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
——厉害了,中国稻

2017-12-04本刊综合

农家之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个头测产杂交稻

本刊综合

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
——厉害了,中国稻

本刊综合

近日,从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巨型稻试验田里传来好消息,高达2米的“巨人稻”在长沙试种成功,八成已齐穗进入成熟期,第一批收割的巨型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金秋时节,中国大地稻谷飘香。今年,世界的目光都被中国水稻种植方面的一项项突破所吸引。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等新型品种,横空出世,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袁隆平在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基地考察。

超级杂交稻亩产创新纪录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示范基地,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10月15日,该基地水稻种植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此次,该基地种植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

测产专家组对该基地种植面积达102亩的“湘两优900”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基础上,随机抽取了3块地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打实收,总收面积3.126亩,三块地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海水稻亩产超600公斤

“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今年9月份,在山东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举行的“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上,“海水稻”实地测产结果一经宣布,现场人群沸腾了——这意味着我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测算,我国盐碱地总数约1亿公顷,其中有约0.2亿公顷具有改造潜力。如果在约66.7万公顷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每667平方米(亩)单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口。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育种工程师邹丹丹说,“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传统水稻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无法正常生长结实。目前试验基地里的“海水稻”已能在6‰盐度的咸水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结实,未来随着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期待新的海水稻材料能用更咸更碱的水进行灌溉。

据了解,这次培育的“海水稻”实现了多个技术突破,最重大的技术突破在于可以用含盐6‰的咸水直接灌溉并且产量大幅提高,620.95公斤的单产,已超过了目前已知含盐6‰咸水中生长的“海水稻”最高产量。

据介绍,通常水稻品种的耐盐度在3‰以下,在国内外的“半咸水”地区也已发现了多种耐盐度为3‰~12‰野生水稻资源,但普遍存在产量低、米质差、株叶形态不佳等缺点,多年来相关技术难题一直难以攻克,造成现有“海水稻”品种无法直接推广。

袁隆平说,现有“海水稻”品种多为半野生状态,单产只有100公斤左右,农民种了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但如果单产能提高到300公斤以上,农民种“海水稻”就划得来,种植积极性就会提高。袁隆平表示,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亚洲有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我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其中约0.2亿公顷可以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如果种上高产“海水稻”,粮食增产前景十分广阔。

“巨人稻”亩产1000公斤

湖南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百亩巨型稻试验田里,巨型稻像高粱一样身形笔挺,个头高达2米,亩产可达1000公斤。

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有突破。

巨型稻像高粱一样身形笔挺,个头高达2米。

“我个头1.75米,巨人稻比我还高,最高达2.25米。”在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百亩巨型稻试验田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夏新界挺直腰杆与“巨人稻”比高,水稻个头足足比他高出40多厘米。放眼望去,巨型稻像高粱一样身形笔挺,穗长粒多,圆润饱满,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1.8米,最高达到2.25米。稻田里,泥鳅游,青蛙跳。高大的稻株,良好的环境,离实现“禾下乘凉”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巨型稻个头高,产量高,效益也高。”夏新界算了一笔细账,巨型稻单季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以出米率60%折算,产出的生态米在市场上是备受青睐的“香饽饽”,每斤价格在20元左右,仅稻米一项,每亩收益近2万元。“鱼、青蛙、泥鳅在自然无公害的环境中生长,效益比单纯种植水稻翻番。”夏新界介绍,每亩稻田产出的青蛙在1000公斤以上,泥鳅约300公斤,预计每亩稻田收益在5万元左右。

水稻亲本去镉取得突破

近日,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向环境中释放的镉高达3万吨左右。其中82%~94%的镉会进入到土壤中,污染农作物。镉在人体中积存,会导致软骨症,最严重的还会引发癌症。

因为水稻是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其籽粒镉水平仅次于生菜。可以说,水稻重金属污染类型中,镉污染是最严重的一种。

有分析认为:假如此次水稻亲本“去镉”成功,袁隆平院士对人类粮食的贡献将是空前的。他不仅解决了人类的“吃得饱”问题,还解决了人类的“吃得安全”这一大难题。

猜你喜欢

个头测产杂交稻
小麦测产迎丰收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动物之最——个头谁最小
推理:谁最高,谁最矮
矮个头的烦恼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
“O”你个头啊!2014年O2O项目死亡榜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