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式
2017-11-30韩冬菊
韩冬菊
摘要: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应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明确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受教者;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创新练习与检测;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注意读写结合。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55-01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每一个人学习其他学科和一生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乃是基础的基础。无论知识、能力,还是方法、习惯,都要从头抓起。基础扎实,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几点思考。
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2.在教学中活化教材、补充教材
语文这一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
比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品德与生活》课本中的夸家乡、描绘家乡的章节引入到语文课中。教学中产生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过生活观察,与家长、亲朋的访谈、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家乡风景、特产、人物和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或局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最后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地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精心设计教法
教学方法非常要紧,对同一个内容,因教法不同,教学效果就有明显差异。比如对几个生字,你可以让学生去一遍又一遍地写,也可以通过分析字形字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可以让学生给这些字编谜语。如"杂",学生会编出顺看九十八,倒看八十九;"仿"字,左边一千不够,右边一万有余;"树"又到了村里等。这三教教法,第一种最差,第二种略好,第三种最好。因为这一种做法的效果,可能会使学生完成任务在课内。再比如对作文教学,最好不要讲过多的写作理论和专业术语,你就教学生把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在没有东西可写时,可以先举行活动,再让学生说活动,记活动。要求放低,及时肯定,委婉指正缺点,激发表达欲望。这样循序渐进,就会教有所成。对于阅读,不要囿于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肯定,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重视语言积累
小學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范本,文化素养包含其中。教师在讲读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文化素养的感悟。这样学生才能从课文中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在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淀。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文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们要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4.1 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含蓄隽永的诗歌、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却为数不多。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一些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运用于片段练习。
4.2 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是否积累了好词佳句,是否把所积累的好词佳句恰当地加以应用,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4.3 教学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是背诵,没几天学生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用于积累的本子,平常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写上去,每一课结束时留十多分钟让学生自由积累好词佳句。每一周抽一节课给学生交流积累所得。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要占一定量的时间,教师要重视读的训练,要把学生读课文作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这样,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抄写、组词、拼合词语、组装句子,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们通过熟读背诵而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悟,是乐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满了激情的有价值的创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