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2017-11-30高燕玲
高燕玲
【摘要】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导学案。就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数学 问题 策略导学案是由教师集体进行研究并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制定出来的教学方案,集中了许多教师的智慧,最终由各自的老师单独编写教案,完成之后教师集体再进行讨论,不断的进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起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讨论学习的作用。更深层次地说,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是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在导学案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使导学案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一、导学案在高中数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在导学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导学案的编制问题主要体现在编制的水平和编制的质量两方面,这两方面不仅仅体现了教师编写教案的能力,同时还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现如今我国高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过分的依赖于数学教材。有些教师缺乏编制导学案的能力,也有一些只是肤浅的应付差事,不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只是将课本的内容直接搬到导学案中,这样做使得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成为了形式,没有任何作用。
(2)教师集体讨论研究的效果太差。导学案采取这种教师集体研究教学方案就是为了取长补短,通过讨论使得教学方案更加完美,但是许多教师抱着直接忽视的态度,也不评价别的教学方案有什么优缺点,也不会通过别人想到自身,使导学案在讨论这一环节的完成情况很差劲,不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
(3)导学案内容结构不平衡。导学案不仅仅是教师客观的进行知识讲解,最主要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的题目增加,目前高中数学教师虽然也应用了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但是却将以往的观念加入到导学案中,依然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自主探究的题目不断减少,但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激情,可以直接检验自身上课听课的效果,加深理解,因此,导学案的效果并不显著。
(4)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存在主观主义。教师对于自己所上的高中数学课程自是非常熟悉,也因此没有准确的把握课本中的重难点,不能够从适合普通学生的水平去编制导学案,导致导学案在应用中感觉不切实际,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注意数学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解单独的一节课的内容,前后知识要进行窜连;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这一环节,要尽量避免选择数学课本上的例子,以免学生因为学习任务太多,从而直接抄袭课本上的答案而不思考,这样的练习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2.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中虽然使用了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使用需要学生全力配合,首先课前应该做好预习,但是,学生长此以往的习惯很难改变,即便是教师明确的给出了学生应该预习的内容,也很少会有学生去完成,同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碰到不理解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不会和别的同学进行讨论,更不会去请教老师。导学案的基础的第一步都难以完成,后续的内容很难继续下去。
(2)学生自律性较差,对于作业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学生从小到大的教育都是灌输式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的学习,再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不喜欢自己去思考、去解决,也不会主动找老师去解惑,而是等着老师的讲解,老师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是针对大多数人,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慢慢的就会越落越远,最后对数学的学习彻底失去信心。
(3)课堂教学过程中两极化现象严重。导学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自主学习的学生,而学习较好的学生对于教师的安排会认认真真的做好,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走,但是,差学生则不会自主学习,这就造成了导学案教学好像是给好学生设计的,忽略了差生的存在,走向了这种思想误区。
(4)课堂组织管理较差。导学案在课堂中有一部分内容设计的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但是目前的课堂小组讨论存在许多问题,教师管理疏散,许多学生不参与课堂讨论,讨论的结果差强人意,既浪费时间又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了导学案的教学效果。
二、对于导学案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相应解决策略
1.提高导学案编制的水平和质量
导学案在编制之前要首先考虑其施行的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编制数学导学案之前要对课本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学生在学这些数学知识时的难点在哪儿,还有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是什么,从而为学生设计出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有层次、有重难点的导学案。首先,教师要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找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是古诗句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进行导入,用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教材,应该跳出教材的束缚,然后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性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连起来,形成有序的知识网。其次,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教师的集体讨论,前面已经叙述过集体讨论研究所带来的好处,所以,数学教师们要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吸取别的教师在导学案中的闪光点,看到别的教师所犯的错误及时反思,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长此以往定能够提高数学教师们编制导学案的能力。最后,高中的数学难度和知识量都比较大,在实际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应该灵活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的调整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练习之间的时间分配,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练习完美的结合起来。
2.优化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导学案的教学方法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导学案在应用的时候预习所占的比重,让学生重视课前预习,做好课前预习,同时向学生讲解导学案的合理使用方法,提高学生使用导学案的学习效率。
(2)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适当的调整导学案的内容。导学案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中,要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导学案更加适合新的使用对象,提高它们之间的配合程度。
(3)及时的对导学案的使用进行评价。教师在导学案使用之后,要及时的做出评价,教师们也应该互相听别的老师的课,并做出真实的评价,以检测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效率,然后不断的完善导学案。
(4)加强课堂小组讨论管理。课堂讨论在导学案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加强小组讨论的监督,确定每个小组的讨论的成员、目的、方法、具体方案、流程等,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监督,适当的参与其中,指正学生的讨论方向,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讨论的效果,同时使得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很大,许多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都会不适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导学案则是研究了高中数学的潜在的难题,并且符合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规律,专门针对现在的教学改革而制定的教學方法,因此,导学案的合理应用并且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推广,对我国目前的高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邢大春.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62-163.
[2]吴彩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高考,2016,(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