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
2017-12-01
(兰州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
朱晓婷,李 丁,宋 丹,聂梁林
(兰州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运用数理统计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已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的3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宏观区域分布、行政市域分布、沿流域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级别呈“金字塔”结构,类型结构表现为集聚阶梯性特征,空间分布表现出主要以陇中和陇东地区为主,甘肃南部地区次之,河西地区零散分布的特征。此外,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同该省主要河流水系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地理空间分布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公约中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2005年,我国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将“非遗”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2]。国内外专家与学者纷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3-7]。通过检索CNKI可知,国内对非遗的研究包括:张春丽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研究论述[8]、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9-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及其机制研究[14-20]等。
甘肃省地处32°11′—42°57′N、92°13′—108°46′E,位于黄河上游,地形狭长,是古“丝绸之路”东西延伸,省内有汉、回、藏、东乡等41个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色彩鲜明。甘肃作为非遗大省,学者们对甘肃省非遗的研究多偏向于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而非遗的结构特征及其地理空间分布鲜有人关注。本文在“一带一路”大时代背景下,以甘肃省为研究地域尺度,探讨甘肃省内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的结构特征及其地理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该省开展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本文涉及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扩展名录)和省级非遗项目分别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cn)发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通知和甘肃政府服务网(http://www.gansu.gov.cn)发布的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笔者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等数据库和相关的著作文献对收集到的非遗项目进行了核对。其余数据信息资源来源于甘肃省各市州政府门户网和相关的地图、地理数据资料。
本文首先利用Excel软件中的数理统计法分析甘肃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级别和类型的结构特征。其次,总结归纳非遗项目的数量分布特点。第三,通过Arcgis10.2软件的空间分析法,探讨甘肃省非遗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
2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特征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结构特征
非遗在级别上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等五个级别,其中国家级包括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由于甘肃省入选的世界级非遗名录数量较少,仅有4项(花儿、中国剪纸、格萨(斯)尔、藏戏),市(州)级的非遗纷繁复杂且相对应的门户网站信息不完整,无法确认所搜集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由于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刚建立,尚不完善,因此本文主要以甘肃省国家级(包括扩展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为研究对象。截止目前,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发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名录,甘肃省在2006年、2008年、2011年也发布了三批省级非遗名录。
表1 甘肃省不同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特征
注: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甘肃政府服务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和文化类相关网站公布的数据资料,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
为了保证本文的严谨性、科学性和甘肃省非遗地域性分析的精确性,笔者对本文所涉及到的甘肃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进行了数量和类别上的矫正。即国家级和省级重复(申报地区或单位完全相同)的非遗名录,按照最高级别划分,各级别之间做到无重复;按照行政区划的不同和该非遗项目的原生地,将同时分布在多个地区的非遗项目进行拆分;由单位独立申报的非遗项目划入该单位所在地级市,最终统计得出甘肃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分别为68项和274项(表1)。由表1可知,甘肃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共计342项,国家级有68项,占19.88%,省级有274项,占80.12%。根据2015年《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显示,甘肃省还拥有2000多项市、县级非遗项目。由此可见,甘肃省非遗目级别呈“金字塔”结构。即级别越高,非遗代表性项目越少。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比例的显著差距表明,甘肃省申报较高级别非遗项目的潜力较大。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划分与命名: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将非遗划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类别划分仍是十大类,但在名字上稍作改变:①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的“民间”一词更改为“传统”,即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美术,改变后的命名囊括的范围更加宽广,不再仅仅局限于“民间”。②2006年的第五大类“杂技与竞技”则调整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更加详细、精确地解释了原先的命名,使该类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③“传统手工技艺”精简为“传统技艺”,形式上不再单独强调“手工”,减少了词意的重复表达,因为技艺的载体和媒介均是有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④其余诸如民间文学、传统戏曲、曲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五大类命名虽然在前三个批次当中小有变动,但在第四批名录中仍沿用了2006年的命名。
表2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型数量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特征:本文讨论的非遗分类是根据国发(2008)19号文中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划分和命名的,甘肃省的非遗类型统计结果见表2。甘肃省非遗类型多样,呈集聚阶梯性结构。按照所占的百分比来划分,可将这十大类划分为四个阶梯:第一阶梯是项目数量最多的传统技艺,共61项,约占当前总量的17.84%;第二阶梯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美术和民俗这五大类,分别为41项、46项、36项、42项和46项,分别占当前总量的11.99%、13.45%、10.53%、12.28%和13.45%;第三阶梯为民间文学和曲艺,项目数量分别为28项和26项,占当前总量的8.19%和7.60%;第四阶梯为仅有9项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7项的传统医药,分别占当前总量的2.63%和2.05%。四个阶梯之间呈现出极端化差异,第一阶梯与第四阶梯项目类型少,仅有一至两个大类,分布最广的是第二阶梯,涵盖五个大类,共计211项,所占总量比例约为61.70%。
非遗项目数量的具体分布有显著差异。首先,从国家非遗出发,甘肃省唯独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这一类项目上数量为零,且这68项非遗项目也并非均衡分布于九大类,差异显著: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技艺和民俗均为10项;传统舞蹈和传统美术分别为9项和7项;曲艺6项、民间文学5项;医药仅有1项。其次,从省级出发,甘肃省的省级非遗项目共有274项,遍布十大类:传统技艺51项,居于榜首;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和民俗分别为37项、35项、31项和36项;民间文学23项、传统戏曲26项和曲艺20项;省级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从无到有,三批省级名录中共有9项;传统医药项目6项。
综上所述,甘肃省非遗项目在十大类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无论是从整体还是每一类的分布数量上来看,均呈现集聚阶梯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传统技艺为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美术和民俗次之,民间文学和曲艺较少,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项目稀缺的结构特征(图1)。
图1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特征的形成原因:①多民族下的文化多元化。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了“西北民族走廊”一词。按照费先生的表述,这里的“民族走廊”是指从甘肃沿“丝绸之路”到新疆。在这条走廊内,分布着多个民族,东乡族、裕固族、撒拉族、保安族、土族等,他们夹在汉族、回族、蒙古族和藏族之间,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21]。甘肃作为西北民族走廊”的核心区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②文化桥梁促进文化融合。甘肃是素有文化桥梁之称的“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可以说是文化的“熔炉”,受外来文化影响深远,多种文化在此相遇、碰撞、融合,形成具有典型的多元、兼容和开放等特色的文化。③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与不同的生活习性。传统技艺源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现实表现,它方便了人们的生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数量最多;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与民俗等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是各族儿女在生活生产闲暇之余的娱乐和感情寄托,同时反映出在历史上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对精神文明的追求。④传承条件复杂、要求高。民间文学和曲艺需要借用文字为载体才能得以传承,而书本的保存难度较大,同时文学和曲艺要求创作者和传承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天赋,要求较高,传承难度较大,数量相对较少;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在历史上属三六九等职业中的低等次,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较少且多为流动性人口,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才从事,一旦有了一定的积蓄便不再愿意到处奔波,后继乏人,传承艰难;传统医药传承与学习的难度很大,要求继承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这两类项目数量最少,需要加大保护和挖掘力度。
3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空间分布
3.1 宏观区域分布特征
在综合考虑甘肃省的区域发展战略、整体经济发展情况、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笔者对本文搜集到的非遗项目进行了宏观尺度上的划分,从空间上将甘肃省分为4个区域:陇中地区、陇东地区、河西地区和甘肃南部地区。陇中地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陇东地区包括庆阳市、平凉市、天水市;河西地区包括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5个地级市;甘肃南部地区包括陇南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
从空间分布的数量看,陇中地区居于首位,非遗项目数量为104项,占总量的30.41%;陇东地区有87项,占总量的25.44%;河西地区共90项,占总量的26.32%;甘肃南部地区共61项,占总量的17.83%。从非遗的密度分布来看,甘肃省2州12市的平均密度为7.82项/万km2,陇中地区和陇东地区的分布密度相近,分别为16.64项/万km2和16.47项/万km2;甘肃南部地区的分布密度约为8.95项/万km2;河西地区的密度分布最低,不到平均密度的1/2,约为3.54项/万km2(表3)。从表3可知,甘肃省非遗项目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较多,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要素、社会经济因素等都会对非遗的分布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表3 甘肃省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陇中地区是省会兰州所在地,也是甘肃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自然地理环境而论,陇中地区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会之地,为黄河上游,河流、河谷众多,便于聚居,人口较多,复杂多变的地形和地理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生活生产方式,因此陇中地区的非遗相对集中且传统技艺方面的非遗项目也较其他地区多。 陇东地区与陕西、宁夏交界,黄土地貌显著,形成的文化既包括西北干旱区的文化特点,又融合了中部黄土区的独特文化,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丰富多样。甘肃南部地区处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带,由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变化,紧靠四川,植被类型和生活习性与川北相似,甘南州是藏族自治州,藏族文化在大草原上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河西地区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作为连接中原和外界的桥梁,河西地区充分融合了各国家多民族的文化,在吸收、融化的同时也生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河西文化。然而,河西地区非遗数量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挖掘工作不够深入或是地广人稀、传承人断层等因素引起的。总之,甘肃省非遗项目的宏观区域分布呈以陇中地区和陇东地区为主,甘肃南部地区次之,河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少的特征(图2)。
图2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分布特征
3.2 行政市域分布特征
我们将甘肃省14个市(州)的非遗项目进行行政市域尺度的划分,发现这14个市(州)均有申报非遗,但在非遗的级别、类型和数量分布上有差异(表4)。甘肃省共拥有6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平均每个市(州)4.9项。其中,拥有10项以上的只有临夏州(11项),占总量的16.18%;拥有10项以下至5项以上的有6个市(州),分别是甘南州9项、天水8项、定西7项、兰州6项、酒泉5项、庆阳5项;在平均数4.9项以下与0项以上之间有6个市(州),分别是武威4项、张掖4项、平凉3项、陇南3项、白银2项、金昌1项。截至目前,在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嘉峪关市尚无一项。相较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甘肃省省级非遗项目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共274项。从表2可知,整体上甘肃省级非遗项目在各市州的空间分布数量差异较大:甘南州非遗项目最多,有30项;20—30项之间的有8个市,其中庆阳最多(29项),最少的是张掖(20项);白银、陇南和临夏相对较少,属于20项以下至10项以上范围;金昌6项、嘉峪关4项。
表4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市域分布情况
从行政市域密度分布角度分析,甘肃省2州12市的平均密度为7.82项/万km2。从表3可见,点密度分布呈集聚阶梯性特征。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点密度分布最高,为30.89项/万km2,约是市(州)平均值的4倍,这是第一阶梯;兰州、天水、平凉和定西为第二阶梯,点密度分别是24.11项/万km2、20.15项/万km2、21.19项/万km2和17.34项/万km2;第三阶梯是平均值7.82项/万km2以上至15.00项/万km2之间的市(州),包括嘉峪关、金昌、武威、庆阳、陇南和甘南等五市一州;第四阶梯是白银、酒泉、张掖,点密度低于平均密度,其中酒泉的点密度最低为1.73项/万km2。
综上所述,甘肃省非遗在行政市域尺度上的数量分布和点密度分布大体一致,均呈集聚性阶梯性特征,仅个别市州存在较大差异。临夏、兰州、天水、平凉等市非遗项目数量分布较多且点密度高;甘南州虽然数量最多,但面积较大,所以点密度较低,与其情况类似的是酒泉和张掖;嘉峪关市非遗项目最少,但由于面积最小,点密度相对较高(图3)。
图3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市域点密度分布特征
3.3 流域分布特征
甘肃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由于地形的原因,河流均发源于甘肃西南,呈放射状向西北、东及东南分流,大致以冷龙岭、乌鞘岭为界,东南部为外流区,西北部为内流区。外流区有黄河及其主要支流水系的洮河、湟水、渭河等,还有长江支流的白龙江、西汉水等;内流区主要有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三大水系(图4)。
图4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域分布特征
从河流流域看,非遗主要集中分布在外流区。外流区可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非遗最多,主要分布在其支流庄浪河、洮河、泾河和渭河等流域的沿河谷地或分布在顶部较为平坦开阔的黄土塬上;长江流域的非遗多集中分布在嘉陵江支流西汉水和白龙江沿岸。在内流区,非遗主要分布在党河、疏勒河、北大河、黑河和石羊河流域的洪积扇平原。
从区域角度来看,陇中地区河流水系较多,水量丰富,人类活动频繁,非遗主要分布在黄河干流、庄浪河、洮河等沿岸河谷地带,形成了具有独特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特点的陇中文化,兰州也在该地区内,经济发展较快,挖掘力度较大,所以非遗项目较多。“泾渭分明”中的泾河、渭河发源于陇东地区,该区黄土地貌显著,顶面平坦开阔、周边沟壑纵横的黄土塬成为聚居的首选之地,约在六十万年前人类已在此活动,伏羲文化、农耕文明具有独特的魅力;甘肃南部的陇南市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支流嘉陵江的发源地,人类的早期活动在其支流白龙江、西汉水河畔出现;河西地区是内流区域,内流河水量有限且季节性变化大,生活生产条件较艰苦,人类活动少,因此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党河、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等水系的洪积扇或是沿岸河谷内。综上所述,甘肃省非遗项目的地理空间分布与该省主要河流水系分布表现出正相关性。
4 结论与讨论
甘肃省非遗项目级别呈“金字塔”结构,随着级别的上升,非遗的数量越来越少;非遗类型结构则表现为集聚阶梯性特征。甘肃省非遗的地理空间分布不均衡。首先,无论是从宏观区域尺度还是行政市域尺度而论,非遗项目的分布都呈集聚阶梯性特征。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端集聚明显。一方面向位于陇中地区的兰州、白银和陇东地区的庆阳、天水、平凉等经济社会发展快速的地方聚集;另一方面,又趋向集中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甘肃南部的陇南和甘南州等地区。第三,与河流水系分布呈正相关性。非遗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水系的出口洪积扇或上游河谷地区或顶面较平坦开阔的黄土塬上,且集中分布在外流区。
本文仅对当前甘肃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类型和地理空间分布做了相对较全面的呈现,以期对当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开发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抢救日益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帮助,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相关依据。此外,本文仅仅探讨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和分布特征,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领域都值得探究,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等。
[1]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2003.
[2]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Z].2005.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33.
[5]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Francesca Cominelli,Xavier Greff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afeguarding for Creativity[J].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2,3(4)∶245-250.
[7]Sedita S R.Leverag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Noveltyand Innovation Through Exaptation[J].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2,(3)∶251-259.
[8]张春丽,李星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述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7,(2)∶137-140.
[9]梁保尔,马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31(5)∶102-106.
[10]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9-11.
[11]欧阳正宇.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7)∶201-208.
[12]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J].经济经纬,2006,(2)∶124-127.
[13]贾鸿雁,徐红.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RMP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1)∶102-105.
[14]袁少雄,陈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布[J].热带地理,2012,32(1)∶94-97.
[15]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166-1172.
[16]彭伟,甘萌雨,张永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69-71.
[17]廖琴.广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地理分布特征[J].经营管理者,2013,(10)∶114-115.
[18]柴国珍,孙文学.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J].文化遗产,2010,(2)∶6-11.
[19]银元,罗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3)∶6-11.
[20]李航,刘幸,吴相利.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空间分布[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31(5)∶102-106.
[21]费孝通.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3)∶2-6.
Structureand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nGansuProvinceProvince
ZHU Xiao-ting,LI Ding,SONG Dan,NIE Liang-lin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Based on Data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he spatial analysis tools of ArcGI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formation structure,macroscopic regional distribution,administrative distribution on municipal-scale,and drainage distribution of the 342 items concern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Gansu Province.The result showed that:①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s a pyramid-like one.②With the type structure,showed a clustering ladder distribution.③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ngzhong Area which included Lanzhou,Linxia,Dingxi and the Longdong area which included Tianshui,Pingliang and so on,with southern Gansu behind it,and scattered in Hexi area.Beside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Gansu had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that of the major river systems in this province.
Gansu Provinc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tructure;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2016-11-17;
2016-12-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41098)资助。
朱晓婷(1991-),女,四川省峨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李丁(1965-),男,四川省彭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区发展和区域经济学。
G112;F592.99
A
1005-8141(2017)01-00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