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既思
2017-12-01文/小荷
文/小 荷
所既思
文/小 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五丈原红日低垂,诸葛亮最后一丝心魂被秋风卷走,“悠悠苍天,何薄于我”的悲叹像一根冰冷的刺,刺入千万志士的骨血。
此时诸葛瞻年方八岁,来不及化解丧父之恸,就被期许的目光重重包裹。长久以来,蜀汉运势明明灭灭,诸葛亮是其中最坚韧的那茎灯草,如今他摧折难挽,众人都盼望诸葛瞻能延续其父的光焰,再爆起一连串耀眼的火花。
诸葛瞻年幼时,诸葛亮正为北伐奔忙,无暇照拂孩儿。诸葛瞻未曾深受父亲的教诲,却因血脉牵系被视作父亲的继承者,甚至是武侯再生。这样的父辈荣光或许惹人艳羡,但对一个孩童而言未免过于沉重,家国使命感与生俱来,无论他是否承担得起。
若父亲尚在,一定会帮他开解困惑。诸葛亮的智慧不仅淋漓挥洒于戎马筹谋,也渗透在世态人情中。他给哥哥诸葛瑾写信道:“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诸葛瞻的早慧并未让他过分自得,他觉得幼年风华是一种隐忧重重的透支。当众人盛赞诸葛瞻聪慧超群时,诸葛亮却意识到孩儿可能不是匡世之才。
诸葛亮临终前为诸葛瞻写下《诫子书》,并无望子成龙之愿,也无复兴蜀汉之托,只希望他做一个有操守的君子。他对孩儿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处乱世,搅动时局的奇才寥若晨星,能在名利纷扰中秉持本心已是难得。如果做不了千钧镇浪的定海神针,至少要懂得平息内心的狂澜,待修得君子如玉,自然可为世人守护一片风清月明。
诸葛亮一生清正廉明,功盖三分仍坚持“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但他留给子孙的坦荡家风绵长不绝,足以吹散俗世阴霾。“桑八百株”,每一叶都点洒着济世的灵露;“薄田十五顷”,每一寸都有苦耕的痕迹。
两封血泪斑驳的《出师表》触痛了千秋忠魂,却唤不醒刘禅的帝王气象。诸葛亮逝后,刘禅迫不及待地等诸葛瞻长大。在他混沌的盘算中,诸葛家族俨然成为护国神柱,可以辈出力挽狂澜的卧龙奇才。诸葛瞻十七岁时就被招为帝婿,此后更是平步青云,年纪尚轻就升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董厥共佐朝政。他“工书画,强识念”,也常有惠民之举,即使没有父辈荣光笼罩,亦可博取几分清名。然而蜀人对诸葛亮的尊崇之情太过磅礴,一直蔓延到诸葛瞻身上,但凡朝廷颁布好的政令,百姓都会把功劳算在他的头上,四处奔走相告,武乡侯的美誉遍传朝野。
盛名之下的无力感刁钻如蠹,几乎将心蛀为空洞,沉痛的愧疚像野风呼啸穿过,看客兀自闹腾,他却只有揪扯肝胆的生疼。名相之后的气度不会轻易垮落,诸葛瞻在春风得意的仕途中依然秉持傲骨,但年轻气盛未免得罪人,比如曾任其下属的陈寿。蜀汉倾覆后,陈寿随刘禅归降魏国,他并非忠烈之人,但对诸葛亮的尊崇之情可昭日月。他不仅在《三国志》中为诸葛亮单独列传,附上洋洋洒洒的盛赞之语,还将其生平著作汇编成《诸葛氏集》,细微至诸葛亮的日常言谈。可论及诸葛瞻,他却“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甚至把放纵奸佞的过失归咎其身。除却私人恩怨,陈寿此番评价并非全无道理,他看破了诸葛瞻难续蜀相传奇的窘境。当诸葛瞻欲振残局却力不从心时,是否会想起父亲为他取的字—思远,所思既远,何惧当下毁誉滔天。
诸葛瞻为官刚正、为臣忠贞,不负君子之名,却终究没有父亲的破局慧眼和雷霆手段,也没有达成父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期许。他没能铲除奸佞,也无法制衡边关猛将,更在绵竹之战中频频失策,终致惨败。
蜀军退守绵竹时,魏军遣使诱降。若换作诸葛亮,这番伎俩大概如碎石沉海,惊不起什么风浪,可诸葛瞻到底年轻气盛,盛怒之下不顾敌众我寡便轻易出战,中箭落马后自刎而终。他的长子诸葛尚也在此役中以身殉国,血色殷红,染透了锦官城的遍地芙蓉。子规终究不能如苍鹰般搏击长空,泣血声声只为唤回故国明月。
于诸葛瞻而言,父亲的影像是模糊的,但他留下的信念历久弥坚,“事不济则已矣,安能复为之下”的豪言仍铿锵在耳。诸葛瞻在父亲的光环下安享一世荣宠,也背负了太多超乎所能的期许,生命的末梢乍放繁花又猝然凋零,以入泥香尘酬报家国。锥心之悔也好,彻骨之痛也罢,他的最后一滴血为蜀汉倾洒,毕生憾事也随之烟消云散。纵然无法逆转乾坤,终究不负满庭忠义。
从他出生那刻起,似乎一世奔忙只为全“忠义”二字,只为完成父亲身后的功德圆满,只为填补卧龙神话仓促的尾声。陈普曾为他写道:“父自耕田母自桑,受天命与汉同亡。百年魏晋烟云散,千古隆中日月光。”他的结局似乎是众望所归,生而抱憾,死得其所,曾经虚浮的盛名终于有几分可以踏实生根。
在生命尽头,他是否会对父亲所说的“年与时驰”感同身受,是否会想起幼年思父哀哭的漫漫长夜?那一刻,他不是声名显赫的卫将军诸葛瞻,而是终于扑向父亲怀抱的孩儿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