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以来《共产党宣言》研究综述

2017-12-02李源泉

文教资料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宣言马克思

摘 要: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他们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1世纪以来,对《宣言》的研究工作一直进行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对各类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并做出综述,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并为之努力。

关键词: 21世纪 《共产党宣言》 研究综述

一、引言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深远、传播范围最广的一部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于一体的传世经典之作,更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其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现在,《宣言》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1]。《宣言》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全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力。

二、21世纪以来《宣言》研究领域简要综述

对《宣言》的研究,历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和焦点,本文根据有关学术论文数据库,查询2000年以来国内对《宣言》的研究论文有八百余篇;本文对这些学术论文进行归纳整理,对研究领域进行汇总统计,了解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领域分布,并寄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查缺补漏,不断探索并深挖《宣言》所蕴含的真理。

1.《宣言》内容、特征及包含重要思想等研究

众多学者分别从多角度、多领域对《宣言》进行研究和解读,比如说:所有制思想:张旭认为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是要建立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制 [2];制度文明思想:贺祥林运用《宣言》中关于创建制度文明的基本方法和联系两种制度文明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对当代世界的启示[3];廉政思想:吴日明指出,《宣言》提出了廉政关键在于加强思想教育[4];社会批判思想:马拥军认为《宣言》是把“历史批判”与“价值批判”紧密结合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5];阶级斗争思想:王春英指出《宣言》指导着世界上一部分国家由工人阶级为和平而战而带领其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6];妇女研究:王涛指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目标,也应该成为妇女解放的评判标准[7];机器观:梁志伟等人认为,《宣言》阐述了机器对资本主义社會和工人阶级的正负两重性效应[8];国家观:尹超凡对《宣言》的解读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来源、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历史形式[9];国家公共性思想:胡劼认为《宣言》蕴含国家公共性思想[10];大众化思想:余达淮等人分析指出,《宣言》进入中国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重温“两个不可避免”、“两个决裂”、“两个绝大多数”和“两个世界性”等《宣言》思想对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指导意义[11];实践观:李建光等人认为,《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化的标志,又是社会主义三维统一的理论典范[12];民主思想和民主观:钟晓雄认为,《宣言》的民主观从马克思的最高诉求出发,诠释了民主的真正含义,将其作为全人类追求的普世价值[13];文化思想、文艺思想和开放思想:王员认为《宣言》具有开放思想,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世界文化的出现,“和而不同”,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14];发展思想:孙跃纲指出,《宣言》体现了“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15];自由观:任卫华等人着眼于《宣言》中若干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关的论述,分析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自由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现实意义[16];意识形态思想:申文杰等人认为《宣言》蕴含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性对“精神产品”的影响[17];统一战线思想:王继昆将统一战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宣言》的发表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理论的诞生[18];现代性思想:刘国胜等人认为,马克思从现代性的“神奇”与“平庸”的二重性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矛盾特征,阐述了他对现代性的辩证批判[19];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观:张国指出,《宣言》的社会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20];历史观和世界历史思想:冯文平通过分析认为马恩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等多个维度对世界历史思想作系统阐述[21];法律思想:郑启福通过分析,认为马恩揭示了法的本质,提出了法制统一的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22];辩证观:张世金等人对《宣言》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照辩证法办事,我国几代领导人对《宣言》辩证观的深刻把握[23];生态观和生态文明建设:陈学明认为《宣言》包含丰富的生态世界观,包括对自然异化的批判、生态矛盾的剖析及自然和社会之间“新陈代谢”断裂的说明等[24];政党策略、党建学说、政党纯洁性及政党联合:于安龙认为《宣言》蕴含丰富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思想,并体现为思想纯洁、政治纯洁、组织纯洁和作风纯洁等方面[2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唐勇分析认为,《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诞生[26]。

2.对《宣言》部分重要思想进行解读

有关“卡夫丁峡谷跨越设想问题”:王瑞聚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俄国未来发展道路问题上并没有真正为俄国革命党人指明一个确切的方向和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马克思给苏里奇的复信及《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并没有真正解决长期以来萦绕在俄国革命党人心头的这个重大理论问题。我们不能把自己一厢情愿的东西强加于马克思[27];“工人没有祖国”:马春玲等人指出,“工人没有祖国”是一个事实,工人阶级沿着“没有祖国—有祖国—没有祖国”的斗争轨迹,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28];“两个不可避免”、“两个绝大多数”和“两个决裂”:郝贵生指出,“两个绝大多数”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原理的高度概括,它集中阐发了群众史观的精华内容[29];“消灭私有制”:李惠斌指出,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认为切实可行的理想[30];“两个必然”:董冬认为马克思在《宣言》中对“两个必然”的论证过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思维方式,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31]。endprint

3.就学者、名人与《宣言》关系进行研究

如学者间的学术探讨,高放先生提议把“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改译为“所有国家劳动者,联合起来”;而郑异凡则认为,《宣言》是历史文件,可以评说,但谁也无权修改原文[32];徐中远认为,《宣言》是毛泽东同志一生最爱读的一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综观毛泽东一生读《宣言》实际,对于重点和经典的书要多读常读、融会贯通、密切联系实际、手脑并用及与其他书籍相结合[33];王娅则站在“无产阶级专政”这一马克思的核心概念的视角论证马恩在理论上的高度一致性,力求从思想源头上或原则上反驳“马恩分歧论”[34]。

4.其他方面

有关学者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如与儒家思想比较(叶凯)、文献学问题(李锐)、阐述资产阶级历史逻辑的二律背反(吴国邦)、革命主体(谢成宇)、战略性思维方式(戴德铮)、介绍资产者与无产者(邹文景)、空间理论(郑利)、社会与国家关系(郭强)、无产阶级自觉性(李宁)、市场经济研究(常静)、无产阶级道德(黄富峰)、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陈建斌)、践和理想精神(魏强)、唯物史观(袁泉)、文化哲学思想(袁小云)、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陈世珍)、语言艺术和文风(刘孝阳)、方法论(郭杰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时代观(陶文昭)、反马克思主义批评和真假社会主义区分(高乃云)、资本逻辑和历史逻辑(李后强)、基本思想(高放)、民族和民族剥削(田宇)、社会主义观(周新城)、研究综述(赵付科)、文本结构(李锐)、与其他著作比较(许媛)、教育方面(穆宁)、社会和谐(梁瑞英)、纪念《宣言》出版周年(周先进)、七篇序言(李真)、中共与《宣言》译本和早期翻译(高放)、“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申文明)、当代价值(陈学明)、全球化(刘明华)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杨湘海)等。

三、结语

新世纪以来,对《宣言》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有的领域研究得较多,有的领域缺乏关注;但是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结合当前实际,从不同角度对《宣言》进行解读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不可否认在研究当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研究领域过于集中、研究领域缺乏深度、研究方式方法单一化、研究视角不够新颖等。鉴于以上原因,希望今后对《宣言》的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强化:首先,提升研究的深度,对一些研究领域深度要深挖,比如对“工人没有祖国”等研究;其次,变换研究方式方法,可以采用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去研究,利用心理学、语言学、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知识去探讨;最后,加强与国外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并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探索《宣言》所蕴含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40.

[2]张旭.《宣言》中的所有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08(2):19-24.

[3]贺祥林.《宣言》的制度文明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0(2):13-16.

[4]吴日明.《宣言》的廉政思想意蕴[J].廉政文化研究,2013(5):86-90.

[5]马拥军.《宣言》社会批判思想的现实启示[J].学理论,2009(30):62-65.

[6]王春英.关于《宣言》阶级斗争思想的深层解读[J].华章,2010(5):21-22.

[7]王涛.从《宣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对妇女研究的理论贡献[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5-9.

[8]梁志伟,龙东,李坚.浅谈《宣言》中的机器观[J].学理论,2013(12):49-50.

[9]尹超凡.浅析《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J].理论界,2013(9):8-10.

[10]胡劼.浅析《宣言》中的国家公共性思想[J].大观周刊,2012(6):44-45.

[11]余达淮,李红亮.《宣言》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08(12):4-6.

[12]李建光,凌海金.《宣言》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化[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99-103.

[13]钟晓雄.论《宣言》中的民主观及其现代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8(8):362-363.

[14]王员.从《宣言》的开放思想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1(9):84-86.

[15]孙跃纲.《宣言》中的发展学说[J].长江论坛,2012(3):15-20.

[16]任卫华.略论《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J].福州党校学报,2005(1):61-63.

[17]申文杰,张冀.《宣言》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理论及时代价值分析[J].求实,2011(8):4-7.

[18]王继昆.统一战线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37-40.

[19]刘国胜,向晶.《宣言》与现代性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78-83.

[20]张国.《宣言》中的社会发展观思想[J].唯实,2012(3):30-34.

[21]冯文平.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6):77-80.

[22]郑启福.《宣言》中的法學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青岛农大学报,2008(4):62-66.

[23]张世金,温汉华.对《宣言》辩证观的深刻把握[J].哲学研究,2010(7):15-16.

[24]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10(5):66-70.

[25]于安龙.《宣言》中的纯洁性思想探析[J].学术论坛,2013(10):28-32.

[26]唐勇.《宣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正式诞生的标志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大学学报,2006(4):1-5.

[27]王瑞聚.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跨越设想问题[J].云梦学刊,2015(1):64-80.

[28]马春玲,郭剑林.《宣言》中的马恩祖国观辨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5(2):37-41.

[29]郝贵生.《宣言》中的“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1):16-20.

[30]李惠斌.重读《宣言》[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31-37.

[31]李源泉.《宣言》中的“两个必然”理论研究综述[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1):96-97.

[32]郑异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无须改译——与高放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08(5):14-17.

[33]徐中远.毛泽东读《宣言》的启示[J].红旗文摘,2015(16):24-27.

[34]王娅.马恩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的高度一致性[J].东岳论丛,2011(6):131-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宣言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Father's Day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TA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