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效果考察

2017-12-01宿东晓刘海莲卢紫聿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单药三联螺杆菌

宿东晓,刘海莲,卢紫聿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09部队卫生队,河北 邢台 054000)

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效果考察

宿东晓,刘海莲,卢紫聿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09部队卫生队,河北 邢台 054000)

目的:探讨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1年1月15日至2016年5月15日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2509部队卫生队接受治疗的8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8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药组与三联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对单药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三联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Hp的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其胃肠 道症状的积分。结果:三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Hp的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单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的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10d、20d、30d后,三联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的积分均明显低于单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乏力、恶心、头晕、腹胀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及Hp的转阴率,改善其胃肠道的症状,且不会增加其乏力、恶心、头晕、腹胀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

幽门螺杆菌[1](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类已知的、唯一能在胃内生存的螺旋形、微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1983年,人类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的活检组织中分离出该菌[2]。幽门螺杆菌可导致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炎症的发生。人体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若未进行严格的治疗,易发展成为胃癌。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也可伴有反酸、食欲减退,甚至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该菌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口-口或粪-口。研究显示,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该病的效果不佳。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与Hp的根除率,改善其胃肠道的症状。为了进一步证实该三联疗法的有效性,本文对2011年1月以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2509部队卫生队接受治疗的8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5日至2016年5月15日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2509部队卫生队接受治疗的8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经胃镜检查及Hp呼气检查确诊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2)未患有其他系统的重大疾病。3)在入院前的1个月未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4)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三联组与单药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在三联组患者中,有22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介于22~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9±8.5)岁。在单药组患者中,有2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介于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8.2)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采用奥美拉唑(生产厂家为: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52)对单药组患者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的用法为:口服,20mg/次,2次/d,连续服用2周。采用奥美拉唑(用法与单药组患者相同)+克拉霉素(生产厂家为: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223)+阿莫西林(生产厂家为: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518)对三联组患者进行治疗。克拉霉素的用法为:口服,250mg/次,2次/d。阿莫西林的用法为:口服,0.5g/次,3次/d。连续服用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Hp的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其胃肠道症状的积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3]

1)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好转、无效三个等级。其中,痊愈: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组织恢复正常,对其进行病理活检的结果显示,其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等症状消失。好转: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对其进行病理活检的结果显示,其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等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无效: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发生改变,其病情甚至在加重,对其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的结果显示,其胃肠道的症状均未发生变化,甚至有所恶化。2)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对两组患者进行胃肠道功能评分。患者的积分越高,说明其胃肠道的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SPS22.0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三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单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659,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Hp转阴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 比

三联组患者Hp的转阴率(95.35%)明显高于单药组患者Hp的转阴率(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6.20,P<0.05)。两组患者乏力、恶心、头晕、腹胀 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三联组为11.63%、单药组为11.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积分的对比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的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10d、20d、30d后,三联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的积分均明显低于单药组患者,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Hp转阴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积分的对比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胃部病症。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4]。相关资料显示,有67%~80%的慢性胃炎患者发病的原因为感染Hp[5]。Hp可通过口腔进入胃黏膜,在胃黏膜上寄生、定植一段时间后,引发胃炎。有研究指出,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几率大约为非感染者的5倍左右。因此,根除Hp是预防慢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关键所在。过往的临床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单纯使用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效果不佳。

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易溶于酸性环境。该药在进入人体胃部后,可迅速聚集于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内,快速作用于Hp,并中和胃内的胃酸。该药还可作用于肝脏细胞的色素P450系统,从而减缓药物代谢的速度,增加药物的疗效。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在胃酸中可保持稳定性。阿莫西林的耐酸性强,杀菌作用强而迅速,其在胃肠道的吸收率达90%。将上述三种药物联用治疗由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具有起效迅速、患者 Hp的转阴率高等优点。林晔等人[6]曾在2010年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若干例幽门螺杆菌所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者Hp的根除率达94.3%。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三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患者,其Hp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单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6.20,P<0.05)。在接受治疗10d、20d、30d后,三联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的积分均明显低于单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乏力、恶心、头晕、腹胀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用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所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Hp的转阴率,缓解其胃肠道的症状,改善其胃肠道的功能,且不会增加其乏力、恶心、头晕、腹胀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林小兰,李珍,谢亨银,等.两种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6):844-846.

[2]孙泰,龚涛,张莉,等.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0例[J].中国药业,2013,22(15):91-92.

[3]龙刚.雷贝拉唑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4):412-413.

[4]蔡奇志.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5):279-281.

[5]陈静,戴宁,夏亮,等.加用多西环素的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近、远期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7):1657-1658.

[6]林晔,曹德清,邱荣锋,等.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结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1):48-49.

R573.3

B

2095-7629-(2017)6-0106-02

宿东晓,男,1981年4月出生,学历为本科,职称为主治医师。刘海莲,女,1979年6月出生,学历为硕士,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内科。卢紫聿,女,1989年7月出生,学历为本科,职称为医师

猜你喜欢

单药三联螺杆菌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