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资源污染治理
——以广东地区为例

2017-12-05彭建涛

长江丛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污水水资源污染

彭建涛

水资源污染治理
——以广东地区为例

彭建涛

随着广东地区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广东地区水资源污染和环境问题日渐加深。特别是由工业废水造成的水质污染和环境破坏,对广东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广东地区水污染治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为了持续的优化水资源环境,防止水资源被二次污染,应该结合广东地区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水资源污染治理经验,来促进广东本地的水资源污染治理,使水资源环境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根据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水资源污染治理方法,使水生态平衡得到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水资源污染治理 现状 治理方法

一、前言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得益于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城市的水资源与环境都受到了相当大的破坏,对于水资源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创建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是水资源污染治理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城市水污染治理的科学方法。所以政府部门积极采用了相关的治理方法,对于目前城市水资源污染的处理,并产生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为了持续的优化水资源环境,防止水资源被二次污染,应该结合广东地区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水资源污染治理经验,来促进广东本地的水资源污染治理,使水资源环境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水资源概述

地球上天然水资源的储存量是非常丰富。总含水量大约为一百三十六亿立方公里。但是,不可以被直接利用海水占据了其中很大部分。淡水仅占百分之二点五,大约为三点五亿立方公里。又因为四分之三的淡水存在于冰帽和冰川之中,大部分的大冰块只是存在于南北两极,当前还很少被人利用。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而且相对比较容易被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约为四百万立方公里,仅仅是地球总水量的百分之零点二六,但是这部分淡水很不均匀地分布在陆地上,难以集中利用。最近一个世纪,伴随着全球人口剧增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的消耗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提升。近三十年以来,世界每年用水量以百分之四的速度增长。当前世界上,面临淡水资源不足的国家约有八十个,包含十五亿人口。其中二十六个国家将近三亿人生活在完全缺水的状态之中。水资源的缺失,将严重限制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极有可能引起国家间的争端。世界上穿过国家边界的河流大约有三百条,世界上百分之的人口在这里生存。一百四十多个地区曾因为水资源的缺乏而出现了紧张局势,例如加拿大和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之争,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印度河争端。淡水资源的控制权和使用权还是中东问题的关注点所在,是21世纪石油危机之后的又一危机是水的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被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威胁。

但水资源的严重缺乏造成了人类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激化,而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使用,造成水源污染和浪费是导致淡水资源缺乏的主观原因。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分钟流入江河湖海的污水高达一百吨,大多数河流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污染。其中受到较为严重污染的大约有百分之四十的河流。全世界无法使用清洁卫生水的人达二十多亿,并且每年将近十亿人因水源污染而感染疾病,因腹泻死亡的儿童达三百多万。除此之外,由于违规建设、龙头滴漏、水管生锈、科技落后以及个人浪费等行为造成了大量流失饮用水现象的发生。乱砍滥伐严重破坏植被,水土流失现象非常明显。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水资源危机,为了呼吁各国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并保护水资源,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三月二十二日设定为世界水日。

三、广东水资源污染管理现状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就对水资源污染进行治理,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但目前国内江河湖海的污染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所以,水资源污染治理的策略非常重要。从环保工作着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法,在我国被用于治理污染。同时也告诫广大人民群众,我们不应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路。但如今现实情况表明,我们对于水资源污染的治理并不是非常有效。其主要原因是:

(一)污水处理率低,排放量大

由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迅猛增加的城市人口,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广东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进行相关有效的过滤和处理。污水不达标排放事件屡见不鲜。所以广东地区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来适应工业化的发展。

(二)民众环保意识亟待提高

部分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水资源保护的问题。生活垃圾随处乱丢,露天焚烧塑料废物等现象随处可见,民众环保意识亟待提高。加重了城市水资源污染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对于水资源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不够重视,造成了水资源污染源多种多样的情况,给城市水资源污染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从20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今,我国在水资源污染治理工作上,获得了一定成效。李克强总理在二〇一五年提出三步走规划战略,在二〇二五年,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的工业化建设,水资源污染治理和工业化发展,必然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进行。严峻的水资源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三)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国位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当前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一些资源消耗问题无法避免,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水资源污染。最近几年,广东地区政府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治理措施也被采用。但是水资源污染情况十分复杂,且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多,一定程度上污染还有可能持续增长。

(四)缺乏有效的监管

为了对广东地区水资源污染治理过程中,个别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合理有效制约,保证广东地区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效果,就必须要求有效的监管,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监督机制。当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主要由环保部门来负责,但由于缺乏相应有效的鼓励政策和机制,广东地区水资源污染治理的监督方面,非政府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水资源污染治理的监督作用无法实行。我国《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颁布时间较短,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水资源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水资源对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很多人了解,并且对其法律内容也不是很熟悉。与此同时,由于不健全的相关水资源保护法律,执行起来难度较大,执法的过程也更加复杂和困难,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频出。

四、广东水污染治理方法

(一)推广清洁生产

由于国内科技迅猛发展,各种种类和结构的清洁产品不断出现。清洁生产指的是对材料和能源进行节约,对有毒的人才料进行淘汰并且在丢弃废物和排放物之前,尽可能地降低其毒性和排放量,以达到对人类和生活环境影响最小化。坚决摒弃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伤害的建设政策,不建设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项目。增强开发和研制力度去生产新产品,对传统的清洁产品进行替代。与此同时,对生产技术和程序不断进行改进,减少工业废水污染,对于发展绿色产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样清洁与绿色生产才能得以实现。

(二)提倡污水循环利用

为了预防水质下降,提高可用水量的供给,广东地区可以采取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同步的原则,加速污水资源化进程。相关资料表明,广东地区近八成供水量排入污水管道之中,其中七成处理后可再生利用,占到了城市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广东地区用户可以使用再生水资源,提倡污水循环利用。根据环境的承载力,广东地区相关管理机构要对水域安全利用指标进行负责并建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长期规划方案。用竞争型水需求管理方式来替代传统的供给型管理方式,使得用水效率得以提高。将节水型企业优先发展,鼓励企业研发节水技术。

(三)加大污水治理力度

在城市建设中要对排水系统规划高度重视,同时要按照污水排放标准,进行污水分流制设计。与此同时,对于现有的沟道和排水系统,要积极地进行管理与维修,使得排水系统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建设污水排放系统还要结合广东地区市政建设发展规划,构建相对应的污水处理工厂,使得各种污水经过处理后,通过预先配置的污水管道网络,实现回收利用或者达标排放。

(四)增强对污水源的污水处理

要选取切实有效的污水处理全过程管理方法,来对排放一类污染物的污染源进行监控管理,生产车间排水口应该达到标准的排放浓度。对于纸张制造、医药制造、化学产品和皮革制造等行业,排放污水采用的方法要与行业排放污水污染物进行对应。处理一些浓度高的有机废水,要保证废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标准低于要求之下。对于饮品、食品加工等行业来说,可适当放宽排放废水中生化需氧量的要求。采用回收利用能源和资源的方式方法。

(五)严格执行污水排放标准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污水排放,对于广东政府根据广东地区现状制定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根据当地标准执行。按照广东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入水的标准,来执行经过广东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进行排放。通过结合水的生物毒性、可再生性和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效率等条件来执行排放标准。

五、结语

人类生命的源头是水,水的作用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来说十分重要。城市水污染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则会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制约的作用。同时还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不利于人类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水是珍贵的,水是稀少的,水是不具备再生性的资源。面对曾经悲惨的教训,每个人都要自觉地树立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减少乃至杜绝人为造成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是时代的污染,是人类文明的污染。水资源消失,是民族的消失是人类的末日。我国当前城市水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与之有关的部门对于水污染治理,应该加强研究力度,根据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水资源污染治理方法,使水生态平衡得到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1]薛建枫.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问题的挑战与对策[J].人民珠江,1998(02):13~14.

[2]林婉琳,赵凤仪,吴省身,葛梦,杨蕙银,李楠中.跨区域水资源污染治理研究——以珠江流域为例[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4(04):22~23.

[3]杨鲁豫,王琳,王宝贞.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J].给水排水,2001(01):05~07.

[4]王小芳,杨玲娟.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论水污染治理的策略方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10):44~45.

[5]娄晓贝.水资源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营模式[J].北京农业,2015(06):29~30.

[6]孙秀杰.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16~19.

(作者单位:佛山市高明区交通运输和城市管理局荷城分局)

彭建涛(1986-),男,汉族,广东佛山人,本科,佛山市高明区交通运输和城市管理局荷城分局,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污水水资源污染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污水罐坍塌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黑皮游戏大迷宫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