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要体现“语文味”
2017-11-30张舜
张舜
【摘要】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味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已是语文教学中不争的事实。何为语文味,众说纷纭,深圳市中语会会长、市教研员程少堂认为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一、阅读实践落到实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地位。把阅读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实践性。
重读少讲。“读文”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是进行阅读实践最主要的方式。只有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增强语感,才能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领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阅读的体验也是极具个性化的。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过多的讲解,必然在无形中把教师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渗透给了学生,在悄然中,我们已经给学生上了一道思想的桎梏。
把“質疑”的权力交给学生。传统的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师以“问”左右了课堂。一系列的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表面上看,学生在我们教师的引导下,深入了解课文,在我们“桥”的作用中,发现了文章的精华所在,受到了思想的启迪。实际呢?我们教师早以修好了阶梯,我们不但是桥,还是桥上的“诱饵”,学生在我们的诱导下,一步一步,钻进了我们事先设好的牢笼。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对课文有相同的感受,对思想情感有统一的认识,也见怪不惊了。同样的文章,不同的阅读个体,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见解和思考。我们应打破这种传统的“师问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实践中,才能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积累实践不容忽视。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能点点滴滴地“说出”,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奔涌而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阅读教学为学生语言的积累创造了契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但能从书中积累好词佳句,还能在和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养。从朗读、自悟中积累多彩的感情素养。我们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注意收集的习惯,随时摘录身边的好词佳句,注意自身的感情激发,时久必能厚积,形成独特的语言库。
二、语文阅读课堂要有情的激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语文味”的倡导者程少堂老师指出,语文老师要学会“煽情”,“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振憾于课堂”。文字是情感的产物,名篇佳作更饱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君不见《窦娥冤》句句含悲,字字含泪;君不见一曲《红楼》叙述多少儿女情;君不见《满江红》豪气万千,光照千秋……小学语文教材是专家学者和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精选出来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佳品。其中不管是在字词的积累上,还是情感的陶冶上都堪称现代作品之典范。如《沁园春·雪》《十里长街送总理》《荷塘月色》等数不胜数。
小学语文阅读课是小学生语言交流和发展的主要平台,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辨证的理解语文味的真正含义。把激情带进课堂,引领孩子们进行语文实践,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才能让语文课散发出其独特的香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