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优化路径探讨
2017-11-30李海霞马世猛赵佳娜石永贵
李海霞 马世猛 赵佳娜 石永贵
[提要] 未来中国企业对就业者的职业资格和学历层次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作为培养的学生既有“学历文凭”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教育,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本文指出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三者的高效率结合,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双赢。
关键词:企业;校企合作;优化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文号:2015GJJG186);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61005);石家庄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XM-201513A)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11日
一、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发展现状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创新人才正成为引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文化知识水平高、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理工科院校则是为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服务的,致使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中间出现断层,许多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对实践没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因此“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
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层次划分,“校企合作”可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
二是中层次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
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自身问题
1、认识不充分。许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还仅仅把“校企合作”看成是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的某种途径。将“校企合作”等同于教学实习,认为只不过是在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加入了实践环节,而并非从根本上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问题上做相应的改变。对于平时实习与毕业实习没有做到明细划分、统筹兼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成两张皮,只停留在浅层的结合与合作。
2、处于被动一方。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应具有主导作用,但就现实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院校没有将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虑,未将行业的岗位标准纳入教学,造成行动上的被动。
3、学校实验室利用率不高。许多高校为学生配备了条件优良的实验室,然而相对于设备齐全的教学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它并且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成了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校企结合”下的职业教育,要求上述问题必须且实际得到缓解或解决。实验室的设置对于高校而言,并非是教学辅助工具,同样也是应对上級教学检查的必须设置。出于教育要求这个因素而被建设的实验室基本上主要用于应对教学检查,从而导致学校实验室利用效率不高,学生知识了解并知道学校有配备什么样的实验室,却没有机会实际进入实验室。
4、中小型高校缺乏研发实力与实验条件。随着“校企结合”的不断发展,众多高校对外招标,建设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但往往由于高校自身缺乏研发实力与实验条件,无法真正将其所拥有的设施用到实处。例如继实验室之后,室内电子计算机、教学应用软件等硬件和软件设施同样要求与之配套。而有些中小型高校对此却只能望而却步。企业合作的条件是互惠互利,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知识结构相对落后,管理理念跟不上,无法对企业生产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5、高校缺乏企业实战背景的教师,双师型教师离开行业时间较长。“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资格认定和培养标准不统一、来源较混乱,且理论研究不足、观念落后等等问题都束缚着教师队伍的高水平发展。
6、毕业生培养的规格与企业要求有差距。学校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上的培养,对于企业本身而言,更加需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管理人才需要理论知识的丰富以及面对实际工作时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时就需要校企合作双方的及时沟通,而目前高校毕业生最缺乏的就是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大学毕业生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还远未完全达到企业的要求,其中在忠诚度和专一性、吃苦耐劳精神、分析批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工作和有效工作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主动适应企业的要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我们培育出来的学生能够尽快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7、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专业并非专一,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同样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高校专业课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机制与我国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存在事实上的错位现象,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调整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研究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高校三大职能的定位和关系问题,将有助于缓解或解决当前我国出现的人才结构性短缺的局面。endprint
8、学生认识不到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对大学的印象是学知识、学技术,认为去企业顶岗就是在付出劳动,提供廉价劳动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学生的培养意识。企业普遍认为育人是学校的事,对于和学校共同合作培养人才兴趣不高,具体体现在:(1)缺少定制化、针对化的培训。对于大部分去酒店实习的学生来说,企业只不过提供一些基础的制度和简单的技能培训,仅仅停留在能上岗的基础上。而对于深入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上几乎没有,违背了学校的初衷;(2)无法将培训贯彻始终。有些酒店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不高,认为知道了就可以独立上岗,片面的要求高利润,少投入。而对于学生在上岗期间由于技能掌握不熟练而犯的错误,企业半推半就,甚至将错误归咎于学生,让学生独立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2、企业无法将行业信息与院校分享。企业不能正确看待校企合作,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效益与收益,把所掌握的行业信息及技术专利看作是行业机密,不愿与老师及学校分享,这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校企结合。
3、合作层次低。企业合作的初衷是降低企业劳动成本,获得利润。对于学校展开的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教师实习等问题兴趣不高,甚至有些酒店不接受教师实习,影响校企合作的有效进行。
4、缺乏沟通。(1)对于学生来说,初来酒店,面对新的生活环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有些酒店片面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无视适应期的存在,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导致学生怨言四起,造成行动上的被动;(2)对于学校来说,迫切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酒店对此联系较少,无法及时将学生的实习状况与学校进行沟通,只在一些特殊的重大事情发生时才通知校方做出相应的措施。
三、解决方法
(一)针对学校自身
1、加深认识程度。提高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改变对其停留在表层认识的局面,在实践同时,从根本上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问题上做相应的改变。在课程建设方面,企业可以把入职培训中行业知识的内容,试用期的工作前置到学校。平时实习与毕业实习要做到明细划分、统筹兼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质变,使学校和企业得到双赢。
2、变被动为主动。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虑,将行业的岗位标准纳入教学,改变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
3、产品研发与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率,对可以设置实验的课程设置相应的实验与实践,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模拟实验室、法学专业的法庭模拟实验室等,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现场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4、师资队伍。及时配备好实验室的相关配置,对在校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培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增加知识储备。高校在选拔教师时,应进行“双师型”教师的选拔,扩充优秀教师队伍,严格规定教师入职的要求。通过培训影响观念落后的教师使其向现代化观念转变。
5、学生自身。学校应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双方的及时沟通,保证高校毕业生理论知识的丰富以及面对实际工作时必须具备的随机应变能力。针对企业所需的应用人才,设置专业课、现实模拟工作场景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忠诚度和专一性、吃苦耐劳精神、分析批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工作和有效工作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针对企业
1、策划创意与高校相关专业结合。(1)企业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是大学生活的创业所需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其创新创业知识,增强其创新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品质;(2)熟练掌握专业课程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策划创意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有助于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双丰收。如:洗衣液品牌“蓝月亮”,其公司推出“蓝月亮洗衣液”的策划创意征集活动,这使得该洗衣液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策划创意;(3)制定专业化、专一化的培训方案,通过设计培训,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需要注重的方面。将培训贯彻实践的始终,在实习期间,学生所犯错误要切实得到纠正,保证企业不会受到损失。
2、营销部门与学校共建实践基地。(1)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可以使学生学会从创业的角度去思考实际问题,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较其他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不仅是表面工作。企业营销部门应切实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为学生提供营销实战机会。实现“校企合作”下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如:設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周,固定实践基地:由企业为学生提供营销机会,选定特定场所使学生可以进行现场营销,在规定的期限内,有学生独立完成营销任务。设立创业教育与文化宣传栏:在实训期间,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等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利用宣传栏或职业培训等方式传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尽快融入工作环境;(2)实现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企业将可以利用的资源共享于高校,将行业信息共享于老师,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3)提高“校企合作”的合作层次。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为在校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与学生工作在同样的环境中,教师才可能真实地理解和感受到学生在实践期间存在的问题与挑战;(4)市场调研:进行市场调研,了解高校与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是否真实高效。收集毕业生对于实习与真正工作的区别认识,“校企合作”是否能够切实使毕业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凡华.我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分析[J].职教论坛,2017.4.
[2]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3]赵久香.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概述[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6.
[4]刘登梅.几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