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班“趣味折纸”

2017-11-30孙丽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折纸兴趣幼儿园

孙丽莎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折纸是幼儿比较喜爱的一项活动。但由于中班幼儿手指小肌肉发展还不是很协调,对完成一些精细折纸动作仍具是有一定难度。为激发幼儿折纸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幼儿的手指灵活性,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有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折中玩,玩中学”。

【关键词】幼儿园 折纸 兴趣

一、重视培养幼儿折纸兴趣

1.“变戏法”。首先是利用几何图形的变化。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我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变成长方形,再到边折,变成双正方形,再可变成双三角形——幼儿会觉得折纸非常的有趣。其次是利用形象物体的变化。如我将折成的房子变成风琴,风琴变成畚箕,将折成的裤子变成猴子,猴子变成台子,台子变帆船,帆船变大嘴鱼。这些物体的变化,促使幼儿跃跃欲试。

2.欣赏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常折一些形象玩具给幼儿欣赏。如小鸟、裤子等各种色彩的抽动玩具。还将幼儿的各种好作品在全班进行讲评、表扬,然后展览出来,陈列在活动室的美工区里,激发幼儿学习折纸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

3.纸工作品运用在故事和环境布置中。幼儿很喜欢听故事,在给他们讲故事时,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中某些情节、人物、(动物)等的印象,我适当运用折纸玩具,一边讲一边用折出的形象贴切在黑板上,让幼儿边听边看。如讲到:春天来了,草地上红花、黄花都开了“,就贴出折成的各种花;“青蛙慢慢从泥洞里爬出来”,就贴上折成的绿色青蛙;“小鸟快活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就贴上折成的小鸟……孩子们个个睁大眼睛,注意力全被这些有趣的纸工吸引住了。节日前,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我与幼儿一起自由折纸,将折成的兔子、汽球、小鸟等挂在教室里布置环境。幼儿通过不断观察、欣赏、学习,既提高了折纸的兴趣,又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二、采用多种形式,积极指导幼儿折纸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指导。刚入中班的幼儿,小手指肌肉发育还不完善,我就采用了玩手帕的方法。因为手帕柔软,幼儿容易折叠。我先让幼儿自由玩弄折叠手帕,逐步有意识教幼儿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叠成简单的酒杯、装饰花。练习对边折时,还教他们折豆腐干等。午睡后教他们学习折叠小被子,幼儿学的轻松愉快。通过这些练习,培养了幼儿折叠的兴趣和简单的折叠技能。并且利用晨间桌面活动设一折纸小组,让幼儿轮流参加折纸活动。从中巩固所学的技法和相互交流折叠内容,教师重点辅导折叠难点,如按压方法等,帮助幼儿提高作品质量。

2.利用课间活动和开展角色游戏时做做玩玩。幼儿可随意从材料箱中取纸折简单的玩具,如折了飞机、飞镖能进行投掷,折了“汽球”能在场地上抛滚。在开展“娃娃家”游戏时,幼儿能取纸折个畚箕,开展“医院”游戏时,能自己折几只放药片的小箱子。幼儿既练习了折纸,又能愉快地开展有益的游戏活动。

3.开展全班折纸交流活动。利用纸工课和一些有组织的活动空间,我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记忆和想象,任意折叠。如幼儿在玩中发现飞镖的尖头要重一点,才能投远,于是他们将尖头多折几层,然后自由交换作品,并相互学习折法。

4.开展竞赛活动。为使幼儿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折纸技能,我多次让幼儿开展折纸竞赛活动。比一比谁折得多,谁折得好。通过多次折纸竞赛,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操作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小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三、采用折折画画的形式,培养孩子创作性思维

当老师出示一幅折画相结合的作品时,丰富有趣的画面不仅可以吸引孩子,而且可以培养和激发幼儿创作性思维。当然,一定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才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作性思维。

中班的幼儿可选择折叠纸偶作品,如在这好的小兔、小象头上画上眼睛、嘴,然后套在手指上做游戏,既富有情趣,并能实现互动教学。还可以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这不仅能丰富教学形式,还可以培养小朋友之间的合作精神。比如,“蝴蝶飞舞”,折得好的幼儿可以折蝴蝶,画得好的幼儿可以添花儿,能力稍差些的幼儿可以剪贴蝴蝶的触角和斑点等,全部做完后把他们的作品粘贴在一张大纸上,组成一幅有情节的画,让孩子們互相观摩、学习、鼓励,激发他们的折纸热情,培养他们的创作性思维能力。

四、取得家长的重视和正确引导

我利用家长专栏,向幼儿家长介绍一些基本的折叠技能。如介绍对角折、中心折、边角折等的基本折叠术语,定期(周/次)展示折纸的图示,以指导家长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通过家庭折纸竞赛、展览活动,幼儿的折纸兴趣更高了,不少家长深有体会地说,孩子在家经常折纸,不仅情绪安静,好问,会观察,还提高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折纸兴趣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折纸
折纸
折纸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