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一颗明亮的心灵

2017-11-30席宏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桅杆小家伙缺点

席宏光

我们应该关注孩子心灵的塑造,注重教育和引导他们与人为善,宽容大度,团结协作,有责任感,培养他们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孩子们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给孩子一颗明亮的心灵,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地快乐成长!这是我们的孩子将来既成才又成人的关键。

我家的两个小孩上小学三年级了,经常会把作业带回家和我们家长一起讨论,尤其是语文练习中的阅读理解。

最近,孩子们做一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船扬着帆,海风使劲地吹着,船快速前进,这时帆骄傲地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风很生气,停了下来,船走不了了,就开始严厉地批评帆,这时帆很羞愧地卷起,从桅杆上落了下来……其中一个思考题是:这篇文章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我发现这一篇寓言故事内容不完整,值得斟酌。文章的故事情节很容易误导孩子片面地对待问题,而且文后的问题很明显是为了“要教育孩子们不要骄傲”而设定的。经过片刻思考,我觉得这其实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如果能让孩子真正地理解这个故事所引发出的寓意,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我问他们:“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故事呀?你们打算怎么回答问题呢?”

小家伙们异口同声,很自信地说:“肯定是帆不对嘛!他太骄傲了!所以风就想,让你美,我不吹了,看你还能美!船不走了,当然要狠狠地批评帆,帆感到羞愧,自己落下来,那是应该的嘛!”

我说:“我也觉得帆不好。风不吹了是制裁他,船也批评他,他活该啊。可是,我有一点搞不懂,他们还没有到目的地呢,如果风要是再吹起来的话,船可怎么走呢?”

孩子们眨眨眼睛:“不会吧?船怎么还会再走呢?故事没有了呀!帆已经认错了。”

我反驳:“怎么不会呢?船不能总在海上漂着不回家吧?帆是认错了,可帆就没有怨言啦?”

小家伙们很为难:“那到是,怎么办呢?呃,这到是一件为难的事!”

看着小家伙们皱着眉头的样子,我乘机诱导:“你们觉不觉得这个故事没讲完啊?我们可不可以给它续个尾巴?你们派个代表续一个,我续一个。然后再做决定。”

小家伙们同意了,说:“行,那就乐乐先续!”乐乐开始续了:“就从帆从桅杆上落下来开始吧。帆从桅杆上落下来后,心里很委屈,心想:我自个儿怎么一不小心就骄傲了呢?太没出息了!可是,风也太狠了,干脆竟然不吹气了,还这么厉害地批评我,我不对就不对吧,不干了,让他们自个儿开去吧!正好睡个大懒觉。这边船和桅杆看见帆垂头丧气的样子,很高兴,认为帆得到了惩罚。可是过了一会儿,船发现自己还在老地方漂:怎么也走不了。船开始埋怨风了:‘你怎么了呀,你不是很有劲儿的吗?用劲儿吹呀!到现在我还在老地方漂着呢!风有些不高兴:‘你不走怪我啊?我已经用足力气在吹了呢,你不走,你不动,我有什么办法?这下子两位谁也不让谁,吵起架来。帆在旁边也睡不着了,高兴地看笑话,心想:让你们俩说我,你们现在也闹别扭了,你们俩就狂吵吧!嘿嘿嘿!”续到这里,小家伙看看我,有些为难:“妈妈,我怎么让他们吵架了呢?再往下可怎么续呀?”

我摸摸乐乐的头:“是呀,你怎么让他们吵架了呢?那得有劝架的才行啊!那我就这样续,你们看行不行。帆从桅杆上落了下来,船停在了海面上。过了一会儿,船发现自己好像根本没动,离达目的地还远着呢,于是就催风继续鼓劲儿地吹,可是,船怎么也前进不了,直在海面上打转转儿。船和风都很奇怪:咦,怎么前进不了呢?这时,船尾的舵发言了:‘别吹啦!没有了帆,风再拼命也没用的,把气吹到桅杆上,桅杆那么细,怎么有力量带着船跑呢?船和风都不言语了。桅杆又发言了:‘帆骄傲了是不太对,但是没有帆张在那儿,风的力量傳不到我身上,我也没办法把力量带给船。其实,你们对帆提出批评时,也应该看到帆的工作很努力,真的很有用!我们都是这条船上的一个部分,对于这条船,我们每个部分都是不能缺少的!船幡然醒悟了:‘对呀,原来我也是个小心眼儿,只看到了帆的缺点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作用,我真不该因为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忽视他的优点。哎,那帆呀,你能原谅我吗,我知道自己不对的地方了!你能重新挂上桅杆吗?听了大家的话,帆脸红了,羞愧地说:‘主要还是我不好,我太自大了,而且还不能接受批评,甚至赌气不干活,我觉得太对不起大家了!你们放心吧,以后我一定会守好自己的岗位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的。这下,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互相鼓劲儿了,于是他们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看到大家这么团结协作,风高兴极了,鼓起腮帮子用力吹,船又乘风破浪地向着目的地前行了。”

小家伙们听得若有所思,乐乐慢慢地说;“妈妈,他们真的不吵架了。这个结局我看挺好,这是不是就是你常说的我们要互相团结呀?”豆豆说:“妈妈,我觉得还有要包容别人的意思在里面,要宽容别人有缺点。”听了孩子们的感言,我认为故事续到这里,已经能让孩子们明白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了。

其实,像上面这样的文章在语文作业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编者的用意是好的,用这类短文作为作业练习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寓教学于育人,想通过短文的阅读理解,既能提高孩子的文字理解力,还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孩子有正确的引导。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文章选择不够慎重,而孩子认识世界、认知社会的能力很有限,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片面理解文意,给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带来误导。

比如,上面的这篇文章,我认为其作业的价值很有限。首先语言并不优美,其次故事内容不完整,有断章取义之嫌。尤其从育人的角度理解,这个故事片段有些牵强,好像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得骄傲自满”而设定,因而老师的作用非常关键。如果老师不仔细斟酌,不能看到文章的欠缺,然后理智地做出恰当指引,那么孩子从文章内容中获取的教育意义就很可能会是:(1)不得骄傲自满,且后果严重;(2)不宽容,苛求他人,对别人的缺点可以任意指责;(3)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狭隘地看待问题,对别人的缺点感兴趣,难发现别人的长处;(4)缺少责任感,没有团队意识,缺少长远眼光。这些问题看似轻描淡写,但实质上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却至关重要。

从这件事情上我想到了许多。类似的情况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当类似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睿智地处理,避开不利元素,把问题导向积极解决的途径,千万不能只关注练习题后面的标准答案。我们都知道关注孩子智力成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孩子心灵的塑造。尤其是对现在这些养尊处优、自我意识超强的下一代而言,我们更应当注重教育和引导他们与人为善,宽容大度,团结协作,有责任感,培养他们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的孩子将来既成才又成人的关键。

我想,我们教师教学时应多思考,遇到这类情况时,不能机械死板地教学,也不必要苛责教材和选编教材的编者,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对待和正确处理。正确引导孩子阅读理解文章,给予孩子们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给孩子一颗明亮的心灵,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地快乐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桅杆小家伙缺点
生命的桅杆
住在北极的小家伙们等
跟踪导练(五)2
卷着尾巴的小家伙
履带起重机超起桅杆替换性研究
对桅杆式起重机的几项革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