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雷达监视数据格式浅析
2017-12-02民航内蒙古空管分局周日红
民航内蒙古空管分局 周日红
空管雷达监视数据格式浅析
民航内蒙古空管分局 周日红
本文对空管监视雷达输出数据标准格式ASTERIX进行分析,从数据项格式、定义和关键指标计算等方面醉了详细的解释。通过了解各数据项含义,为雷达信号质量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ASTERIX;雷达数据;分析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民航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民航空管系统年保障架次从2012年的621万架次增加到2016年的840万架次。呼和浩特管制区是华北通向西北地区以及欧洲地区的主干航路,每日飞机流量很大。为了能够与管制区内航空业务量的迅速发展相平衡,呼和浩特管制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空管雷达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地区将建成阿巴嘎旗、杭锦旗、多伦、巴彦淖尔和苁蓉山五座雷达站,同时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也将配套新雷达系统,加上内蒙古空管分局现在维护的四部雷达,仅内蒙古地区就至少有多达九部雷达为华北空域提供监视服务。维护如此数量庞大的雷达系统,关键在于及时监控雷达系统信号质量的好坏,因此深入了解雷达系统输出数据格式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空管雷达监视数据格式进行简要分析。
1.雷达系统简介
雷达分为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两类。一次雷达(PSR,Primary Surveillance Radar),利用无线电反射回波信息来发现目标,例如气象雷达、多普勒雷达、着陆雷达及军用监视雷达。二次雷达(SSR,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通过地面询问机和接收机载应答机反馈的信息来发现和识别目标[1]。
二次雷达是目前空管系统中最为主要的空中飞行监视手段,是确保飞行安全的基础。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空中监视方法。
• 工作频率: 上行1030MHz, 下行1090MHz
• 分为地面雷达设备和飞机应答机两部分
• 一问一答方式获取信息
2.ASTERIX数据传输标准
ASTERIX是EUROCONTORL组织为监视数据的传输和交换而定义的标准。首字母缩略语代表All Purpose STructured Euro-control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EXchange。
ASTERIX为不同监视信息的交换提供标准的信息传输格式,它保证通信数据的可靠描述,并受到由多国组成的SuRveillance Data Exchange Task Force (RDE-TF) 机构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 ASTERIX定义了监视数据编码的框架和具体结构,主要由数据种类和数据项组成。数据种类表示该报文的特定用途,数据项是每种数据种类中传输的最小数据单元[2]。
ASTERIX共定义了256种数据类型,前127种为民用数据传输协议,后127种为军用数据传输协议。
其中常用数据类型见下表:
表1 ASTERIX数据类型
ASTERIX数据帖格式如下图:
图1 ASTERIX数据帖格式
一条数据可以包含有多个目标,每一个目标都会有一个FSPEC字段和一个数据区。数据区中包含的是目标的位置、速度、高度信息了。
(1)CAT——数据种类
u占用1个字节,表示ASTERIX数据的类型,当CAT=1时,表示ASTERIX数据为雷达航迹数据;CAT=3E时,表示ASTERIX数据为CAT062系统航迹数据;
(2)LEN——长度
u占用2个字节,表示ASTERIX数据帧的总长度。计算方法:数据长度(LEN)= CAT字段(1Byte)+ LEN 字段(2Byte)+ FSPEC字段 + 目标数据区长度。如接收到的第2和第3个字节为0017,则第2及第3个字节的表示的十进制数为0*256+23=23。表明整条数据的长度为23个字节。
(3)FSPEC——数据索引
数据索引长度可变,长度是整数个字节,每一个字节的最后一位是FX(拓展指示位),当FX=0时,表示FSPEC字段结束;当FX=1时,表示其后仍有扩展字节,即后续一个字节仍为FSPEC字段。如接收到的第4个字节和第5个字节为F784,“F7”为FSPEC的第一个字节,其最后一个比特位为1,表明第5个字节“86”为FSPEC的第二个字节,其最后一个比特位为0,表明FSPEC 字段结束。
用户相关表UAP(User Application Profile),每一种ASTERIX都有一张UAP表,UAP中包含了该类型的ASTERIX数据所能传输的的有的数据项。包含序号(FRN)、字段代码、字段描述及长度四项。
FSPEC中每一个比特位与UAP表中的数据项按顺序一一对应。FSPEC的第n位取值为1时,表明在UAP中对对应序号(FRN)的数据项是存在的。同理当FSPEC的第n位取值为0时,说明在UAP中对应序号的数据项不存在。
表2 航迹信息用户相关表
ASTERIX CAT001数据字段:
(1)Item I001/010,数据源标识
长度两个字节。SAC:区域代码,可以理解为国家代码,每个国家的SAC代码均不相同。SAC代码用于区分数据源来自于那个国家。中国的SAC代码是16,十进制为22。
SIC:目标代码,可以理解为雷达的编号。由管制部门分配,每一部雷达或ADS-B监视设备均具有唯一的SIC编码。SIC代码用于区域数据来自那一部监视设备。
(2)Item I001/020,目标报告描述
长度为1+字节,具体长度根据FX确定,可以包含多个字节。主要内容为飞行器的一些特性,如点迹航迹、实际目标或仿真目标、单SSR或单PSR或一二次合作,特殊位置识别码SPI,紧急状态码。
(3)Item I001/030,告警错误信息
长度一个字节,是否有应答误码、多径干扰、旁瓣干扰、目标分裂、二次应答、虚假目标或地面机动目标等信息。
(4)Item I001/040,极坐标位置
长度四个字节,包含距离和角度。方位从正北方开始,顺时针方向;距离单位为海里。该信息为最低有效位,例如:二进制数0100 0001的最低有效位为LSB = 0.1米,则其表示的距离为该值的十进制值65 * LSB = 6.5米
(5)Item I001/042 直角坐标位置
长度为四个字节,通过极坐标位置计算获得,计算公式如下:
X = R * cos(90-theta),Y = R * sin(90-theta)
(6)Item I001/050 模式2代码,长度两个字节,军用识别码
(7)Item I001/060 模式2代码可信度指标,长度两个字节,
(8)Item I001/070 模式3代码,长度两个字节,该代码为二次雷达目标代码,自动化系统显示该代码
(9)Item I001/080 模式3代码可信度指标,长度两个字节
(10)Item I001/090 模式C代码,高度码,长度两个字节。
(11)Item I001/100 模式C及可信度指标,长度四个字节,使用格雷码表示。
(12)Data Item I001/120, 多普勒测量速度 ,长度为一个字节,只有速度大小,没有速度方向
(13)Data Item I001/130,点迹特征,长度为一个字节。
(14)Data Item I001/131,接收信号强度,长度为1个字节。
(15)Data Item I001/141,截断时间,长度为2字节。
(16)Data Item I001/161,航迹号,长度为2字节。
(17)Data Item I001/170,航迹状态,长度为1字节。
以泰雷兹雷达输出航迹数据为例,数据内容为01 00 17 F7 84 10 F9 A0 02 B4 49 B3 8E 98 06 B4 8B DC 00 2C 05 54 40。
第1个字节“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1,可知这是一帧ASTERIX CAT001系统航迹数据;第2、3个字节“00 17”为数据帧的长度,占两个字节,表明整条数据的长度为23个字节;第4个字节“F7”,为FSPEC的第1个字节,其二进制数为表示为“1111 0111”,第八位为1则,说明,FSPEC没有结束,第5个字节“84”是FSPEC的第2个字节,其二进制表示为“1000 0100”,第八位为0,说明FSPEC结束,故在这一帧ASTERIX数据中,FSPEC字段有两个字节,为“F7 84”。第6到第23个字节是数据记录区。
第6和7字节表示SAC=16,SIC=249,第8字节表示该数据为航迹数据,且为单二次雷达目标,第9和10字节表示航迹号为:2*256+180=692;第11,12,13,14字节表示RHO = 18867 /128 =147.398NM = 272.982千米,THETA = 36504*360 / 2^16 = 200.52度;第15,16,17,18字节表示速度为:1716 / 16384 = 0.1047 NM/s =193.97 m/s,航向 = 35804 * 360 / 2^16 =196.6度;第19,20字节表示二次代码为0054;第21,22字节表示高度为:1364 * 25 = 34100ft =10393.68m;第23字节表示二次雷达航迹
3.结束语
以上为CAT 001包分析的详细方法和实例。CAT002和S模式的CAT034和CAT048的分析思路一致,再次不再赘述。分析数据的关键在于读懂ASTERIX官方提供的说明文档,这样就能够很好的理解数据的含义,从而为雷达数据分析打好坚定基础。
[1]Steven Michael C.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M].Artech House Boston and London.1988.
[2]王屹峰,牛磊.雷神雷达数据格式浅析[J].空中交通管理,2008年第3期: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