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与上海
2017-11-30石生
2017年,是中国新诗诞生以来所走过的第一百个年头。稍微知道点中国现代诗歌史的人,自然而然会想到百年新诗与上海到底会有何种关系。《新青年》杂志的前身《青年杂志》1915年创刊于上海,胡适1917年首创的新诗,以及他的那篇关于新诗的理论文章《论新诗》,都是发表于《新青年》上面。而胡适在他后来的一篇文章《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也明确提出:无论通信,作诗,译书,做笔记,做报馆文章,编学堂讲义,替死人作墓志,替活人上条陈,都用白话来做。我的理解是,所谓白话,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口语”。重提这一点,对今天的新诗来说,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回顾百年新诗的历程,回到问题的原点,新诗的本质问题一直未变,那就是永远保持用“当下的口语”来写作。不过据我所知,如果抛开胡适不论,在他说的也未必就全对的前提下,有几位当代著名诗人比如杨炼等提出诗歌要重新向传统学习。他们这么说,我可以理解为向传统学习的是精神内涵,而绝对不是指语言方式。
再来说说上海。百年之前,上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镇,自从胡适开始提倡用白话文写诗以来,上海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新诗诗人。及后来的1928年,徐志摩的《新月》月刊亦创办于上海,上海作为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更是汇集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新文化学者、诗人。可以说,当时上海的诗歌群体,在整个中国都是处于引领地位的。那么,百年后的今天呢,情形又是如何?
作为半个新上海人的我,到中国其他城市游玩的时候,经常会被人问起,上海除了那几个名头比较响的诗人,现在还有哪些诗人在写诗?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达,都比较讲究实惠,还会有人在写诗吗?
暂且不去回答这些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我知道,与其说人们讲的是实惠,倒不如说是做事比较务实,只有靠譜的事才会去大张旗鼓地做。我隐隐中有种预感。果然,前不久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上海音乐学院杨赛教授的电话,他说石生你来主持,我们合编一本诗集吧,一百位上海诗人的诗歌自选集,只要是工作生活在上海的,无论户籍职业,都可以入选;诗集出来以后,可以举办一些活动,作为2017年度上海国际诗歌节分会场的一个子活动,既团结了上海诗人,亮相于中国诗坛,同时又可以算是对百年新诗的致敬。到了这里,可以说,上面的问题,已经不用作答了,《诗韵东方2017上海新诗选》这本诗集就可以作为事实来说话。
为着郑重起见,我随后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个人微信公众号“诗与思”发布了征稿启事,对于个别名家,还专门发了约稿信。可以说,经过大家的转发、转告,只要是工作生活在上海的诗人,基本都看到了我的征稿启事。在规定的投稿时间内,只要是投稿过来的诗人,我都认真做了登记,对每份诗稿都进行了存档和整理。即便是这样,因为各种原因,入选作者还是有所遗漏。一方面主要是我视野有限的原因,另一方面,即便通知到而对方却未投稿,也不是我们编者所能左右的事情。不过可以这么说,这里的这本诗集,已经是汇集了上海85%左右的活跃诗人。这在我的印象中,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在此之前,上海还没有过一本选本,可以做到这么全面和周到。
在编选本诗集的过程中,编者所把握的原则是,只要不是有重大问题影响到诗集的出版,诗稿都可以得到入选,以便做到尽可能的全面。因为本书本来就是要向百年新诗致敬和献礼的,所以本书不是以诗歌的某个特定标准来编选,不是要做诗学上的范例,相反就是要做到普遍和面面俱到,甚至是起到史料的作用。在编选的过程中,也绝对没有考虑到投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级别与名气大小等世俗因素,而是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一律平等。这一点,相信入选者自己都会有深刻体会。鉴于此,编者也更没存有诗学上的偏见:没有考虑先锋与否、保守与否、抒情与否、叙事与否、口语与否、书面语与否……我们所要呈现的是,上海诗人诗歌作品的全貌,哪怕是不成熟的探索和不成熟的守护。至于本书出来以后,在中国诗坛会引起怎样的讨论,是点赞上海诗坛,还是质疑上海诗坛,我们暂且都不会去考虑。
另外,编者发现,本诗集入选作者总体上有个特点,与百年之前一样,就是外地来沪诗人占到大多数,而上海本地户籍诗人要占到少数。这充分说明,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依然保持了她的开放和包容精神,能够吸引到各方面的人士来这里工作和生活。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本诗集的主要策划和编选者也都是“沪漂”一族。还有,这里入选的绝大部分诗人,自由职业和文化外职业又占到绝大多数,说明在上海,写诗的诗人们本身职业都与诗歌或文学无关,他们的写作是自发和真诚的写作,主要是缘于内心中的热爱,而不是利益驱使。这一点很重要,不管他们写得成功与否,但是他们保持了诗歌和文学的本真,也就是保有了诗歌和文学起码的尊严。
因为编选的原因,我通读过每一位入选作者的诗歌作品。一个很直观的感觉就是,上海诗人写作口语的少,以抒情和叙事为主,涉及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少,观照自我、周身题材的较多;外来诗人写回顾的多,写自身当下生活的少;一部分上海本地诗人,虽然身处经济繁荣之都,却有表述田园之热心;中国其他省市的读者以为上海既时尚又开放,诗人们应该写得比较旷达一些,事实上他们的作品反而趋于温和、周正,不是那么出格,哪怕是年轻人,也都会有暮气……,这是事实,也是现实,这是我们所有生活和工作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诗人们要正视和面对的问题。要做何选择?期待能在成书以后活动之际,展开热烈讨论,多多碰撞交流。
再次说明,本诗集是尽可能展示上海诗人全貌,因为编者视野有限等其他各种原因,有所遗漏在所难免。姑且为之,遗憾留待下一次编选时弥补。百年新诗与上海,希望在下一个百年之后,这能是上海诗人交上来的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
是为序。
(作者简介:石生,原名李阳,1979年3月生于河南省正阳县,诗歌报网站常务副站长、《中国网络诗歌年鉴》执行主编。出版有诗集《石生诗选》《故国吟》,与人合编有《镜中之花——中外禅诗精选》《中外现代诗修辞艺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