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12-02杨思迪

文教资料 2017年23期
关键词:现状与对策口语教学幼儿教师

杨思迪

摘 要: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良好的口语表达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成不变的口语课堂教学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分析教学现状,适时根据学生与时代的变化调整课堂,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跟上时代的节奏。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口语教学 现状与对策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我校必修课之一,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也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所以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一门比较重要也比较实用的课程。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的接受能力显然不能用十年前的思想衡量,一成不变的口语课堂教学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分析教学现状,适时根据学生与时代的变化调整课堂,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跟上时代节奏,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一、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现状分析

1.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环节薄弱。

以往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由基础普通话训练、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在基础普通话训练部分,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按照课堂任务认真完成,而真正让他们觉得有难度的是口语交际部分。比如说话题说话和当众交流,大部分学生当众讲话的时候,都会觉得无话可说,甚至会有畏难情绪直接逃避。从每年普通话测试中学生第四大题话题说话的表现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也是丢分最多的一道题。由于幼儿教师口语课堂课时有限,大量基础知识占用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师手把手教学不容易实现,学生得不到锻炼,所以出现茶壶里煮饺子,有东西倒不出来的情况。

2.我讲你听的形式,教学效率低下。

近年来,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一直沿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形式进行,教学效率低下,课堂容量极小,课时量有限。我校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课,36学时,基础知识的讲解较为紧凑,更别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生训练。而缺乏大量训练,学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说话水平,更别说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我校近几年全国招生,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地的学生比例逐渐加大,甚至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一句普通话都没有接触过,面对这样的学生,现有教学手段只能是统一进度,很难实现有针对性的训练。

3.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础,也是学生谋生的主要手段,传统口语教学在单一教室环境下,运用最多的练习就是教师示范、学生大声朗读的形式,这对教师的口语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但现在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的口语老师的普通话水平都没有达到一级乙等以上,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示范评判,难以真正意义上提高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4.课堂的外延与内涵不够。

部分口语教师对幼儿园教学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只能结合课本对学生进行理论化教学,课堂教学针对性有限,不能按照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特色设置内容,造成讲授与实践脱节。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见习接触幼儿园,并没有很多机会进行个人训练,更别说让学生自己找时间到幼儿园进行实践训练。一般口语课堂,除普通话内容以外,还有演讲、辩论、朗读、讲故事等内容,但是一名幼儿教师除具备上述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声情并茂的说话能力,儿童化的语言是最受欢迎的幼儿教师口语特征,运用这样的语言组织教学,对幼儿教学进行有效指导,部分幼儿教师在口语课堂上对这方面内容的引导不够,某些学生在没有接受完整正规的训练的情况下便走上教学岗位,难以在实际工作当中做到学以致用。

5.考核形式缺乏科学评价。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第一大部分——普通话部分,有普通话测试标准衡量,而后面的职业口语部分则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口语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没有细致的要求。所以,大部分考核只是一个老师一个标准,绝大多数以口试形式进行期末考查,教师的主观意识很强,有的老师让学生讲一个故事,有的老师是话题说话,这样的考核存在与职业脱节的问题,其形成的评价难以真正衡量一个学生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接受程度。

以往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授课方式死板、单一,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现代学生的需求,随着科技的飞速变革,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电脑、网络、手机无一不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重心,给授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好新媒体,让这场变革成为传统课堂的强心针,克服传统课堂的弊病,要求授课教师了解新媒体并熟练运用于课堂当中。基于以上观点,笔者在长期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分析总结,并结合我校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及学生特点,总结出新媒体在现代课堂中的运用。

二、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新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包括电脑、网络、手机应用软件app等,授课教师应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利用电脑制作出内容丰富、容量较大的ppt课件,将声音、图像、视频与传统授课文本相结合,这样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料,可以提高學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普通话部分的东北方言特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以视频形式展示东北方言的特点,让学生在欢笑的同时,意识到自己说话当中存在的不容易被察觉的方言特征;在讲解正确的声韵母发音时,教师很难用语言形容口腔的变化,结合课件展示动态口腔变化,便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在这样生动、直观的课堂下,学生能极大地丰富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欲望,从而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2.运用新媒体,使课堂练习的丰富多样化成为可能。endprint

传统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练习形式是比较单一的,经常是学生根据课后习题进行朗读或情境创设,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培养的是学生能够运用标准普通话实际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正是传统教学难以触及,或者说只能点到即止的部分。比如,笔者在发声训练课堂练习当中经常使用的练习是为经典动画片配音,在动画片里模仿男孩、女孩、老人、各种小动物,甚至大自然的声音等。结合动画片产生的情境,学生很容易有一种代入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教授的内容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的练习方式较之以往的课堂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新媒体,形成良好的教學反馈。

口语教学是一门学起来容易、精通却很难的课程,要在课堂上迅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很难,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多下功夫,传统教学中上课结束以后,学生下课结合书本进行训练是有惰性的,现代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对课堂所学更感兴趣。比如刚才提到的配音练习,课后我会留给学生一个经常使用的app——配音秀,这是一个网络交互的技能类实践性app,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开辟一片自己的小天地,经过课堂学习,掌握各种声音的发声方法后,能够更好地打造这片技能小天地。这样学生就从被动学变成主动展示,增强自信心,对今后就业乃至人际交往都有很大的益处。

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后和学生建微信群、QQ群、关注教师微博等,及时与学生建立联系,在今后就业过程当中给予反馈,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对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新媒体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形式的今天,新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必然会提高教学实效,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们应该熟练运用新媒体,使幼儿教师口语改革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孙霄.析论高师院校教师口语多媒体课件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3]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试行)[S].教司〔1993〕3号,1993.

[4]董英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2(6).

课题:新媒体语境下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研究

编号:16Q340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与对策口语教学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新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汽车客运站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