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乳酸菌素片和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探讨

2017-12-01王昌乐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继发性乳酸菌乙组

王昌乐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儿科,海南 万宁 571500)

联用乳酸菌素片和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探讨

王昌乐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儿科,海南 万宁 571500)

目的:探讨联用乳酸菌素片和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1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为甲组患儿使用乳酸菌素片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在使用乳酸菌素片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用法与甲组患儿相同),使用复方胃蛋白酶散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儿,其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短于甲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乳酸菌素片和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确切。

乳酸菌素片;复方胃蛋白酶散;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

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此病主要是由病毒与发生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此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气喘、肺部存在湿啰音等。肺炎的发生不仅会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同时其引发的并发症也增加了进行临床治疗的难度。肺炎患儿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减退、排血便等消化系统的并发症。调查显示,肺炎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腹泻的几率为25%~53%[1]。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十分必要。在本次研究中,某院对乙组的55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使用了乳酸菌素片和复方胃蛋白酶散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本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是:①病情符合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相关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得到证实,在进行本次研究前未使用过止泻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儿。这些患儿的家长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由其他原因导致腹泻、合并有严重的脏器疾病、对所用药物过敏的患儿。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10例患儿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5例。其年龄为6个月~12岁,平均为(5.2±2.5)岁。其腹泻的频率为3~10次/d,平均为(4.2±0.5)次/d。在乙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27例。其年龄为6个月~12岁,平均为(5.5±2.3)岁。其腹泻的频率为3~10次/d,平均为(4.3±0.8)次/d。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两组患儿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肺炎的基础上,为甲组患儿使用乳酸菌素片(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59905,规格为:32 s×2盒)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口服给药,1岁及1岁以下患儿的用量为0.5片/次,2岁及2岁以上患儿的用量为1片/次,3次/日,1个疗程为7 d。为乙组患儿使用乳酸菌素片和复方胃蛋白酶散(大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4022760)进行治疗。乳酸菌素片的用法与甲组患儿相同。复方胃蛋白酶散的用法是:口服给药,1岁及1岁以下患儿的用量为0.75 g/次,2岁及2岁以上患儿的用量为1.5 g/次,2次/日,1个疗程为7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2)参照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相关标准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①显效:治疗72h后,患儿大便的性状与排便的次数均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全部消失。②有效:治疗72h后,患儿大便的性状与排便的次数均有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治疗结束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的例数+有效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乙组患儿肺炎及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均短于甲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的比较(±s)

分组 肺炎症状持续的时间(d)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d)甲组(n=55)10.6±1.6 3.4±1.6乙组(n=55)8.5±1.2 2.2±0.4 t值 2.956 3.052 P值 <0.05 <0.05

3 讨论

腹泻是肺炎患儿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小儿机体的免疫力较低,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2)肺炎的致病菌侵袭了小儿的胃肠道。(3)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影响了小儿胃肠道菌群的平衡。(4)痰液被吞咽后刺激小儿的胃肠道。乳酸菌素片属于非处方类药物。此药进入人体后,能在肠道内生成保护膜,抑制病原菌的入侵,选择性地杀灭致病菌。但是,单纯使用乳酸菌素片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欠佳。中医认为,诱发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原因主要为小儿的肺脏娇弱,脾胃薄弱,外邪入侵后使水液不分,运化失和,合污而下,并走大肠,引发腹泻。复方胃蛋白酶散的主要成分为山药、白术、山楂、鸡内金。其中,山药、白术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山楂、鸡内金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复方胃蛋白酶散可以抑制胃排空和肠蠕动,促使胶原蛋白肽转化为多肽,从而改善患者胃肠道的消化功能[3]。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乳酸菌素片和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确切。

[1]周曼丽.乳酸菌片联合胃蛋白合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5(6):167-168.

[2]姚炬文,全李芳,谢晓恒.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20(2):125-126.

[3]柯海燕,钱颖.抗生素联合妈咪爱颗粒对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预防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32(18):2981-2984.

R725

B

2095-7629-(2017)6-0104-02

猜你喜欢

继发性乳酸菌乙组
禽用乳酸菌SR1的分离鉴定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ICU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