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中生活化教学如何开展
2017-11-30王东青
王东青
【摘要】科学课是广大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门课程,可是由于教师教学态度和水平的差异,也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对科学本身兴趣很浓,却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结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来开展科学教学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广大教师积极实践。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生活情境一、结合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开展科学教学工作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进行生活化教学,就要首先从意识上去注重这种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主动的结合教材和生活,将两者自然结合起来,由生活导入科学现象,从科学规律中去引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今所用的教材一般都是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编写的,所以,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拓展或挖掘,使得科学知识变得更加鲜活起来,让学生感到在生活中很常见,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为了挖掘生活中的科学素材,教师要主动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好形成教研小组,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共同探寻可以结合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这是教师对教材主动加工的必备过程,在挖掘到充足的素材之后,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几件来应用到教学中,筛选的标准主要是:第一,其是否是常见的现象,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触和理解,第二,课堂教学中是否可以用精炼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些没有被选中的素材,老师可以在讲课中稍微提一下,建议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去探索。
另外,科学课的教学也要充分的与其他科目相联系,科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对科学世界进行研究探索需要用到其他领域的基本知识,如数学可以用来计算一些天文物体的运行轨迹,化学可以解释很多的天文现象等,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让学生可以沉浸其中,开阔思路,为了解释或解决一个现象,就要不局限于某一个科目中去思考问题,所以的知识都是工具,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服务的。所以,那些看起来或是简单或是复杂的生活现象,在我们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来解释的时候往往就露出了它本来简单朴实的面貌,更多的生活中的神秘得到了解释,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也变得更加浓厚。
二、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科学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到与新课内容的联系,还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尽量选择与本课知识有关并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來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刚接触《科学》时,总感觉这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对之有种敬畏。而联系生活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感觉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东西蕴含着科学,科学源于生活,从而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例如,在学习《杠杆》这一课时,课前教师带来一个常见的午餐肉罐头,桌上放一些铁条、小尺、起子等物品。然后,教师就问学生谁可以把这盒午餐肉罐头打开?有的学生看到桌上的工具就说可以用工具打开,打开之后,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用手不能打开?用了起子就打开了呢?谁能解释一下这个原理?此时,学生会表现出求知的欲望,借此契机,导入新课,学生感受到了杠杆的基本原理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热情。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也一直是精神很饱满的状态,他们对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充满了好奇,也由于对古代杠杆历史的介绍,让学生们心中生出了无限的钦佩感,感到老祖宗的智慧,内心受到了激励。
三、结合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和现象来开展科学课教学
生活是鲜活的,是不断向前的,每天在生活中都发生着各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人类社会生活就是一个知识的大宝库。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进一步认识,学生不仅可以验证、运用书本知识,还能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感悟人类的文明,感悟社会的发展,感悟生活的美好。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媒体中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师通过以多媒体技术展示社会生活、带领学生深入体验社会生活等方式,努力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掌握更丰富、更深刻、更全面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每年我国都会有一些重大的科学成果诞生,如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航空母舰的投入使用,还有潜艇的下水等。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进行渗透,让他们去思考和探索航空飞船在发射前后的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现象,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引导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要充分结合生活来开展教学,让小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参考文献:
[1]郝成三.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65.
[2]公绪凯.浅议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6,(08):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