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里·奥德曼带着这张脸表演

2017-12-05何国威封面供图MariusBugge

电影故事 2017年22期
关键词:加里丘吉尔好莱坞

文/ 何国威 封面供图/Marius Bugge

加里·奥德曼带着这张脸表演

文/ 何国威 封面供图/Marius Bugge

他是正统的英国人,却对那股引以为荣的儒雅绅士风不以为意;他在影坛的银幕形象,亦正亦邪,仿佛一个传说,只要故事开始,就会精彩绝伦;他是巨星,信奉“只有烂电影,没有烂角色”的理念,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吕克·贝松表示“他的表演像是洒在雪地上的一摊热血,找不到更好的形容了”。他就是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才华横溢的男演员之一,能与丹尼尔·戴·刘易斯媲美的,素有“变色龙”“千面人”之称的加里·奥德曼。这一次,加里·奥德曼将自己藏在角色背后,以教科书式的表演演绎了丘吉尔。他说:“我要带着这张脸表演。”

天才的演员,好莱坞的“坏小子”

加里·奥德曼出生在伦敦东南角的贫民区家庭,父亲是焊接工。成年后,加里·奥德曼做过很多工作,比如销售助理、服务员和工厂杂工等。这些底层的生活经历,让加里·奥德曼学会了尊重,他说:“我尊重那些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也痛恨那些不尊重别人的人。很多时候,你都能碰到一些不知所谓的行为,特别是在好莱坞这样的地方,金钱、权力往往会创造出一些怪物,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加里·奥德曼在电视上看了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演的《不屈的布鲁斯》后,决心当一名演员。1979年,加里·奥德曼进入布鲁弗特戏剧学院,学习表演。毕业后,他在伦敦的皇家宫廷剧院出演舞台剧,如《记忆》《期间》《城市、正派与忠诚》等。在接受采访时,加里·奥德曼聊起了往事,“差不多到了25岁吧,我在伦敦的剧场出了名,找我拍电影的也就多了起来。直到《席德与南茜》找我,我才改变主意,因为我已经推掉了太多剧组的邀请了。”在这些邀请中,加里·奥德曼对于拒绝斯蒂芬·弗雷斯导演的《年少轻狂》后悔不已,“那时的我(加里·奥德曼)懂的少,却自命不凡,是个自以为是的傻瓜”。这部影片后来捧红了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段经历,让加里·奥德曼在选角色时更加谨慎,也培养了不断学习的习惯。

如果说在奥利弗·斯通执导的《刺杀肯尼迪》里,加里·奥德曼出众的演技和邪魅的气质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那么在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的《惊情四百年》中扮演德古拉则让无数人看到了加里·奥德曼的杰出表演。成名后,加里·奥德曼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蓝本,自编自导了处女作《切勿吞食》。他解释道:“头像炸裂开来那样疼,我偏执地渴望自己便是自己的手术刀。”该片一问世,就惊艳了英国影坛,不仅被选为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让女主角凯西·伯克获得主竞赛单元最佳女主角奖,还获得了包括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多个英国本土电影奖项,甚至被英国媒体评为史上最伟大的英国电影之一。这,就是加里·奥德曼的才华与实力。

然而,“好莱坞坏小子”估计是加里·奥德曼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因为他扮演了诸多坏人,而且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坏到骨子里的腐败警察、《一级谋杀》里为所欲为的“监狱之王”、《血在烧》里亦正亦邪的警察等。凭借着这一系列的反派角色,加里·奥德曼受到了好莱坞空前的赞誉和赏识,被冠上了反派专业户的头衔。同时,加里·奥德曼也愈加难以摆脱“神经质坏人”的形象包袱。在采访中,加里·奥德曼辩解道:“我想跟我演的角色有关,有人会跟我说:‘你真疯狂,你演坏人演得真棒,你一定是……’关于我酗酒的争论也很多,‘可怕的疯子加里’这个外号跟了我很久,但如果你跟我的那些工作伙伴聊天就会知道‘他很可爱,实干,人不错’。不过,饰演那些角色后,我发现了真正的自我,同时也逐渐成熟起来。”

藏在背后,演戏很精彩

加里·奥德曼曾说:“演艺生涯一路走来,我确实演了一些很杰出的电影。我在看一部特定的电影时就会想,这一段不错,这里有一些我想要尝试的东西。”然而,加里·奥德曼最喜欢的表演状态却是藏在角色背后,将自己包裹起来,“虽然我化着很厚的妆,但那是我人生中最自由的时刻,大概是因为我能把自己藏在妆容之后。相反的,最让我痛苦、紧张的角色,则是《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的斯迈利,没有面具,一切都暴露在人们视线中。你得以有趣的方式来演绎他的无趣。不是说斯迈利是个无趣的角色,而是他很平静,事事不动声色。”

在电影《至暗时刻》中,加里·奥德曼又一次如愿以偿,藏在“丘吉尔”背后表演。为了演好丘吉尔这一角色,加里·奥德曼做足了功课。他通过新闻录像去了解丘吉尔,发现他并非是公众一贯认为的醉醺醺、脾气不好的样子,也没有总是阴沉乖戾,耷拉着脸。相反地,他是一个精力十分充沛,很有活力,又充满干劲且对生命充满热情的人。一方面,加里·奥德曼找到了曾两度凭借在化妆方面的成就获奥斯卡奖提名的艺术家弘辻,负责特效化妆和发型的设计,从而在形象上更贴合角色。另一方面,加里·奥德曼开始走进角色的灵魂深处,一砖一瓦地建造这个人物,“我在听他发表的演讲时,不仅仅是我们电影中表现的那几个,我发现丘吉尔说话有些含糊。他说话还有种鼻音,一种带鼻音的腔调。我得想好什么时候用这种鼻音,什么时候不用。所以,我一直练声,并看了大量的纪录片,片中那位65岁的老人是如此充满活力和动力。”片中,加里·奥德曼熟练地说着丘吉尔的口音和方言时,令人叹人观止。

“这个人物是一个混合体,一种结合的产物”,加里·奥德曼说,“得既是丘吉尔又是加里·奥德曼,我得能带着这张脸表演。”在电影《至暗时刻》中,加里·奥德曼奉献了教科书式的表演,让丘吉尔这个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领袖之一,仿佛获得重生。英国《卫报》称赞加里·奥德曼,“绝妙地契合了丘吉尔的形象,尤其面部看不出任何痕迹,这让他很好地传达出角色的各种情绪,安静状态下的孩子气,收放自如的幽默感,以及被焦虑操控时的死气沉沉”。

Gary Oldman

在采访的时候,有记者问加里·奥德曼:“你觉得自己成功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是成功的,这个我清楚。”或许,在众多影迷看来,如果能凭借丘吉尔这一角色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应该是加里·奥德曼最“成功”的事。

猜你喜欢

加里丘吉尔好莱坞
“疯狂的石头”: 美国商人如何靠它净赚百万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真正的胜利者
丘吉尔的奇闻轶事
段子里的丘吉尔
喝到世界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