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人心冷,往往来自于情累

2017-12-04韩浩月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44期
关键词:王成白猫中年人

韩浩月

作为一头中年人——对,你没看错,用流行的说法“头”来形容中年人,再合适不过,尤其在这个经历过“饭局”“油腻”等多轮舆论热潮洗礼的2017年。

面对那些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文章,发现自己终于拥有了一点儿以往一直追求的情绪——淡定。饭局上有过失言,形象上也颇油腻,那又怎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到中年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必在被人嘲讽的时候急赤白脸地去辩解,越辩解就越符合人家设置的规定情境,落下个话柄——中年人无非如此。

许知远就是个挺淡定的人,或者说,是个挺识趣的人。因为访谈了马东、俞飞鸿,被人写文章骂得狗血喷头,但许老师依然轻颦不改,保持思考状,这就有点可爱了。咱们国家的中年人,但凡有一半能拥有许老师的境界,也不至于隔三差五就被提溜出来游街。

我说我淡定,也不是没有具体事例支撑的。今年夏天的某个午夜,我的车抛锚了。车在水中打转,我坐在司机位上,脑海里思考着水的密度、铁的重量、漂浮力等几者之间的关系,想起泰坦尼克号沉没在大西洋时的情境????竟然没有一点儿恐慌。直到两个小时后有人敲窗户问需不需要救援,好啊,当然需要。不过没救援也没关系,这样一直待到天亮也是可以接受的,体验一下孤立无援、彻底孤独的滋味也蛮不错。

淡定来自于生活的平静。春天的时候,最亲近也最牵挂的亲人——我的奶奶过世了,这个春天因此也是个黑色的、快捷闪过、迅速成为历史的春天。从此不再担忧了,不再害怕区号显示为老家的号码,不再惊惧于某段棘手的亲情关系。开始着手清理那些这么多年来困扰我的情感负累,该绝交绝交,该拉黑拉黑,对揽到身上的责任重新进行评估,只保留力所能及的,去除无谓与多余的。别怪中年人心冷,心冷往往来自于情累。

生活中开始没有大事,一桩值得拿出来大书特书的大事都没有。两年前摆脱了上班以及其他需要开会的事务性工作,不再设定某个完不成的目标。不参加无聊的社交活动,不在酒桌上评判别人以及被别人评判????好像从来没有哪个时间段,比中年的这个时候内心说出的“不”字更多。透露一个秘密,说“不”是件很享受的事情,说得越多,快乐越多。

值得一记的事,也不是一件也没有。有一天把一盆绿植从阳台搬到书架上,打了水踩着椅子去给它浇水,浇完水下来的时候忘记了椅子的存在,一脚踏空坐在椅子背上,被弹了出去,跌倒在门边,刚好目睹这夸张一幕的女儿哈哈大笑????之所以说这件事值得记一笔,是因为这是个提醒,做事要稳妥,不能再像毛头小伙子,否则下次不保的,将不只是尾椎骨了。

少年的时候觉得度日如年,中年的时候觉得度年如日,这种反差制造出一种很奇妙的生命体验,就是可以更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外界的联系。人在下坠的时候,往往比向上攀爬的时候更理智与清醒。坠落往往会被当成一个负面用词,其实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中性词来看待,如果你足够淡定的话,会觉得坠落时看到的风景,不比你爬到山顶看到的风景差。

你可别夸我勤奋

文/闫晗

《水浒传》中有一段情节,宋江和晁盖互相谦让,让对方坐第一把交椅,却偏不说重点。晁盖说的是,我们兄弟几个的命都是你救的。宋江说,哥哥你比我年长。领导才能、名望、资历这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大家都绕开了,就是不愿意承认对方的核心竞争力。跟两个作家或演员互相夸对方勤奋一样,就是不说人家有才华、有演技。

如今夸人越来越难了,比如夸人勤奋似乎并不能让人愉快,似乎潜台词是,你不够聪明,不够有才华,只有以量取胜。从前说演员拍戏多是“拼命三郎”,现在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除了自家粉丝没人心疼,说明在轧戏,只顾捞钱,不重视作品的品质。

有个关于曾国藩的段子说他笨,有小偷到他家偷东西,在梁上看他半天背不下一篇文章,自己都听得会了。传播这样的段子,让人有优越感。给一个名人贴上“刻苦的笨蛋”标签是多么爽的一件事。可大多数人像电影《垫底辣妹》里说的那样,不努力,其实是害怕努力了也没有结果,反倒一点借口都没有了,变成一个刻苦的笨蛋。

可人一旦懒散惯了,要勤奋是很难的。《聊斋志异》中讲述了一个名叫王成的懒汉的故事。王成虽然懒,人倒善良正直,运气也好得到了狐狸精老婆婆资助的四十两银子,让他买成葛布,立即赶到京城卖掉,可赚点钱。

老婆婆嘱咐王成,要勤不要懒。王成答应了,可中途遇雨,衣服鞋子全湿透了,他决定暂时在旅店歇息。第二天,道路泥泞难走。王成怕苦,又缩回去了。第三天中午,阴云密布,王成又住了一宿。快到京城时,听说葛布价格飞涨,可进京后,店主非常惋惜他来晚了。原来,贝勒府急着买布,价格比平时贵三倍,前一天才刚购满数额不再需要了。

由于怕吃苦,耽误了商机,王成做生意不成,可结尾却有别样的运气,留在京城靠斗鹌鹑致富,人生的际遇让人唏嘘不已。也许,如果王成足够勤劳,这个故事就不够那么好看了。一个人靠勤劳致富的事情总是显得平淡,大家更喜欢看天上掉馅饼的故事和逆袭的传奇。

刘宝瑞的相声《连升三级》讲了一个不识字的人,惊了九千岁的驾,因祸得福拿着他的名片进考场,因为狐假虎威的缘故,主考官主动给他写卷子,于是中了状元,并因为没文化误打误撞连升三级的故事。主角只是单纯地无知者无畏,官场的其他人却想得太多,自动为他铺路。故事有讽刺的意思,但听故事的人却不无艳羡。

想起听人说起某地有一阵流行一句祝福的话:“祝你不劳而获!”真是美好的祝愿啊。也许是觉得和“万事如意”一样不可能实现,只能作为吉利话吧。

我不是潘金莲

文/朱辉

人生中最早一笔记忆来自于五六岁时。里弄拐角处,垃圾堆里有两只刚断奶的小白猫,它们互相依偎在一起,很可爱也很可怜。我回家对奶奶说想把它们抱回家,奶奶不同意????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家现在有好几只小猫,白猫居多,全是我收养的流浪猫。或许潜意识深处那两只无助的小白猫一直“喵喵”叫着,于是如今我看到它们那些同样无助的同类,便会情不自禁地抱回家。

按照上述描绘,有智之士可以总结出六字真言“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慢着,我还有一段“黑记忆”。小学时,同桌小亮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有一些很特别的“爱好”,比如买回几十条蝌蚪,用火柴将它们一条条烫死,他常叫上我旁观。在他的鼓动下,我好像也曾烫死过一两条????我并没有像小亮那样享受到虐杀蝌蚪的快感,内心觉得不该这么做。

如果说虐杀蝌蚪这件事,我只是个从犯。那么戏弄蚂蚁,可是我自己的创意。小时候我常常拿着一瓶水,在地上寻找到一队辛勤的工蚁,然后倒水造出一个“人工湖”,挡住了工蚁的去路。工蚁们扛着它们的食物改变方向,不久又会遇到我造出的又一个“人工湖”,最后它们发现自己走投无路,无论多努力也找不到出口????

多年以后,走上社会的我体验到了那些蚂蚁的处境。一度感觉总有一只无形的手让我左冲右突,精疲力尽却找不到出路????按照一些精神分析类电影的拍法,那段困顿时期,我就该形成反社会人格了。即便不出落成变态杀人狂,也会成为职场上的腹黑男。所幸我后来心理一直很健康,那段无助的经历让我对童年那些“黑记忆”深感忏悔。让心理医生去分析,或许因为同情小白猫的人格战胜了虐杀蝌蚪、戏弄蚂蚁的人格,让我最终成为了佛经中的“善男子”。

女性人物塑造得很差,一直被认为是《水浒》的软肋,所幸有《金瓶梅》帮衬,使得“潘金莲”成了一个永不过时的争议角色。从80年代起,就有一些作家为她平反。说金莲之所以谋杀武大郎、祸害李瓶儿,都是早期生活经历和后期经济条件逼的。换作别人,若想生存下去,也不得不像金莲那样????平反着,平反着,明明一个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却被描绘成了追求幸福生活的觉醒女性。“都是她们逼的!”也成了许多宫斗剧、情感剧里的高频率台词,甚至现实生活中的“潘金莲”也多了起来。

同样的生活经历,有人会被“逼”成腹黑男、腹黑女,有人却会对周遭境遇悲苦的生命,更多一份感同身受的同情。选择性地只去关注前者,推断出“不得不作恶”的结论,这样的人或许是被体内某种病态“人格”绑架了,需要及时送医。

猜你喜欢

王成白猫中年人
女巫和白猫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奇妙的大自然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只往坏处想
“投敌”战马助南宋平定叛乱
偏偏只往坏处想
小白猫伴虎
脑筋急转弯
黑熊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