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到小班幼儿绘画活动中

2017-11-30丁园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涂色维吾尔族纹样

丁园

【摘要】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族是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我们希望将新疆维吾尔族文化中美的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小培养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提高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不断地教学实践、摸索中,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美融入到绘画教学活动中,既能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又能提高幼儿自信心,乐于欣赏美、创造美,同时使幼儿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绘画、动手能力也大有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鍵词】民族文化 欣赏美 感受美 表现美

一、注重创建环境,从欣赏入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小班幼儿年龄小,怎么才能把新疆维吾尔族文化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日常学习和活动中,让孩子们能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新疆的文化特色,了解新疆的美呢?我认为,应该先从他们每天接触的教室环境入手,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们先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因此,我和家长们共同加入到“我美丽的家乡”相关资料的前期收集工作中。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族是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性格豪迈、能歌善舞,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绚丽多样的服饰更是维吾尔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多方面、多途径的努力,我们将收集到的花色设计多样的维吾尔族花帽、服饰、建筑、饮食和装饰品分类展示和布置在教室里,将它们直观形象地呈现在了幼儿的面前:衣着维吾尔族盛装男人、女人;带着维吾尔族花帽的老人、小孩;新疆各种特色水果、特色建筑及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张贴的主题墙面;各式各样的维吾尔族小花帽、小乐器等工艺品陈列在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柜子里,这些精美的作品无形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时不时会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前,欣赏美丽的画面,试戴美丽的小花帽、弹奏小乐器,这样的亲身体验使幼儿对维吾尔族独特的文化美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感知维吾尔族服饰的纹样美、色彩美

维吾尔族的服饰和花帽设计特别、图案多样且色彩鲜明极富有民族特色,可以称为是维吾尔服饰艺术的结晶。我们就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方面入手让幼儿感受其图案、纹样、装饰的绚丽多彩。花帽上的图案纹样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维吾尔族服饰图案中的纹样是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实物特别是以植物为原型,然后对原形进行抽象演变、推移、扩展等变化而形成纹样的基本特征,在审美上讲究整齐、重复、规则的几何排列图形,形成对称、均衡有韵律的形式美法则。这样的图形纹样连续、规律、易识别,对训练幼儿的视觉感知效果特别好

幼儿是天生的色彩大师,他们对五颜六色的色彩最感兴趣,正因为如此,我引导幼儿从认识基础的红色、黄色和蓝色三原色入手,让他们知道红色、黄色、蓝色是三种最基本的颜色,也是最稳定不可调和的颜色。在区域中设置玩色区,鼓励孩子孩子进行玩色小实验,让他们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观察发生大的变化,让幼儿自己尝试、观察、发现,从而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敏感性。有了对不同的颜色初步的感官体验,我还经常组织幼儿欣赏新疆不同风土人情的课件:“红色的太阳”“蓝色的天空”让幼儿对色彩中的暖色和冷色有了初步的对比,引导他们说出:红色看上去像太阳,暖暖的;蓝色的天空感觉很凉快;一望无际的湖泊碧绿碧绿、绿色的大草原、漫山遍野的各色花朵,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闪闪发光、种类繁多、五颜六色的水果,等等。有了以上的基础再引导幼儿们欣赏花帽、服饰、图案,让幼儿自己总结说出每顶花帽中所包含的主色是什么颜色,图案的纹样像什么,等等,这样,每一次的欣赏的针对性强,活动就取得了一定的收获。这些色彩知识和体验为以后的花帽、服饰的手工制作、设计色彩、图案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用绘画、手工表现维吾尔服饰和花帽的艺术美感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创作复杂的构图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要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选择了一些幼儿能够掌握并且有自由发挥空间的活动内容来鼓励他们完成,希望由浅入深地引导他们进入到艺术表现活动中来。

(一)从涂色活动入手感受美

小班幼儿最喜欢、最擅长的活动之一就是涂色,涂色活动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幼儿能够自己独立的搭配色彩,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对称性图形的涂色练习,让幼儿充分体现自己的感受和不同的思维。在不断地观察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涂色时普遍都会运用暖色及鲜艳的颜色为女性的服饰和花帽涂色,运用冷色及暗的颜色为男性的服饰和花帽涂色,可见他们直觉感知暖色调适合女性,冷色调适合男性。幼儿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对色彩的冷暖的理解,情绪的理解,有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理解的潜在表现。积累一些经验后,我们渐渐从服装过渡到建筑。

在新疆具有最显著民族特色的建筑要数清真寺了,清真寺的造型属于伊斯兰建筑风格,外观变化丰富、色彩多样,它的门、窗形式样一般是尖拱形的,墙面装饰有纹样。于是,我们组织幼儿参观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仔细观察了解它的特点,特别是区别于其它建筑的细节部分,然后引导幼儿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建筑特点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体验和表现。

最为重要的是,在每一次地作品完成后,我们都会组织幼儿对美术作品集中进行展示欣赏、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了维吾尔族花帽、服饰、建筑的美,这中间还包含了解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使幼儿在讲述自己,欣赏他人的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美的体验和感受,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幼儿更加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在手工活动中表现美

我们利用折纸、粘贴等活动形式来表现维吾尔帽子、服饰的特点,不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表现力。首先我们从最简单的折叠维吾尔族花帽、衣服入手。我按步骤教授幼儿折叠的方法,并教会孩子们学会看折叠示意图,将已经掌握的示意图贴在区域中方便幼儿巩固练习。起初遇到了很多困难,每次活动都可以听到幼儿大声向老师求助,还有许多孩子不愿意动手,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于是,老师就不厌其烦的一次次讲解,手把手耐心地教授,在老师和幼儿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幼儿渐渐掌握了折叠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掌握折叠方法,学会看折纸示意图,有了很大的成就感。我们接下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把学到的色彩知识用到装饰自己折叠好的花帽和衣服上,作品从起初的杂乱无章到后期的有模有样,幼儿们体会到了从失败到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

通过组织这一系列的绘画、手工活动,我们将新疆民族文化特色的美和小班学习活动较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促进激发了幼儿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提升了幼儿们感受美、表现美的基本能力,也同时让幼儿们简单了解到了本土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作为教师的我们仔细总结教育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模式和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因材施教,个性引导,在尊重儿童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在对幼儿的评价中也注意让其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被承认、被重视的快乐,使幼儿在自信的学习过程中愉快健康地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涂色维吾尔族纹样
维吾尔族手艺人
涂色
涂色
涂色
涂色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