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2017-12-05毛志新

长江丛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燕赵价值观核心

毛志新

依托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毛志新

高校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载体,河北应充分挖掘燕赵文化的当代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的血液。本文力求解读燕赵文化的传统内涵与当代价值,基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寻找依托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燕赵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孕育了五千年历史的燕赵文化内涵丰富,既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又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一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河北实践,必须首先从燕赵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源泉。高校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背景下,河北应依托优秀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燕赵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大学生中激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文化基因,激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血脉精神,激发“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崇高品德,[1]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的血液,凝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燕赵文化根基

(一)燕赵儿女坚韧质朴,追求文明富强的价值观

燕赵是中华文明发祥地,其文化源头可追溯到至少150 万年前泥河湾遗址,以及1万年前磁山文化、北福地文化、红山文化、河北仰韶文化、河北龙山文化等,“千古文明开涿鹿”。文明的火种与形成发展,体现了先民坚韧质朴、摆脱野蛮和愚昧落后,追求幸福生活和富强文明。春秋时期中山以千乘之国在七雄虎视中不甘平庸、奋发有为,创造了堪称“中华辉煌”的灿烂文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中国改革之先河,推动国家改革富强。

万里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境内长城长达2000多公里。世人普遍认可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说法,而万里长城的入海口就是我省秦皇岛老龙头。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地区流传着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孟姜女哭长城以及戚继光练兵抗倭等历史故事。秦皇岛抚宁县长城素有“天然长城博物馆”之美誉,是明长城的精华。张家口“大好河山”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上独一无二的“门”。

(二)燕赵儿女慷慨忠勇,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燕赵自古多豪迈侠义之士。对燕赵文化传统内涵和特征的表述,司马迁最先给以“悲歌慷慨”的标签,之后,班固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中基本延续了司马迁的见解:“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后世文人学者及至当下大多赞同此对燕赵民风民俗的判定。韩成武等人亦认为,经过历代名人的反复陈述,燕赵文化精神的内涵终于确定下来,并逐渐形成了该地区的人文传统,燕赵之士遂以慷慨悲歌、好气任侠者自许。

(三)燕赵儿女重信尚义,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燕赵历史上留下了众多诚义爱国的故事。有不辱国体,以死抗争,最终完璧归赵的文士蔺相如,有忠义之士荆轲、一诺千金的程婴、三国燕人张翼德,真定人赵云,等等,谱写了一曲曲忠义悲歌。在风雨如磐的抗战年代,巍巍太行成为一座革命的大山,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太行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如今,我省境内太行山区分布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大旧址、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等全国知名的革命圣地或遗址。革命圣地西柏坡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和毛主席曾在这里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举行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的光辉论断,谋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红色太行,还流传着狼牙山五壮士、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太行儿女展现出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弘扬优秀燕赵文化,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分析

(一)文化自觉:正面多元文化、复兴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们处在一个“以文化国、以文化世界”的时代,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文化正在呈现“多种声音”的和谐共鸣。这本是一种健康的文化生态。但是一些国家在文化输出中蕴含了国家政治观点和价值观渗透。西方推介其文化,争夺的对象核心人群是处于核心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年学生。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戏弄历史、恶搞经典,追逐美剧韩剧,热衷西方节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族凝聚力的弱化,折射出民族认同的缺失。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东方大国,华夏儿女自应承继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品质和道德理想,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伦理共识,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无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路径选择。

(二)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培养河北人文化自豪感的需要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且不断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数代先人创造了绵延不断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体系[2],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无数“中国精神”,如“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成为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如前所述,燕赵大地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近30年来,燕赵文化研究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曾阐述和提炼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即: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被河北省委采纳,并于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正式提出。然而当前在河北教育中,对于本土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偏差,青少年的家乡历史文化知识缺乏,文化自豪感较低。河北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中,对于燕赵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播力度也较薄弱。

(三)文化自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升华现代先进文化的需要

文章第一部分提炼了三种燕赵文化精神特质,挂一漏万,燕赵文化内涵丰富,这些优秀的燕赵文化精神特质在中华文化史上闪烁着独特而靓丽的光彩。

正确的价值观正如一盏明灯,照亮方向指引人们前行。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多元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深深影响着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依托优秀的燕赵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成长中的偏差及时给以纠正,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帮助他们审慎地、理性地做好人生选择,走好人生每一段路。

三、弘扬优秀燕赵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课程育德,把优秀传统文化列入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

现在大学均设有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思想政治类课程,然而思想政政治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任何强制的方法不能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只向学生们传授课本上固有的哲学道德思想,而应拓宽讲课思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融入其中,开发有效果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丰富德育资源,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发挥综合育人效果。

(二)增强文化自信,建立大学生对燕赵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

要组织专家、学者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宣讲、演出、座谈等多种形式在青少年中掀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热爱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由河北省文化厅主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承办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三)保持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人民喜爱的家乡戏,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使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育人诲人的重要文化资源。

(四)依托校园文化载体,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

校园文化有着育人功能,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有效载体,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和环境氛围,扎实推进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努力开辟新渠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要通过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现核心价值观本质和要求的高质量社团活动,向大学生展示优秀燕赵传统文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爱心公益活动及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沉淀于大学生的深层次心理结构中。总之,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载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1]包来军.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98~99.

[2]袁树平.发扬燕赵文化优良传统提升河北文化统战软实力[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46~47.

(作者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本文系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GXDJ2016A26)。

猜你喜欢

燕赵价值观核心
“互联网+”背景下燕赵文化的传播研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决胜脱贫攻坚的燕赵答卷
脱贫攻坚路上的燕赵壮歌——河北省脱贫攻坚纪实影像展成功举办
慷慨悲歌话燕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