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角色扮演活动的策划
2017-11-30张丽燕
张丽燕
【摘要】角色扮演源于精神疗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的。这种方法渐渐地被教育界所接受。学习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体验和理解,倡导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活动与想象探索密切相关。
【关键词】地理教学 角色扮演 适配性分析
一、角色扮演和地理教学之间的适配性分析
一方面,地理学科与人类实际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有一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地理区域差异之美,了解不同文化区域中人们的行为差异,这是寻求人际的沟通和协调。另一方面,我们更注意到有句英语名言“What I hear I forget;What I see I remember;What I do I know.”
角色体验正是在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学习者体验角色的心理、思想并用行为加以表达,体现了基于“做”的深刻“理解”。这是基于了解,基于换位思考,求得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第一,能让学生体验不同情境下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理解角色的处境行为,“近距离”感受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第二,这种学习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他们投入其中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第三,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还能引发学生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以及深入的思考,若是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师及时提出反馈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则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将有利于积极的情感体验、端正人生态度以及养成科学的人地观;第四,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观察、访谈等方式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学生,从而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一定程度上讲,离开了角色体验,人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为了促进人类理解的地理课程,非常有必要在课程实施中包括角色扮演这种学习活动。而且,《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活动建议”中也明确提出“模拟出国旅行”“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演习”“角色模拟讨论地理问题”等极富有角色扮演特色的建议和要求。
二、地理课堂中角色扮演活动常见问题和归因
一般而言,角色扮演的实施过程包括暖身、选择参与者、布置情境、安排观众、演出、讨论和评鉴、再扮演、再讨论与评鉴(针对第二次表演提出讨论)、分享与结论等环节。
很多教师在公开课堂教学中常会使用角色扮演,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其诸多实施环节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暖身不够。角色扮演活动的准备工作较费时。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做好资料搜查工作,学生排练好角色,这对于“时间宝贵”的学生是有些困难的,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角色扮演活动的成效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参与者选择面的窄化。教师在选择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的角色学生时常限于那些平时表现比较活跃,性格乐观开朗,言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而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我们以为,应该努力使得最多数量的学生能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充当不同的角色,或者是表演,或者是观众。
3.情景不夠典型,不能给角色有充分的角色行为。由于很多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只是在注意到不同角色,但是却未能充分考虑到具体的场景,特别是构建有矛盾冲突和一定情节发展的故事,因此使得学生难以在矛盾中刻画角色形象,体会角色思想,自然也就难以表现出角色行为了。
4.观众常被忽略。角色扮演的讨论分析能否真正顾及所有的学生。很多时候,总是有几个思维特别活跃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往往形成了几个同学的辩论会,大多数同学成了观众一言不发。那么教师就很难看出整体学生对问题的把握程度和学习的基本状态。
5.讨论停留在浅表层次。角色扮演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首先把问题找出来,再设计值得讨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打开思路,获得知识。例如:在讲到工业区位选择的时候,教师提问:“如果你是要建立一个企业,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你会选择把工厂建在哪里?”问题设置比较简单,同学很容易找到答案,不需要讨论,节省时间,只是想通过这种提问方式给学生一种角色意识,但是却并没有让学生深入体会到角色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如果作为组织者的教师水平欠佳的话,那么将会流于形式,失去意义。所以,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角色扮演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是个挑战。
此外,由于角色扮演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比较多的准备时间,因此这种学习活动在日常课中就显得非常少,而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教师对如何实施角色扮演知之不多,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才使得公开课上所呈现的角色扮演活动是形似而非神似。
角色扮演活动中,我为学生的精彩表演,精辟分析,独到见解而感动。我发现学生的心灵世界里,其实既有天真的想法,也有成熟的思考,更有大胆的想象。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角色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轻松愉快的获得了知识。只要教师愿意给他们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耐心地倾听他们心灵深处的声音,他们就会和我们一样惊喜不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