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浅思

2017-11-30唐娜

新媒体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广播融合

唐娜

摘 要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从中央到省市各级媒体都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整合。其中,城市电视台积极应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内生动力,以昆明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城市电视台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流程和营销体系,通过创新优化采编、制播流程打造“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新型区域媒体融合集团,努力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和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关键词 媒体融合;全媒体聚合;融媒技术;中央厨房;多屏发布;全媒体指挥调度;“云技术”平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0-0057-02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整合①。

按照中央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开始实施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措施,推动融合发展。人民日报开发建设了包括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广播、电子阅读屏、手机报、“两微一端”等10种类别的数百个终端载体。新华社整合微博微信法人账号,形成以“新华社发布”“新华视点”“中国网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矩阵。国际广播电台陆续创建了多语种微博、App客户端,在facebook、twitter等国际知名社交网站开设多语种账号②。

1 城市电视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向“全媒体”转型

1.1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实现“三大突破”

城市电视台中,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在2014年10月建设了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通过一体化指挥调度、内容生产、审核发布、统筹管理。实现了三大突破:突破单兵记者局限,打造全媒体全能型记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突破时间空间局限,实现宣传报道全球全域覆盖;突破传统机制束缚,实现“采、编、播、审、存、用”流程再造后的全媒体融合。

在跨屏互动方面,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打造建设了全媒体互动演播室,通过在演播室打通了VIZRT在线包装系统和微博微信端用户互动信息的连接,自动获取新媒体端的信息,后台审核,按照在线包装设计模板,在时政频道的非新闻直播中增加弹幕、抽奖、用户评论等信息的呈现,增强了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和可视性。

1.2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厨房”完成节目订单式生产

2016年末,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新大楼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全面使用运行。目前,总台五个高清频道全部实现高清化制作、传输和播出。

在全媒体深化改革中,苏州广电首先在体制上成立了新媒体中心和全媒体新闻中心。以“中央厨房”生产模式,进行节目的订单式生产,完善收视目标考核。

1.3 昆明广播电视台成立“三大中心”打造新型区域媒体融合集团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下,昆明正不断提升经济辐射力、创新带动力、文化软实力、城市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2017年1月,昆明广播电视台组建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全媒体营销中心、融媒体发展中心。三大中心重构采编发流程和体系,实现区域媒体融合集团的“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特点。

1.3.1 “直通两会新闻角”融合多媒体报道形式,地方、中央新媒体联动直播

2017年3月,昆明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创新推出了“两会新闻角”,邀请市属委办局主要负责人与中央、省市和港澳媒体见面,回答记者提问。昆明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统一调度、融媒体发展中心协同配合,打通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平台资源,统一采访,优先移动媒体平台,实现了视频、音频、图文、H5等多形式报道,建立了电视、广播、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多渠道立体联动发布的快速、准确、新颖报道体系。

经过前期论证准备,昆明广播电视台采用新华社最新开发的“现场云”技术,在“无线昆明”客户端和台官方网站对三场“直通两会新闻角”进行了全程视频和图文直播。直播中创新采用了统一调度跨部门联动,协同运作的融合报道形式。实现了昆明市两会报道历史上第一次视频图文全程同步

直播。

1.3.2 推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特别节目《焦点关注》,开启全媒体互动新模式

2017年,为配合昆明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昆明广播电视台从2017年4月10日起在全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特別节目《焦点关注》,周一至周六晚播出,每期10分钟。

自开播之日起,《焦点关注》栏目就启动新媒体报料平台。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扫描电视屏幕右下方二维码,向信息采集后台提供包括视频、图片、文字在内的报料内容,参与监督曝光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节目组对市民报料内容均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现场调查采访和反馈,并以主持人现场连线的方式,与报料市民进行实时互动,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广泛听取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 城市电视台媒体融合之路浅思

在城市电视台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从“形式融”向“内容融”的转变十分重要。这一过程,离不开技术与全媒体人才的支撑。只有搭建起成熟稳健、运转流畅,集“多渠道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研判—全媒体指挥调度—分类编辑发布—一体化统筹管理”为一体,全程可视化、标准化的融媒管理体系,才能实现新闻信息快速度、多媒介、互动式的新型传播。

2.1 开发配置全媒体记者工作手机

该终端工具的使用,能够实现全媒体记者到达采访地点后,第一时间报题、图文传输、视频连线、视频直播、定位调度等功能,也能够满足全媒体发展的工作需求。

2.2 全媒体互动演播室的建设

通过技术更新搭建全媒体互动演播室,结合全媒体记者手机终端工具,以及“电视+广播+新媒体”的全媒体特性,实现多平台、多渠道跨屏互动、直播实时互动连线、记者手机端直播信号切换等

功能。

2.3 启动“云技术”平台建设

目前,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平台建设都在强调“云”的概念,搭建好云平台之后才能具备更为灵活的扩展级服务能力输出。云平台的建设启动,将从基础上对“媒体融合”进行工作流程提升优化的支持。

2.4 新闻制播高清发展

城市电视台的新闻制播高清发展,是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在功能需求方面,新闻制播高清发展涵盖了:新闻线索、选题策划、派工、文稿编辑审核、高清新闻节目上载、新闻媒资管理、非编网制作、演播室直播、字幕包装、打包、审核下载、送播、高清播出等。

2.5 考核体系的升级重塑

全媒体融合发展,除了技术平台的支撑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制度上建立有效机制,重塑采编流程和考核体系。需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考核体系,将新媒体平台发稿数量划为考核硬指标,多措并举制定稿酬发放及奖惩制度,才能通过考核制度有效推动传统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

2.6 加强与其他媒体的融合发展

立足于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城市电视台还应创新与其他媒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例如与报社、通讯社等媒体在新媒体领域通过资源、平台、内容、技术等多要素的深度融合,延伸全媒体产业链条,重塑产业互联网时代媒体生态系统,共同开发和打造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媒体创新项目。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实现在新媒体内容及资源共享、新媒体端稿件发布、共创融媒体创新产品、共同进行新媒体项目或活动策划实施和新媒体平台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扩大平台影响力。

注释

①《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印发)。

②《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播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