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敢为担当 扎实做优做强做大
2017-11-30王忠禹
王忠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国500强企业为代表的我国大企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动能转换,在做优做强做大方面取得新进展。
一是规模稳步增长,效益持续改善。2017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64.0万亿元,五年来增长了27.9%,迈上新的台阶,而同期美国500强营业收入零增长,世界500强营业收入下降8.6%;2017中国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2.8万亿元,五年来增长了30.2%,而同期世界500强净利润零增长,美国500强净利润只增长了8.5%。
二是结构优化势头明显,新经济新动能不断涌现。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过制造业企业500强;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互联网平台、高端服务和智能制造为特征的新型企业不断涌现。
三是研发强度总体上升,创新成效日益显现。五年来,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增长了33.9%,研发强度从1.28%提高到1.45%。2017中国企业500强拥有专利73.7万件,五年来增长了1.2倍;中兴、华为稳居全球企业国际专利申请前两位;在汤森路透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报告》中,美的、格力、海尔的创新能力位列全球家电行业前三位。
四是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崭露头角。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我国内地企业从2012年的86家增加到现在的105家,上榜数量全球第二,其中国家电网2016、2017年连续两年排名第2位,中国石化排名由2016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3位。美国今年有132家企业上榜,但数量五年来是零增长。我国企业不仅上榜数量持续增加,很多企业排名逐年较快提升,而且在通讯、装备、建筑、家电、化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回顾大企业的发展历程,在满怀信心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大企业正处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从追随者向领先者的跨越、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依然任重道远。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大企业在核心技术、标准制定、品牌形象和产业链的控制力等方面尚有很大差距,在劳动生产率、资产运营效率、利润率等效益指标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17中国高峰论坛”以“创新敢为担当,做强做优做大”为主题,就是要引导广大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改善供给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取得企业发展新突破。
一、弘扬企业家精神,主动担当作为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需要由企业家来组织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企业家要切实增强产业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做善为;积极响应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号召,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不动摇,精益求精、埋头苦干;永葆创新创业激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部分行业和企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不可避免,要实事求是,不回避不掩盖不拖延,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国家电网公司着眼大局,积极降低用电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6年通过电力交易平台推进企业用电直接交易,为相关企业减少支出306亿元。中国石化面对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严峻挑战,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上游板块战寒冬减亏损,炼油板块抓机遇创效益,化工板块调结构拓市场,2016年实现净利润83.6亿元。国机集团不负使命,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机制成功重组中国二重,去年终于使得中国二重扭亏为盈,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国机集团领导集体在这场攻坚战中经受了勇气、担当、能力的严峻考验,把一盘死棋下成了活棋好棋。中国500强企业这种敢于作为、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是推动时代进步的不竭动力,值得发扬光大。
二、强化创新驱动,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企业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持续创新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乘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高速铁路、核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特高压输变电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带动产品和装备走向世界。但也要看到,目前我们还有许多产品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不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产业升级受制于人。必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要高度重视品牌、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积累,在全球产业标准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瞄准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加大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研发投入;积极响应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進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两端联合发力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同时,通过激励机制的建设,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大中小企业在融通发展过程中都要努力形成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聚众智、汇众力提高创新效率。
中国移动牵头全球5G系统架构标准项目,标志着我国通信企业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方面正在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盛虹集团通过构建完整的生物质合成高分子纤维产业链,打破了跨国公司长久以来在该领域的市场垄断。协鑫集团大力引进全球顶尖人才,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突破,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绿色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了向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变。中国建材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通过持续提升标准不断引领建材行业产品升级。这些事例表明,只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我国大企业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迈进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将企业发展推向更高水平。endprint
三、优化资产结构,改善供给质量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到企业层面,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价值。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持续深化,大企业要着眼长远,带头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不能把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当作简单的短期任务,而是要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产结构、加强技术改造结合起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注重发挥产业龙头的优势,加强产业生态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从整体上优化产业结构。在当前消费快速升级的背景下,必须瞄准市场需求做好业务深耕,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含金量上下功夫,积极拓展新的增长空间。要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技术体系、标准规范、商业模式和竞争规则,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聚合效应,在平台优化上下功夫。积极拓展价值链,在推广定制化售后服务、精准供应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上下功夫。
京东、腾讯等IT龙头企业分别携手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强化数据积累、场景应用、精准营销,提升了金融供给的质量。格力电器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为发展使命,在质量、品牌和技术上全面发力,用高品质的产品打造高质量的消费者生活。怡亚通依托高效的供应链服务打通品牌生产商和零售终端之间的重重壁垒,以新型流通体系实现优质商品的高效供给。实践表明,中国大企业在优化供给方面的作用是多维度、全方位的,要继续发挥好产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通过多种途径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和改善供给质量。
四、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扎实推进跨国经营
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奮斗目标。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报告显示,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逐年提高。当前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企业跨国经营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未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必将迎来快速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倡议,希望各方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公共体方向迈进,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推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顺势而为,系统谋划,扎实推进。要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将谋求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作为不懈的追求,积极利用全球规则、全球标准、全球资源应对全球化挑战;牢固树立国家战略意识,严格遵循国家对境外投资的相关规定,主动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防止一拥而上、恶性竞争,绝不损坏国家长远利益;增强风险意识,坚持理性投资,拒绝在海外盲目扩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紧密服务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尊重东道国法规习俗,积极履行合规责任和社会责任,追求可持续发展,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
当前海外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深层次对接高端品牌、核心技术和关键渠道,推进企业战略布局、产业布局和能力结构的转型;在并购整合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切忌急躁冒进。吉利控股沃尔沃公司8年来,以技术入股、成立合资子公司等手段充分保护沃尔沃董事会、小股东等各方利益,在集团层面上实现了存量核心技术的共享和未来新技术的联合研发、联合采购。只要善于谋划、耐心付出、合规经营,中国跨国公司一定能够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大企业之林。
(摘自在“2017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