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江引水工程必要性研究
2017-11-30周丽萍
周丽萍,刘 菁
(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上犹江引水工程必要性研究
周丽萍,刘 菁
(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赣州都市区中心城市四个片区主要自章、贡两江就地取水,现状供水水源单一、脆弱,就地取水的水源存在着水质变差的隐患,且水质突发污染发生概率很高。同时,随着赣州中心城市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用水量也逐年增加,受上游地区梯级水库和水电站的影响,下游来水量无法满足规划水量需求。阐述了实施上犹江引水工程的必要性。
水源;引水工程;中心城市;水质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赣州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规划赣州将建设成赣闽粤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赣州都市区中心城市区域面积为2 236 km2,中心城市区域分为四个片区,即中心片区、赣县片区、南康片区、上犹片区,中心城市的城镇人口为210万人,到2030年,为300~310万人。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必须保证供水的安全卫生。
良好的水源和充足的水量是确保供水安全的基础,如何保证城市供水的水源符合取水要求,保证供水安全,成为供水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
1 概况
1.1 供水水源及水厂情况
赣州中心城市区域内现状负责集中式城市供水的共有6座水厂,合计处理规模为580 000 m3/d,有6座取水泵房,取水水源主要以章、贡两江河流水为主。其中,中心片区的3座水厂取水水源均为章江,3座水厂的主供水管互有连接;赣县水厂取水水源为贡江(汶谭附近);南康水厂取水水源为章水;上犹水厂取水水源为章江水系上犹江支流。
1.2 供水存在问题
1.2.1 规划城市供水水量不足
章江城区段实测最枯流量不足3.57 m3/s(308 400 m3/d),中心片区三座水厂现状最高日取水量约290 000 m3/d。随着城市发展,需水量将不断增大,章江城区段原水在枯水期无法满足今后赣州城区水厂取水需求。此外,受上游地区阶梯水库及新建的贡江上游水电站的影响,贡江水量无法保证赣县片区的正常供水。
1.2.2 城市给水存在水质变差的隐患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今后存在因外界污染导致城区附近河流水质变差的可能。目前,各河流水系出城前和出城后的水质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短期内无法消除,且随着城市的扩张有差异变大的隐患。
1.2.3 城市给水存在安全隐患
赣州中心城市6座水厂的取水水源点基本为章、贡两江且单一,现有城市水厂虽有应对给水事故的具体措施,但单一给水水源难以具备处理突发河流水源事故的能力,一旦发生突发原水水质污染事件时,城市的供水安全性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南康、赣县、上犹片区水厂是单一水厂的独立供水系统,各个片区内供水不能互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区内河流水系突发事故概率也在不断提高,导致城市给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2.4 管网敷设滞后,自备用水情况较多
城区内管网敷设完善,但新城区以及乡镇现状输配水管道的敷设,一般滞后于人口的聚集和道路的建设,主要是受资金投入以及市政工程改造建设的影响。目前,城郊乡镇还有较多居民采用自备水井作为生活用水,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5 供水企业供水能耗高,供水经济性差
目前,赣州中心城市6座水厂均存在取水泵房原水提升和送水泵房清水提升现状,水厂供水能耗较高,经济性差。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解决规划水量不足的问题
章贡两江下游取水在无大型调蓄设施的情况下,河流径流量无法满足规划水量需求。将取水口上移,寻找较大调蓄能力的调蓄水库,确保原水稳定供应,满足赣州市城市发展的规划需水量,这是十分必要的。
2.2 采用优质水库水源,提高供水水质
采用章江上游的上犹江流域陡水湖水源,其水质标准为Ⅰ~Ⅱ类,优质的水源再加上先进的净水工艺,赣州中心城市的饮用水水质将会得到更进一步提高,降低水质风险,确保优质供水。因此,上犹江引水工程对全面提高城市和乡镇供水水质,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应对突发污染,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章江和贡江城区段为开敞式、流动性、多功能水域,现状赣州中心城市各厂沿江分散独立的取水口,水质污染风险发生概率较高。对于赣州中心城市而言,各水厂分散独立的沿江取水口,发生水质突发污染的风险性很大,同时,随着城郊产业布局的发展,更加大了突发水污染的概率。
实施上犹江引水工程,使赣州中心城市供水系统形成多路径联网的供水系统格局,保证城市供水的安全、可靠,增强城市供水的抗风险能力,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4 强化保护和管理
赣州中心城市各厂采用分散独立的取水口、“一厂一点”的原水供应模式,增加了水质污染风险发生概率,很难实施统一调度与互相支援,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合理归并分散取水口,可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上游水源地的保护,保障区域供水安全。现阶段,将陡水水库作为赣州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从长远来看,对该区域水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2.5 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通过新建上犹江引水工程,“西水东输”管道敷设经过的区块易于向两侧供水,城市集中供水可覆盖至原本没有市政管网供水的乡镇区域。本项目利用长距离输水,统一调度优质水至各片区,满足赣州城镇化进程及赣州特大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优化、合理的分配有限优质水资源。根据《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到2030年,将赣州都市区建设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可在城乡供水一体化上先规划先实施,实现赣州市中心片区、赣县片区、南康片区、上犹县片区以及周边乡镇供水的一体化。
2.6 降低城市供水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现状赣州中心城市6座水厂,均需较高扬程的取水泵房原水提升和送水泵房清水提升,供水能耗很高。陡水水库水位较高,水库正常蓄水位198.40 m,赣州市区地坪标高绝大部分为100~130 m。本工程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可充分利用水库水头,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降低城市供水能耗,实现节能供水。
3 结论
综上所述,上犹江引水工程符合赣州市“建立多水系多水库联网供水,管网供水互为补充,全面改善城市饮用水质量,提升城市饮用水抗风险能力”的水源体系建设思路。本工程满足了赣州中心城市用水量增长的需求,工程采用了优质水源,提高了供水水质,提高了赣州城市和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工程提升了城市供水系统应对突发污染的安全程度,强化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
本文参考文献因著录项目不全被删除。
〔编辑:张思楠〕
TV67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3.053
2095-6835(2017)23-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