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中高觉新的悲剧形象分析
2017-11-30张晓晨
张晓晨
摘要:在巴金的作品当中,《家》非常具有代表性,主要通过讲述高公馆家族这一封建大家庭之中高觉新、高觉民等人的命运发展,揭示和控诉封建制度对人的摧残,同时也歌颂年青一代人勇于抗争的精神以及民主意识的觉醒。在《家》当中,主人公之一高觉新命运的悲剧令人唏嘘。就高觉新这一人物,本文将着重分析其悲剧形象。
关键词:《家》;高觉新;悲剧形象
在《家》中,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非常鲜明,其中高觉新等人的性格特征非常典型,高觉新也是其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就高觉新的性格特征及其悲剧形象,以下将展开深入分析。
一、家庭环境下的矛盾冲突
高觉新所处的家庭环境为封建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他作为长孙、长房,需要承担高家的重担。因此,高觉新也被剥夺了学业、剥夺了爱情,中学毕业的那天便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婚。觉新受过新思想的熏陶,虽然不满家庭的独裁专制,但因为长孙、长房的位置,做不到反抗,因而觉新与家庭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从而也必然會导致觉新的悲剧命运[1]。
从觉新的家庭环境来看,觉新的父母早逝,长辈当中继母周太太善良、懦弱,是典型封建社会的女性,高老太爷则是封建旧势力的集中,四叔和五叔又不成器,而其弟弟、妹妹也都受到过新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在这其中三叔和觉新则成为了封建旧势力和新思想中间的桥梁。
在这样的家庭结构当中,整个家庭又是封建大家庭,高觉新作为长孙、长房则必然要承担起封建势力与新思想的冲突和矛盾[2]。因此,高觉新一方面要和封建势力周旋,另一方面要为觉慧、觉民等新思想影响下的“叛逆”行为买单。如此一来,高觉新本身所处的家庭环境,则使得其性格特征非常矛盾,这也为其悲剧命运做了铺垫。
二、对待爱情的态度
高觉新的性格以及悲剧形象来源于其家庭,但是在对待爱情方面,其悲剧形象以及矛盾的性格更为突出[3]。高觉新在毕业那天,接受父亲的安排不继续学业回家娶妻放弃了梅,这是觉新对待自己第一段爱情的态度和选择。觉新娶妻之后,幸运的是碰到了瑞珏,瑞珏可以说是青春、美好的象征。她能够与觉新的弟弟妹妹相处地很好,并且对待觉新以及弟弟妹妹们也是非常宽容和慈祥的。在婚后的相处当中,觉新爱上了瑞珏,两个人琴瑟和谐。在爱情的滋润下,高觉新甚至认为和瑞珏之间的爱情是他向封建势力妥协的战利品,并且逐渐要忘记封建势力曾经带给他的痛苦。
但是,处在封建家庭当中,即使高觉新能够与瑞珏琴瑟和鸣,最终觉新还是要面对封建势力随时带来的伤害。在高老太爷寿诞期间,梅死了,老太爷也因五叔借债、觉慧反抗病重而后过世,此时瑞珏也快生产。在此期间,公馆的太太们却因为封建迷信,要瑞珏去城外生产,觉新没有任何反抗将瑞珏接到城外,而后瑞珏生下儿子死了,觉新再次因为封建礼数没有见到瑞珏最后一面。
从高觉新的这两段爱情悲剧来看,觉新始终都在向封建势力低头,而封建势力带给他的伤害和痛苦却始终是非常大的。事实上,瑞珏的死代表的是新旧势力再一次冲撞。在觉新看来,瑞珏在精神上与他一样的,因此瑞珏也可以在封建势力下做出牺牲。由此,在爱情上,即使和瑞珏有过甜蜜,但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
三、命运的打击与结局
高觉新在少年时代,受到新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也是有新思想、有理想的青年,想要继续自己的学业,心怀一腔热血。但是,在现实背景之下,命运以及封建势力的摧残,觉新放弃了梅,放弃了升学,承担起高家的重担,而后承受着瑞珏去世的痛苦,在家庭当中不能与封建旧势力抗争。命运是如此不公,在外在环境以及内在性格的双重作用下,觉新承受着太多的苦难,甚至几乎快要被摧毁,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是那么虚伪和残酷。至始至终,高觉新都是悲剧形象的典型代表,但他同样也是非常具有责任感的青年代表。值得一提的是,高觉新原本的结局是自杀,但最后巴金先生还是改为觉新以分家和续弦为结局,这样的结局好歹让人感受到,觉新虽然命运悲惨,但是他始终是一个青年,正如觉慧说的“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
四、结束语
巴金创作《家》时,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就是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在这期间仍然存在封建势力,新思想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的人物塑造因此也受到影响,《家》中高觉新的性格充满了矛盾,他的性格的形成受到那个时代环境和家庭因素的负面影响,高觉新的形象是那个时代的映射。巴金在塑造高觉新人物的过程当中,以自己的大哥为原型,基于某种情感,觉新本应是以自杀为结局,但在最后觉新选择了分家和续弦,这个人物的悲剧形象在最后则并没有显得那么令人悲伤,似乎也给人一种封建家长制等旧势力会过去,在新思想的冲击下黎明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张娜.巴金《家》中高觉新的悲剧形象剖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6):28-29.
[2]李艳平.巴金《家》中高觉新的悲剧形象剖析[J].语文建设,2016,(20):53-54.
[3]沈燕.卑微的崇高——高觉新悲剧性格浅论[J].现代职业教育,2016,(24):44-45.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