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分析与启示
2017-11-30徐若荑
徐若荑
【摘要】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我们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众多人物中,诸葛亮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作者罗贯中在创作时也是对诸葛亮着墨较多,全书近乎半数的文字都与诸葛亮有关。作者用其神来之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忠臣、智者、勇义的文学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忠智勇《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章回小说的鼻祖,也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之著。作者罗贯中通过蜀魏吴三国间此起彼伏的种种纷争,生动再现了三国时期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众多人物当中诸葛亮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作者罗贯中在创作时也是对诸葛亮着墨较多,全书近乎半数的文字都与诸葛亮有关。在作者用其神来之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忠臣、智者、勇义的文学形象。
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分析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120回,我们就会发现全书近乎半数的文字都与诸葛亮有关,而直接描写诸葛亮其人其事的就有30多回,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众多鲜活人物当中,罗贯中在诸葛亮的身上是着墨较多,在作者用其神来之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忠臣、智者、勇义的文学形象。
1.忠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筆者将其内涵概述为忠君和忠国。其中忠君思想主要体现在诸葛亮对刘备的始终如一,忠贞不二,自其出隆中之后,在他的身上所表现出来最多的地方就是其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正所谓“士为知己者列死”,诸葛亮也竭尽其一生的才能和谋略全力辅佐刘备,藉以实现自己的“隆中战略”。而在“白帝托孤”后,诸葛亮的忠君思想却随着刘备的离世而表现的尤为强烈,
他殚精竭虑的辅佐刘禅,更将自己的忠君思想全部倾注在不谙国事的后主刘禅身上,即使在北伐前昔还深恐有负先帝刘备所托,故上书《出师表》详尽阐述治国之略,周详部署各臣子所管辖的蜀中事宜。其忠由此可见一斑。
而诸葛亮身上的忠国思想,表现的也是尤其的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他至始至终都不忘其匡复汉室的宏伟目标。我觉得这也是他肯出山追随刘备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他的一生都在为兴立汉室而奔走。为此,他庶竭驽钝,亲入荒夷之地,置之死地而后生,为蜀汉政权殚精竭虑。而在刘备死去后,又竭力辅佐后主刘禅,更为了“克复中原,重兴汉室”的宏愿,五次北上伐魏,直至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观其一生虽然其兴复汉室的夙愿未能实现,但是诸葛亮忠心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赢得了无数世人的敬仰和爱戴。
2.智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那无所不能的智慧。即便是他还未出隆中之时,他已有三分天下之决策《隆中对》,初见刘备就敢提出据蜀联吴,共抗曹魏的战略思想。在就任刘备的军师一职后,诸葛亮敢于藐视所有的敌人,在他的身上总是洋溢着各种自信,无论是对即将到来的战斗,还是对未来的期许,他都是深信不疑的,也正是这时,我们才发现在他小小的脑袋中,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在一次次的对敌交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天文还是地理,世间的一切好像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就好比借东风。此外,他还熟谙兵法,了解每一个对手,因而在屡屡交锋之中他总是料事如神,算无遗漏,总给人一种智慧多的近乎于妖的错感。
如果说诸葛亮所拥有的超乎常人的智慧,是凭借其博学多识的话,那么他在临时作战时,善长根据自己的对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继而进行分析对手的心理,从而制定出超乎常人的作战计划,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就属于睿智的范畴了。比如,新野城地势平坦,也不适合用火攻,而且曹操自己也觉得诸葛亮不可能总是用火攻来作战,但是诸葛亮真的旧计重施,再次用火攻取得全胜。而后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下命将船只用铁锁连接在一起时,也想到了敌人会用火攻,但是因为风向的关系,火攻是无法实现的,但是诸葛亮却能想到用借东风来扭转这一情势。可以说诸葛亮的睿智简直令后世人叹为观止。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封建统治时期的战争史实,在古代冷兵器时代,两军作战比拼的是排兵布阵,因而,率兵之人的谋略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小说中诸葛亮在与对手争锋时,不仅体现在他的智谋上,还体现在他机智的口才上。比如在小说的43回中,诸葛亮“舌战君儒”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而对东吴人士的一再刁难,出言不逊,诸葛亮始终从容应对,一一对答,而后还用计谋激将孙权,从而实现联吴抗魏的宗旨。就连自己死后之事,也安排的滴水不露,为保全蜀汉实力,让蜀军得心安全撤退,故在临死前将木偶像装载在车,借助树林的掩护,硬是吓退司马懿的追兵。此外,近乎神人的诸葛亮还有奇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总是十分善于使用奇谋妙计,从而解决一些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登天的难题。比如在小说中我们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明知周瑜有心置其死地,却还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从而用其奇智来从曹操之处来“借”箭。此处之所以用“借”字,那是因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孙刘联军会向曹操发起总攻,而诸葛亮又会让士兵们将“借”来的这些箭再原原本本的还给曹操,这才是诸葛亮计谋的奇绝之处。而在小说的第95回中还有著名的“空城计”,也同样体现出诸葛亮的奇智。
3.勇
诸葛亮身上的“勇”,多是与身上的忠君和忠国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在刘备带领几千残兵和近几十万的受难百姓,以龟速向江陵前进时,诸葛亮丝毫不计个人的生命安危,独身一人前往东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而其更是身居虎穴,却依然从容自若,面临东吴各类人士的讥讽和打压,处之泰然,从容以对,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用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而在周瑜死后,诸葛亮为了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孙刘联盟,不计前嫌独身前往吊孝。最终,用自己的勇敢和真诚的祭奠之情赢得东吴众人的信赖,从而使得摇摇欲坠的结盟得以维继。而在刘备离世后,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带兵亲入不毛之地,更是凭借其超乎常人的刚勇和智计,七擒孟获,最终收服孟获一心归降蜀汉,这是大勇之人方能做到的。此外,在小说中最扣人心弦的那场旷世绝计“空城计”,更是其智慧和勇敢的绝佳表现。endprint
二、诸葛亮悲情人生的启示
1.诸葛亮个人的性格悲剧
(1)用人不当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的身上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但是他在知人用人上却也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从而导致能扭转蜀汉政权命运的大好时机被白白的错过了。在诸葛亮出隆中时即已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之计,而这个决策的前提是必须要先取荆州为家。可见荆州在当时的战略位置之重要,而在刘备攻取西川之时,诸葛亮与关张二人、还有赵云一并留守荆州。但当庞统战死落凤坡时,刘备亟需军师,派关平送信于诸葛亮。诸葛亮当下明了刘备之意,在深知关羽骄纵自满、刚愎自用,不堪重任,但还是让关羽守荆州,而非最佳人选赵云。诸葛亮碍于刘关二人的兄弟情谊,而未能做出应有的决断,诸葛亮作为文臣未能进行劝谏之责。也未向刘备陈述利弊,当关羽的行为与“孙刘联盟”的初衷背道而驰时,诸葛亮也未采取果断措施挽救,或是强制調回关羽,最终导致失了荆州,关羽被杀。而随后张飞醉酒被杀,刘备倾国之力亲讨东吴,兵败病死于白帝城,皆是起于关羽被杀一事而来,这也是诸葛亮自己用人不当而自食恶果。
(2)事必躬亲
在小说中我们会发现在诸葛亮的身上所体现的智慧和才华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因此,自其出山后跟随刘备,总是出现在蜀汉的各个角落。无论是随军作战还是出使外交,还是国内农业生产,抑或是武器装备研发,诸葛亮无不是事必躬亲,这也使得他的身体状况日益受损,年仅54岁就抱憾辞世。而诸葛亮的这种同事皆亲力亲为的大包大揽,直接导致了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蜀国后期人才凋零,在其死后奸臣和宦官一心蛊惑刘禅,加速了蜀国的灭亡。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诸葛亮的事必躬亲,直接导致了很多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发挥,同时,他本人对年轻一代的后生们的培养和教育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据史料记载,其子诸葛瞻也是极有天赋之人,但诸葛亮一生忙于蜀汉大业,并未有余闲教导儿子,也没有在他身边亲临体验和锻炼的机会,故而诸葛瞻的内在潜力并未被完全释放出来,在领兵作战中多吃败仗。诸葛亮一人独撑蜀汉政权,且又事必躬亲,其他人才也鲜少有机会发挥,魏延多次向诸葛亮提见解,但都未得采纳,却反说魏延有反意。而在作战中,不仅未给魏延发挥其才能的机会,还在其死后定好计谋除掉魏延,从中都体现诸葛亮在识人和用人方面既缺乏培养,却还极力地去清除异己人才,最终导致蜀国后继无人。
2.时代悲剧
东汉名士水镜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诸葛亮,说他虽得其主,但却不得其时,短短八字道出诸葛亮一生的悲剧。早年出山时刘备无立足之地,但三分天下却是时势所趋,待诸葛亮与刘备一起创下蜀汉基业,以关羽丢荆州走麦城为分水岭,蜀汉王朝国势日衰。等到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也由军师一下变为相父,加之曹魏的日益强盛,而蜀汉之地偏于防守,因而诸葛亮选择以攻为守而非坐等灭亡,唯一的胜算便是北伐能够成功。然而事与愿违,就连不得已向天借命也是功败垂成,逆天改命终不能改变天意,可见诸葛亮的人生悲剧还源于其不得其时。
总之,融忠、勇于一身的诸葛亮,其一生创造了无数神话,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智慧的化身,而人们对作者所赋予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那种无所不能的“神化”处理,也是深感喜爱和着迷,尤其是在他身上所传递出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精神,更是熔铸了劳苦大众对理想中的忠、智、勇的全部想象。
参考文献:
[1]冯文楼.诸葛亮形象的寻绎[J].江淮论坛,2005,(06).
[2]余兰兰.近20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研究述略[J].湖北大学学报,2002,(06).
[3]沈伯俊.智慧忠贞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03).
[4]谢泉.道德与智慧交锋中走向毁灭——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5,(01):72-77.
[5]李晓东.诸葛亮文学形象对后世小说的影响[J].文史杂志,200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