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17-11-30贾萌李佳民
贾萌+李佳民
[提要]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迫使企业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才能提高管理水平。由于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和内控体系建设起步晚,在认识和观念、内控制度框架、监督机制等方面不够全面系统和规范,并没有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以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会计信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9月20日
内部控制具有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作用。它是现代企业进行自我审视与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今市场竞争压力大,企业管理水平如果不能提高,那么该企业将没有竞争优势可言。要想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对内控管理认识不充分,只注重形式。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企业其他管理者和员工重视的是如何将企业做大做强,忽视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采用行政干预,对公司的领导人员负责,有些甚至认为只要领导签字就是实施内控,这些是完全错误的。领导人意识淡薄,采用例外原则,不按流程操作,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具体执行内部控制度的人员受到自身处境和技术的制约,导致责任感不强,使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即使有部分企业已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他们把内部控制当作财务管理的工具,例行公事,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内部控制管理存在肓区。一些企业虽然有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其不够独立,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将内部控制职能归于财务,这就使许多与财务不相关的经营业务不受内部控制管理,这就给企业留下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企业的信息技术控制,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如果内部控制只让财务负责,只强调财务的作用,不加强信息技术,那么企业的信息和数据监管就会存在漏洞,对企业的数据和信息将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加大。
(三)内部控制监督落后,重在“止错”不在防范。企业随时随地都面临着风险,如资金周转风险、技术和市场风险等,这些风险一般由不确定性因素引起,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大的企业如果只是依靠财务流程来控制管理风险,那是远远不能达到的。比如,与财务相关性不大的经营业务是很难觉察和防范的。内部控制不只是企业内部多方面的控制,还需要加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联合作用才能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如果各项业务没有在前期阶段进行风险规避,那么导致的错误纰漏只能在财务资金付款验收环节才会被发现,然后采取补救措施。这样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增加企业各项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的经济性、效率性。要想企业很够长久可持续发展,应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应有作用,让企业清楚需要面对的所有风险,并对整个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针对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在风险出现之前,提前防范,尽量规避风险。
(四)内部控制人员能力不足。由于企业内控意识薄弱,认识不充分,对财务人员在内控方面没有着重培養,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使企业存在的会计账目不清,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加剧了财务风险。而一个合格的专业内控财务人员是可以通过企业预算、财产保护、会计系统体系等手段来进行控制,对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企业的风险,它不局限在某个方面,它是存在于整个经营业务流程之中,要想及时有效地控制各个环节的风险,就得熟悉各项具体业务,掌握各业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受专业工作的局限,一般的财务人员并不具备发现各环节管理风险的能力,致使企业对各项业务存在的风险无法进行有效评估和解决。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一)企业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程序不合理,责任性不强。由于我国现阶段企业在治理方面结构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遗留下一些权利和职责重叠的问题。比如,高管层和董事会重叠,这就使所有者与经营者不能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就可能出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出现责任不明确,决策程序不规范等管理问题,使内部控制程序混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
(二)外部监督机制不成熟。为提高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氛围。没有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是不会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的。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的好坏。我国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政府监督和社会舆论、会计税务事务所等社会监督。但由于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各项标准不一致、执行力不强等因素,致使我国企业的外部监督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
(三)培训力度不够,考核机制不完善。由于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致使部分企业领导者,由于他们的专业化程度低,为了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只看眼前局部利益,急功近利,下达一些过高的生产经营指标,没有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得不到好的推进。对内部控制人员、审计人员、会计人员没能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这就使企业员工在实行内部控制时能力不够,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全体参与人员的职责。企业应提倡“全员参与,全体重视,全程控制,全面覆盖”的内控理念,树立内控管理事关全公司各部门各环节的整体意识和全局思想。自上而下深化各级各部门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让各级各部门员工树立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endprint
(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在对风险进行防范时,第一步就是要对风险进行评估,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当然,企业要做好前提工作,防范风险的出现。也就是说,要做到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构建完整的监督体系,对各业务环节进行把关。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特别是财务风险,制定必要的风险处理系统,如财务风险系统和财务风险分析系统等。
(三)建立健全企业全过程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我们可以做到将内部控制职能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处,负责公司内部控制修订和宣传,并组织开展各项内控稽查等工作。公司通过对财务、内控、审计三个部门的事权进行合理划分,让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既能把公司各项业务纳入内控监督,又能在内部控制管理建设方面实现协同效应。
(四)在各部门各环节合理配置专业内控协管人员。内控协管员的责任主要包括配合内部控制处完成对本部相关业务事项内控流程的编写,监督各业务事项是否符合规定,定期汇报进展情况,落实本部门内控管理问题整改等事项。各部门内控协管员对各项业务流程掌握熟练,他们直接参与到企业事前、事中、事后的内控管理工作中去,对各节点的风险把控更明晰和准确。这样,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才具有可操作性。各部门内部控制协管员的参与,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流程都纳入内控监督,既提高了内控协管员的自觉监督意识,又增强了企业内控监督管理的力量。
四、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壓力也加大了,企业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的生产运营目标,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就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状况来看,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阐述,希望有助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飏.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2.12.
[2]赵欣.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5.25.
[3]叶陈云,张琪.我国民营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10.8.
[4]李昌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3.25.
[5]叶陈云,张琪,曾人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成因及其防范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