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礼”关怀的两个向度
2017-12-01陈淑萍
陈淑萍
孔子“知礼”关怀的两个向度
陈淑萍
在相对保守的先秦典籍范围内,比较细密地建立两种知礼向度从前贤至孔子的经历与连结。一旦厘清此经历与连结,则可以看见孔子道德理论的承旧与新见,以及孔子关于礼之理论特质:既尊重礼文规范的既定传统,认可它对于行为的约束;又面对传统而思考当事者自身的位置。
孔子;礼;德行;关怀;向度
古代中国德字的使用,或在德目列表中,常常兼指德行以及德性而论。德行即道德行为,偏向外在;德性则是道德的品格特质,偏向内在层面。在西周春秋时代,德字多指德行,但后来逐渐增进了德性的含义,外在德行成为表现内在德性之必须途径。
一、“礼”之思想源头
要探讨孔子对于道德行为的具体关怀以及他如何看待道德行为的外与内,我们还必须从历史上追索孔子的思想源头。礼是周代文明的重要表征,礼文规范的作用之一是约束外在行为。一个人是否有德,直接见诸他的外在行为举止,或者看他的行为方向是否循礼。人的行为循礼而有度,便是德行的表现。这样的伦理体系以行礼活动为核心,参与行礼活动的人则是礼文规范的遵循者与展演者。不过,此传统观点自春秋时期以来逐渐有了改变。君子们发现,人对于礼文规范并不只是遵循与展演而已,还应该以当事者的身份去参与礼文规范,以此作为一种自我修养与实现的方式。以参与礼文规范为一己之事而承当之,即是认可了自己当事者的身份,也认可了自己在道德领域中有一主动的地位。人固然承认礼文规范是一既存的文明传统,生而为人便已无可选择地处于传统之中。但是,礼传统的延续既不脱离人的承担,而自我的修养与实现,更需要行礼之人的自觉。当人进一步去阐述礼文规范对自己的意涵,去理解循礼而行成就了什么理念,此论述便使得礼实践有了合理的意义可说,从而补充了主动参与的意涵。礼实践一旦得到合理性,便成为人的所当之事;人也从礼的遵循或展演者,进而成为一名当事者。当事者身份的突显,是伴随着礼实践被视为所当之事而同时成立的。
二、孔子对于道德行为的具体关怀
礼的遵循可以出于人的主动承担,那么,原本属于外在的德行便相通于人的内在层面,其中包含了人如何看待礼传统的理想意涵,人之行事如何秉持这些理想,并且在各种情境下都稳定倾向于德行的实践。换言之,主于外的循礼德行以及当事者内在的理想与承担,都是礼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由主外而通于内,春秋时期伦理思想所经历的这种转变,可以说是礼传统与当事者的双向对话。
三、孔子看待道德行为的外与内
孔子理论之中具有一种动态,一方面既尊重礼文规范的既定传统,认可它对于行为的约束;另一方面,又面对传统而思考当事者自身的位置。要理解孔子或《论语》的德行理论,不能脱离这种双向性。不过,这一理论特点最早并非体现在孔子身上。孔子之前的春秋时期,已经累积了不少道德实践的体验及论述,前贤大夫开始基于当事者身份而省思行礼活动。追溯前孔子阶段的体验及论述遗产,很有助于揭示上文所说孔子理论内部的双向动态,并由此来梳理孔子对于前贤大夫的延续与发展。要进行这种追溯,《左传》有关知礼的论述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它体现了人对于礼传统的关怀与意义探索。在《左传》里,有关政治责任、尊卑维系,以及礼实践的冲突等,各种人物行动与事件,都有比较具体的因果可追踪。其材料之丰富,为他书所少有。周初以来讲究尊卑贵贱的礼传统,至春秋时期逐渐松动,是所谓礼乐的崩坏。而其主要征状在于,人并非没有学得礼的行事规范或通则,但是实践上却并不遵守循行,尤其在政治上居尊而不自尊,或者以贱害贵、以下妨上,因而错乱了尊卑秩序。单就使用频率而言,先秦的历史材料中,知一词远低于非礼的次数。然而,有关前者的关怀与思考,其实支撑着后者的使用。非礼的描述与评价大量出现,隐然呼应着一种关怀:就一个行礼当事者而言,人应该秉持怎样的价值态度来实践礼,才是理想的实践而称得上知礼?知礼一词有知识意涵、道德意涵之不同。在前者,礼是客观既有的行事通则或规范,人被要求去学习及掌握其使用方式,也就是习得有关的知识或技能,以便在适当脉络下重复展演。就此观之,人对于礼文规范的主要反应就是遵循。然而,知识技能的熟习,本身并不是目的。春秋时期的贤大夫从更高的视野指出,礼毋宁是某种普遍理想的实现之道,礼文实践应该以此理想为终极目标。以《左传》为例,此意涵的知礼常出于所记人物之口,或伴随著作者的君子谓或君子以为等惯用语,以评论某个人之能否揭示礼的理想,或者基于此理想的追求而发为合礼的行动。被评论者以言论或行动发扬了礼的理想,于是他自身与礼之间产生了一种主动且深刻的关系,而被视为道德意涵的知礼。在贤大夫的心目中,礼既然是某种普遍理想的实现之道,行礼之人就应该是此理想的当事者,他的礼实践总是伴随着责任,而不只是事不关己的知识技能展演。
四、知礼论述的两个维度
那么,礼所欲达到的理想究竟是什么?而人应该以何种价值态度来实践礼的要求?春秋时期的知礼论述,主要有以下两个向度:
(一)礼是国家所赖以维持长久的一套纲纪,也是政治秩序的理想安排。因此以礼为国,借由行动的循礼守礼,而承担政治的上下协调、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便是一种理想的实践,亦即知礼的一种表现。这种知礼观,呼应着春秋时期许多违礼非礼的行事。《左传》“非礼也”一词出现的脉络,既描述行事之不合礼,同时又秉持着以礼为国的理想,而指出行事之人未能就其所当之事而负起政治责任。记述礼文规范之不守、尊卑之错乱,更深的关注实在于政治理想的错。
(二)在礼实践过程中,出于彼我两全之心来对待他人,是为“以礼成人”。这种侧重在彼我关系上讲求实践的理想,也是知礼的一种表现。这个意义下的知礼,当事者多已能以礼行事、谨守规范。然而即使如此,行事中仍难免可能有损于彼方之礼分尊卑、福祉等,于是在不违礼文规范的前提下主动逊让,尽其成全彼方之意。以礼成人的理想,可说是呼应着人我之间难免的冲突。春秋时期贤大夫的德行思考,始于知礼的关怀,循着这两个向度而进行礼传统与当事者的双向对话。周初已有意识地重视礼,但行礼之人在论述中的地位似乎还不够显豁,至春秋时期则逐渐转为人、礼并重。人不只是礼的遵循或展演者,而是以当事者的身份来主动承担礼传统。礼的实践因而具备了明显的道德意涵,它被视为人基于内在的责任自觉而发出的道德行动。这种双向并重的德行思考路线,从春秋时期的贤大夫开始,后来由孔子所继承及发展。知礼一词即使在《论语》文本中并不显眼,但是知礼关怀的两个向度,仍然有利于观察孔子的德行理论。
从《左传》来掌握这两大向度,至于由此途径所欲解读的孔子思想,则以《论语》为主要的材料依据(但不排除其他典籍)。这是为了从历史上追索孔子对于道德行为的具体关怀,由具体而抽象,以了解其德行理论的主要脉络与整体轮廓。本文试图在相对保守的先秦典籍范围内,比较细密地建立两种知礼向度从前贤至于孔子的经历与连结。一旦厘清此经历与连结,则可以看见孔子道德理论的承旧与新见以及孔子的某些重要理论特质。于是,我们可以不经由亚氏的德行论架构,而看清孔子“首出概念”中两大向度的互动。
[1]李明辉.儒家、康德与德行伦理学[J].哲学研究,2012(10):111-117.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孔子再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 8 6.
[3]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三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 2.
[4]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The Two Degrees of Care of Confucius Ritual
Chen Shuping
【Abtract】The two of Confucius’ ritual solicitude in this paper try to establish two kinds of knowledge about theexperiences and links between the former xian and Confucius in the relatively conservative pre-qin classics. Once clarify thisexperience with the link,you can see Confucius moral theory of old and subjects,and Confucius’ theory of ritual traits :both respect the norms of established tradition, recognized it for behavior constraints ;Also facing tradition and thinking aboutthe position of the parties themselves.
Confucius ;The ritual ;Virtue ;Care ;dimensions
陈淑萍(19 7 4—),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讲师,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伦理。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