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与老人生活
2017-11-30张建亚
张建亚
一直以来,日本的垃圾分类被视为是较成功的典范。不过最近日本一家媒体刊载文章说,日本的独居老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日前又出现了独居老人在垃圾遍地的家中去世、无人问津的凄凉事。为什么独居老人的家中堆满垃圾,甚至到去世时都没有扔掉?这就要从日本垃圾分类制度说起。
有效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应该说,目前为止的日本垃圾分类处理是很成功的,已经形成了政府、企业、民众的协调治理体系,其中包括扎实的宣传教育、明确的责任管理和惩处制度,以及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政策等等。
以日本东京都为例,每年东京都的垃圾总量大致在350万吨左右,计算下来大约平均每天每个市民产生1公斤垃圾。对于这些垃圾,当局将其大致分为四类,即可回收垃圾(比如金属、纸张、玻璃等)、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以及大件垃圾(比如报废的冰箱彩电之类),其中清理大件垃圾是需要付费的。
居民将垃圾分类摆放到指定的地点之后,就由专门的清洁人员负责收集运走,由于已经提前将垃圾分成几大类,因此运输垃圾的清洁车可以直接收取垃圾并分别送往不同的处理单位。比如,可燃烧垃圾就是各区收集上来之后运到焚烧厂,由于之前居民的垃圾分类做得到位,因此这些可燃烧垃圾里没有塑料袋之类会产生二噁英污染物的额外东西,焚烧垃圾的二次污染也就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不可燃垃圾则根据情况进行破碎、压缩处理,随后进行回收或者填埋。
实践证明,这一整套垃圾分类和处理对接的流程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日本国土狭小,城市居民密集,不适合大量修建垃圾堆放站,为了应对垃圾量较多的情况,日本通过有效的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处理,实现了动态的随时清理,垃圾从居民家里被送到指定地点后,由于已经分类完成,因此不需要经过垃圾站,可以直接由清洁车运往垃圾处理厂。这样一来,垃圾在城市街道停留的时间极短,避免了在堆放垃圾站期间发生腐烂导致二次污染。
老人的倒垃圾难题
这样一个运转良好的垃圾分类处理流程,为什么还被日本媒体视为对老人不够友善呢?
原因就在于它的分类环节,需要居民太多的参与精力。比如说,不同垃圾的收集时间是有硬性规定的,例如: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可回收垃圾,周三、周六上午收可燃垃圾,等等。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垃圾才会被垃圾清理车运走。
而且,垃圾的摆放地点也是有要求的。除了一些公寓有自己的垃圾收集箱之外,大部分住宅区的垃圾摆放点都是固定的,不把垃圾送到那里去,垃圾还是不会被清理掉。当然,垃圾包裹本身还需要使用指定的垃圾袋。
这些要求本身无可厚非,对于上班族和家庭主妇来说,以上种种不过是举手之劳,因此我们常常会在日本电视剧中看到家庭主妇倒垃圾迟到了,追着已经驶离的垃圾清理车的情节。
但是,对于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来说,为垃圾分类是需要额外行动和体力的,这时垃圾分类对老年人考虑不周的缺点就体现出来了:老人能不能记得住每天收集哪一类垃圾,能不能准时在垃圾车离开前赶到垃圾收集点,能不能按照要求提前完成垃圾分类,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都成了真正的问题。毕竟,中青年家庭主妇赶得上垃圾清理车,但是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就不一定了。而且一旦错过垃圾清理时间,老人们至少要等3天或者一周的时间,才能等来下一班垃圾清理车把垃圾扔掉。垃圾滞留家中,反而会进一步腐烂,给老人生活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这还是面对比较简单的垃圾分类情况。如果再复杂一点的分类,麻烦就更大了。前几年,日本横滨搞过一种多达518类的垃圾分类法。拿一根唇膏来说,没用完就扔掉,属于可燃性垃圾,用完了再扔掉就属于小金属或者塑料类垃圾;30厘米直径以下的锅丢掉就属于小金属,大于30厘米的就是大型垃圾,要额外付费;旧衣服和旧领带之类的如果要丢,必须洗好晒干等等。这些垃圾分类细则,进一步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但是对于老人来说就更加不友善了。以前四国地区某镇也搞过垃圾分类,全镇只有一个垃圾分类放置点,所有人想要倒垃圾,都必须去那里,按照44类垃圾分别来进行处理。这种近乎强迫症的垃圾分类处理法,对于独居老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善了。
应该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日本的垃圾分类政策从整体来看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老人们的需求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平衡。由于不可能根据老人的需要重新进行分散布置,那么就需要在其他政策和制度方面進行平衡。日本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正在进行垃圾分类改进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也是很珍贵的。已经有学者提出,可以考虑通过区域内的政府或者公益机构,针对那些清理垃圾不方便的老人们,提供专向的垃圾清理帮扶;还可以通过社区和居民自治组织,将区域内老人组织起来,实现多个方面的互助,其中也可以包括清理垃圾。
(责编:石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