随意性强、规范性差等弊病所以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90后”大学生注意扬长避短,使用网络语言朝着文明、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陶建莉.浅谈"90后"大学生语言表达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才智,2011(11).

[2]于丽.当代网络语言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影响与规范[J].长江大学学报,2013(9).

(作者单位:火箭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文学与历史教研室)

猜你喜欢

语言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我有我语言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