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
2017-12-01王晨晨
★文/王晨晨
三句话
★文/王晨晨
想当年,小齐大学毕业被分到局里,工作认真,表现积极,看到年长的同事总是很客气,殷勤地跑前跑后,领导安排的事更是加班加点也要按时完成。全局上下都很喜欢他。如果非要吹毛求疵,那他只有一个毛病:话太少。
那年,科里把唯一一个年度先进的名额给了他。科长让他在年终表彰会上发言,结果他吭哧半天,脸绷得通红,只简短地说:“我就说三句话。一是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厚爱;二是对照标准还是有许多不足;三是来年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做好本职工作,让领导和同事们放心。”这发言既无篇幅也无文采,却歪打正着,让参会人员眼睛一亮:呵,言简意赅,不愧是名校毕业的高才生!
后来,小齐成了大齐,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话还是不多。
有一次,市里分管环境治理的黄副市长组织召开全市环境保护治理会议,局长带着大齐去参加。各区县领导在会上依次发言,连篇累牍地阐述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已取得的成绩。黄副市长不停地看表,拧着眉头,后来终于忍不住发火:“我不是听你们来表功的,我要问你们下一步怎么干?”
这时,正好轮到大齐的上司曹局长发言。曹局长拿着一沓汇报材料急中生智,将负责相关工作的大齐推上去发言。大齐清清嗓子,铿锵有力地说:“我的发言不多,就三句话。一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污染指标坚决降下来;二是无论遇到什么阻力,坚决按照此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三是没有任何理由,就一个字——干!”
这三句话让黄副市长叫了声“好”,还说:“这个表态很到位,其他单位要向他们看齐。开会是解决问题,就得开短会,七扯八拉的有什么用?”
大齐成了老齐,身份也变成了局长。
任命当天正好有个会,由副局长主持。进入局长讲话环节时,与会人员都暗自高兴:枯坐一个小时,现在听完三句话就可以散会了。果然,齐局长环视一眼会场,抿了一口茶说:“我就三句话,第一句话……”
那天,会上有细心的人数了数,第一句话里有三条指示,第一条指示包括四个步骤,三句话说完用了两个小时。
(摘自《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