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习,为了更好地思考

2017-12-04徐德明

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动脑筋错题知识点

□徐德明

预习,为了更好地思考

□徐德明

学习,就像是一次旅行。如果要探寻险远,得到不一样的风景,这便要动一动脑筋,从一开始就好好思考。只有开始动脑筋思考了,预习的真谛便慢慢显现了。

预习,很多学生并不太重视,但实际上如果预习得好,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习的方法有很多,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笔者推荐3位同学的学习方法,供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参考。

黑永张奥(2017年被北京大学录取)

他向笔者介绍,自己的预习方法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先将书浏览一遍,把书上的新知识点巩固一番,然后将书上的例题与习题提前做一遍。第二步:课后再做一遍曾做错的题目,这样能够很快地掌握知识框架与解题方法,对后面的学习很有益处。

当然,由于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及解题方法的欠缺,很可能会出现错题连篇的情况。但是不必着急,因为这时出现的错题往往说明我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有漏洞,应该及时查漏补缺。

严涛(2017年被清华大学录取)

在严涛看来,预习是一种辅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对于预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预习分为两种:一是利用假期对下一个学期课程的预习;二是在每天或每节课前的预习。

第一种预习适用于语文、英语等学科。在假期或周末,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可以进行古诗文等课文和英语生词的背诵。反复朗诵、背诵,既可以提升对新课文、单词的熟悉程度,又可以反复记忆提高背诵的熟练程度。这样不仅解决了背诵、默写这个所谓的“考前突击难点”,还为开学后其他方面的学习留出了更多时间。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可以在假期内适当多读课本,以了解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种预习更适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在上课前一天,对次日课堂内容详细阅读,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不但有助于课堂上有重点地听讲,而且更有助于课后与老师讨论自己的疑惑之处。特别要注意的是,预习并不代表上课可以不听讲,只有提高课堂效率,才能让预习充分发挥作用。

武欣楠(2015年被清华大学录取)

她说,学习是一个过程,一段弯曲的路途,而非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效益最大化的追求。

预习的核心,在于如何让上课听讲更顺利。预习这件事放在课程内容少或简单时也许不突出,当遇到难、多、快的学习任务时就显得比较重要了。说到底,预习是为了更高效地学习。

王蕊(天津市南开中学语文学科主管)

谈到预习的奥秘,王蕊一语破的:“预习,它是要你在学习某件事情之前,在你期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先期进行的自学准备。”她进一步阐释说:“学习,就像是一次旅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你要探寻险远,得到不一样的风景,这便要动一动脑筋,从一开始就好好思考。只有开始动脑筋思考了,预习的真谛便慢慢显现了。”

(责编 焦 佳)

猜你喜欢

动脑筋错题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动脑筋,仔细看
『压强』易错题练习
推进扶贫要多“动脑筋”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动脑筋,仔细看
“圆”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