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解读例说

2017-12-02陈功芳

读天下 2017年9期

陈功芳

摘要: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我们提倡个性解读,但个性解读也要有个“度”。杨绛对《老王》的愧怍是“无辜负疚”“自延其罪”还是“无辜负疚”“自延其罪”。杨绛敢于以文学的形式,在世人面前无情地剖析自己,叩问自己的灵魂这种自省意识,这种文化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个性解读;老王;愧怍之情;辩证评价;自省意识

最近读了两篇解读杨绛先生《老王》的愧作之情的文章《杨绛给老王钱是“侮辱”么?——兼说〈老五〉主题》(北京市顺义区教研考试中心·刘德水)和《在“愧作”中探寻〈老王〉主旨》(安徽桐城·吴文舟)。惊叹于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的观点:前者刘德水认为杨绛是“无辜负疚”“自延其罪”把杨绛推到了圣人神坛的高度;后者吴文舟则认为杨绛“无辜负疚”“自延其罪”把杨绛贬得一文不值。虽说一千个人读《红楼梦》便会读出一千个贾宝玉的形象,在品读文学作品时,我们提倡个性解读,但我个人认为个性解读也要有个“度”,任何出离于文本,出离于“知人论世”的过度拔高或贬低来吸引人眼球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先来看看刘德水的《杨绛给老王钱是“侮辱”么?——兼说〈老王〉的主题》。刘德水认为杨绛给老王钱不是侮辱。因为依照旧北京规矩,两个人都心照不宣,老王是要“卖”,杨绛真买,根本没有什么“用金钱”侮辱的意思……作者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他的事……作者不安和愧作是“无辜负疚”“自延其罪”。

首先,我非常赞同刘德水同志认为杨绛给老王钱,根本没有什么用金钱来侮辱的意思的观点,因为杨绛在《老王》原文中明确表示:“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都不是。说明杨绛给老王钱,根本没有侮辱老王的意思!诸多不幸集一身的老王,不仅受到同行的排挤,他人的嘲笑,再加后来载客三轮的取缔和病重,让本就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老王更是雪上加霜!老王太穷了,没钱就不能活命,没钱就不能就医。一句话,没钱,老王就活不了命!杨绛深知老王的经济状况,所以“常坐老王的车”,“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我一定要给他钱”,更何况最后一次目睹老王的身体状况,老王是多么需要钱来救命呀,所以作者谢了老王,转身就进屋拿钱!因此,杨绛多次给老王钱,绝不是侮辱,而是对不幸者老王的同情与怜悯,这,也是一种善良!

其次,我认为杨绛的“不安”和“愧作”是老王与她家的感情上的不对称,而不是刘德水认为的“无辜负疚”“自延其罪”!

我们先走进文本,看看老王为杨绛家做的三件事,再来评判老王对杨绛一家的感情吧!

其一,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送的冰比他的前任大一倍。为了活命,老王必须收钱,但又是车费减半,又是冰比前任大一倍,这难道不是老王感恩于杨绛一家平时对他生意的照顾而做的善举?

其二,送默存去医院:提到这件事,我们不得不提这件事的背景——文化大革命,当时杨绛一家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下干校,杨绛被剃阴阳头,女婿不堪受辱而自杀,女儿要回家看父母,必须先贴反父母的大字报,才可回家。此时知识分子是被疏远被歧视的对象。可老王不仅送了默存,还主动搀扶,且坚决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其三,送鸡蛋香油:刘德水认为老王此行表面上说“送”,实际上为了“卖。”到底是“送”还是“卖”,我们还是走进文本,让杨绛自己说说看。文本有两句话:“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由此可见,无论是施与者老王的言行,还是接受者杨绛的理解,我们都可以确定老王是“送”鸡蛋香油给杨绛而非“卖”!而且刘德水大概忘了,老王在做这件事时的身体状况:身体僵直,面如死灰,形如僵尸,已经是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了。这时候还出来捞钱,难道老王病傻了,不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吗?我认为老王此行就是为了永别,为了表达自己对杨绛一家的感恩、眷恋、牵挂!在心底,他早已把杨绛一家当作了亲人!

从以上的三件事,我们不难看出老王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亲友胜似亲友的,爱着杨绛一家。不能用钱亵渎了老王的纯洁善良。

老王将杨绛一家当朋友,当亲人,可是杨绛一家把老王当朋友,当亲人了吗?没有!你看:老王不幸的身世是“据老王自己讲”的;老王的住所是散步时偶然发现的;老王病了,杨绛“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什么药”。自始至终,老王在杨绛一家心中是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从未主动去了解过老王,更别说是去关爱了。尤其是最后,杨绛明知老王病重,甚至可以说病危了,居然没去探病,乃至于老王死了十多天都不知晓,且对老王的埋葬情况,作者说“我不懂,也没多问”。由此可见杨绛一家对老王的感情,仅仅停留在对不幸者的同情和怜悯。根本没将老王当作朋友,更不可能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真正的亲友是不可能不闻不问不管的。

但杨绛敢于以文学的形式,在世人面前无情地剖析自己,叩问自己的灵魂这种自省意识,这种文化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那么如何才做做到既要个性解读文學作品,又能把握分寸,不走极端呢?

首先,应立足文本去解读。不同的文学作品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的是独特的思想感情,要解读《老王》中杨绛的愧作之情,就只能立足于《老王》这篇叙事散文中记叙的事实去分析品悟,而不是像刘德水立足于旧北京风俗,花了至少四分之三的篇幅,大量引用《茶馆》《红楼梦》《忘年交琐记》中的语段来进行佐证。解读文学作品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其他作品,但这只是参考因素,而不能是决定因素。

其次,应全面地辩证地评价人物的思想感情,做到“瑕不掩瑜”“功不抵过”。我们既不能像吴文舟那样,因为杨绛与老王感情不对称,就认为杨绛冷漠自私、虚情假意;也不能像刘德水那样因为杨绛的善行,就抹黑老王;认为老王的不幸是社会和自己造成的(说老王年轻不守规矩,这是莫须有的事情,其实是旁人对老王的嘲笑),认为老王“送”鸡蛋香油,不是“送”而是“卖”,进而把杨绛推向了圣人的神坛,认为杨锋没有任何对不住老王的地方,是无辜负疚,自延自罪!

参考文献:

[1]孙蕾.解读杨绛《老王》一文中的“愧怍”[J].成才之路,2012,(28):35.

[2]邹小千.《老王》一文教学的两个切入点刍议[J].语文月刊,2015,(11):58-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