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入胜境
2017-11-30赵静��
赵静��
摘要:语文课堂讲究读书,无论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奉行读书。可以说,“读”是语文学习的法宝,而以韵律见长的古诗词教学更要突出一个“读”字了。诗歌是要读的,这是一个共识。然而,怎样读,才能入味、入情、入境,达到“设身处地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在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一个委婉”的效果呢?这里,介绍几种指导古诗词朗读的方法,希望能对老师们的古诗词朗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古诗词;读;指导
一、 把握节奏,入味读
富于节奏美是诗歌的突出特点。教学伊始,就要给学生提供节奏的范本,让学生可以模仿。例如,七言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三的停顿方式,五言的停顿方式一般是二一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节奏,对学生理解诗句也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是否有了这些方法,学生就能读出诗歌的韵味了呢?教师还应有恰当的示范,使学生明白节奏不是机械的,而是随着构词的不同方式和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着的。笔者在执教杜甫的《旅夜书怀》时,在学生读准、读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像唱歌一样用手势打着拍子读课文。这样一来,“细草微风、危樯独舟”的寂寥、“星垂平野、月涌大江”空阔和“飘飘似沙鸥”的漂泊无依都能在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朗读中体现。学生兴味盎然,投入地读了一次又一次,读得跌宕有致。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诗歌的天地,读出诗歌的“味”,营造出一个有浓郁诗意的课堂气氛,一个适于语文学习的“场”。我们相信,学生在这样的“场”中学习诗歌,定会有诗意的收获。
二、 品词解意,入情读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浓缩,短短的几十个字里,有激情的迸发,热血的奔涌,理性的思考……所谓“一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精华被作者浓缩了,打包了。而学生的知识、阅历限制了他们的理解,不能深得其中“三昧”,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来“解压”,让这些智慧的光亮、璀璨的语言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激活学生的情感,感动学生的内心。怎样用读来“解压”,从而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东西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品重点字词读
诗词是语言的典范,其用词之凝练,含蕴之深远,是白话文无法企及的,因此,对诗词要抓住关键词“品”。笔者引导学生品读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时,是这样进行的:
师:初读诗歌,你感觉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如何呢?
生:心情愉悦。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生1:从诗人当时的举动可以看出来。比如:开口笑、菊花插满头、酩酊酬佳节、不恨落晖、何必霑衣等。
生2:从景物描写也能看出来。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清澄肃穆的秋景图。抒发了作者佳节登临的愉悦心情。
师:可是,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吗?试作分析。请抓住诗歌中的“难逢”、“须插”、“不用”、“何必”等词语仔细品读。
通过抓住这些重点字词,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尘世难逢开口笑”的“难逢”,反衬出“开口笑”在往日不常见,可以看出作者平时是愁闷、郁郁寡欢的。“须插”菊花、“不用”恨落晖、、“何必”独霑衣都是诗人对自己的劝慰。诗人兴致勃勃的游行竟掩盖不住内心的郁闷,诗人以旷达的言辞、近于失态的举动来掩饰心中的失落。
就这样,通过对词语的品读,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诗歌背后情感的挖掘,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读得入情入味了。
(二) 想象画面读
中国诗词,多是有画面感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学生了解诗歌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引导想象画面,读出诗词的情韵是不难的。
笔者在执教《山居秋暝》这首诗时,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再读诗歌,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画面的情景。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缓缓而下,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中传出喧闹声,莲蓬在微微摇晃,那是浣女渔人归来时的喜悦。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时脑海中想象画面。当这样一幅宁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便自然可以理解诗人对空明雅洁的自然美的热爱、对静隐闲居的生活美的向往之情了。如此,达到真正走进文本,走进诗歌描写的天地,走进诗歌意境的目的。
三、 拓展升华,入境读
诗歌的篇幅虽然短小,但它的内涵却广阔无边。因此,贴近课文主题的拓展,显得十分必要。拓展,帮助学生进入当时当地的情景,搭建起跨越时空与作者对话的桥梁,融入诗人描绘的意境。拓展升华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 背景拓展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创作背景的,中国古诗文讲究“以境写情”、“托物言志”,因此,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是必要的。像在学习《九日齐山登高》等诗词时,就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了解诗歌创作时作者的心情,这样才便于学生把握情感,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悒郁之情。而在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就要了解作者的品格、为人,才能明白诗歌所歌颂的孤高雅洁的节操,被诗人笔下的意象所打动。在这样的背景支撑下的朗读,就可能站在更高的位置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诗歌里面蕴含的情,表达出诗情、诗意。
(二) 主题拓展
这种拓展是以所教课文内容的主题为本进行的。例如,所教学的诗歌是属于羁旅思乡主题的,就以该主题为中心进行拓展,对比诗人对同一种感情的不同表达方式,领略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由此及彼,以宽广的视野进入诗歌的意境,更深入地体会情感,读得入情入境。例如在品味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时,联系《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诗句,学生便可发现这首诗歌在写法和情感上的相通之處。诗人精心组织,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获得广阔的理解想象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从而使学生能深刻感受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总之,不管是哪种朗读方法,都少不了对诗歌的反复吟诵。通过对诗歌的反复吟诵,学生才能读入味、读入情、读入胜境,真正地参与到诗歌鉴赏中,在古诗词的海洋里徜徉。
参考文献:
[1]王宇.论传统吟诵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麟轩.音义之间——试论古典诗词的吟诵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3):74-75.
作者简介:
赵静,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江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