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探讨
2017-11-30陈丕龙
陈丕龙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队,山西太原030000)
我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探讨
陈丕龙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队,山西太原030000)
我国文物建筑在材质、构造等方面与现代建筑截然不同,自古以来,中国的文物建筑均是土木结构、竹木结构筑,尤其是木结构、砖木结构是自古以来的核心原材料。文物建筑是我国绚丽的瑰宝,然而,许多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都存在着极大的隐患,针对我国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简述了文物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对策,以期促进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水平的提升。
文物建筑;火灾;消防安全;木构件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物建筑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物建筑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文物建筑失火事件不断发生,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2013-03-11T20:30,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发生火灾,起火原因为古城某店铺老板9岁的儿子在店内二楼卧室玩火,用打火机烧手工艺品线引发衣柜上的可燃物着火。此次火灾烧毁民房107间,涉及13户,其中客栈4家,6个院落过火面积为2 243.46 m2。
2015-01-03T02:50,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拱辰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300 m2,600多年历史古迹全被烧毁。火灾直接原因为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扩大造成火灾,此次火灾起火点为拱辰楼东南角夹层上方。沉痛的火灾教训告诉我们文物保护任重道远,必须警钟长鸣。
据统计,2010年至今,已有3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出现火情和发生火灾事故,很多重要的文物建筑在熊熊大火中受到严重损毁甚至全部灭失。因此,应探究文物建筑的建筑特点、火灾成因及防火措施,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文物建筑发生火灾事故。
1 我国文物建筑本身的特点
1.1 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建筑,由于建造的年代较长,这些木构件干燥腐朽,耐火等级均为三级和四级,极易燃烧,同时文物建筑内往往存放有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比如帷幔、天帐、飘带、字画等,使文物建筑的火灾荷载进一步增大。
1.2 防火间距小,建筑相互毗邻
古人在建造房屋时一般根据地理形势,利用自然条件,依山就势,自由布局,建筑往往连片布置,有的甚至近百户连成一片,房屋之间紧密相连,防火间距小,甚至于无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易迅速蔓延,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造成巨大的火灾损失。
1.3 交通不便,消防车道不畅
我国多数文物建筑远离城市,有些甚至位于高山深谷之中,道路崎岖,造成常规消防车难以通行,难以及时灭火。另外,在文物建筑群内的道路狭窄,街道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一旦发生火灾,将给扑救带来很大困难。
1.4 消防设施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
我国现存文物建筑普遍缺乏水源,消防用水供应严重不足,很少在文物建筑内安装现代化的防灭火设施,只配备了灭火器等小型灭火设备。另外,由于自身防灭火意识不足,又缺乏专业队伍,大大增加了文物建筑消防工作的难度,易导致小火酿成大灾。
2 我国文物建筑火灾成因
通过总结历次文物建筑失火的成因,我国文物建筑火灾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①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占总数的37%;②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占总数的21%.
2.1 用火不慎
因用火不慎造成的文物文物建筑失火,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①日常生活用火不慎。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除了古建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原住居民,古建单位还陆续引进了许多的承租经营者。这些管理人员、原住居民和承租经营者对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经营、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现象普遍。他们为了生活的方便,或在文物建筑周围搭建的棚屋内或直接在文物建筑内使用液化石油气、取暖炉等火源烧饭取暖,这些火源一旦使用不当,易引燃文物建筑,造成文物建筑火灾。②文物建筑维修施工中的用火不慎造成火灾。文物建筑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风雨洗礼,必然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需要及时抢救、维修,做好文物建筑的修复工作也是每代人的义务。然而,修复过程中必然会使用木材、油漆等大量可燃、易燃材料,同时,还会使用电气焊、喷灯等明火设备,这就对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造成了威胁。
2.2 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随着文物建筑房屋利用率不断提升,文物建筑房屋的占有人除了在房屋内安装照明设备外,还大量安装了空调、电视、冰箱、电扇等大功率电气设备,导致电器超负荷问题严重。同时,还出现了未经批准乱拉临时电线的现象,电线就敷设在文物建筑的梁柱等木质构件上,很少有塑料穿管的保护。如果出现用电不规范的现象,比如电线短路、绝缘破损、电线老化等,极有可能将木质构件引燃,引发火灾,这就为文物建筑埋下了火灾隐患。
2.3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3类:①吸烟、烧香、烧纸等火源增多,我国很多文物建筑是寺庙、道观,随着香客的增多,香火旺盛,有大量明火的使用。②人为纵火。指某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放火烧毁文物建筑的行为。③雷击、长期干旱、高温自然界因素。
3 火灾预防的对策及措施
3.1 加强领导,从严管理
具体工作主要分为以下4方面:①强化政府主管责任,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专门的消防管理机构,落实消防工作经费,加强现役、专职消防力量建设。②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在政府主导下协调城乡规划部门、发改、住建、旅游等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纳入综合治理、协同管理范畴,形成齐抓共管合力。③明确村(居)民委员会协管责任,落实消防安全网格管理制度,建立专职或志愿消防组织,履行日常消防安全检查职责。④明确单位(商户)主体责任,实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和自我检查,提高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
3.2 促进基础设施同步发展
对于文物建筑周围的改造建设,要进行合理的研究规划,充分考虑文物建筑周围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等的配套建设,配备移动式灭火设施、中小型消防车和消防摩托等,便于消防队员在狭窄的道路上进行灭火救援,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同时,要研发和配置适合扑救文物建筑火灾所需的水渍损失小、节水型的灭火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比如高压脉冲水枪等,以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损失的目的。
3.3 减少火灾荷载,提升耐火等级
在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准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和搭建可燃建筑,或在大殿内用可燃材料做装饰、分隔使用,已有的必须督促其尽快拆除。对于重要建筑的木结构部门,建议喷涂透明防火涂料,以保留其原貌。对于各种纺织品饰物,应用阻燃剂进行防火处理。对于较大规模的文物建筑群落,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情况下,宜适当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以隔成多个防火分区。针对周边树林覆盖较密的古建筑,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威胁古建筑的安全,应在古建筑周边开辟防火隔离带,或建设实体高墙配合防火隔离带等技术措施来防范火灾。
3.4 畅通消防通道,修建消防水源
在不破坏文物建筑的原貌和整体布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设置环形车道,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 m,路面上不应设置台阶、拱桥等。已设有台阶的,可设置钢制材料的台阶护桥,以便消防车通行。在消防车道上设置的石桥、路面下的管道、暗沟应能承受中型消防车的压力。
对于文物建筑火灾而言,如果失去最佳火灾扑救时机,则建筑就会越烧越旺,易形成立体燃烧。此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消防用水,则将很难控制住火势。消防水源是困扰文物建筑的大问题,职能部门必须重视消防水源的设置。消防水池的出水量应保证灭火持续时间不短于3 h。
3.5 严格用火用电管理
文物建筑内应严格控制使用明火。用于宗教活动场所或民居建筑等需使用明火时,应加强火源管理,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并由专人看管,必须做到人离火灭。
文物建筑内的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电器的选型、安装等应符合相关规范和防火要求,并配备适用的电器火灾防控装置。文物建筑内宜使用低压弱电供电和冷光源照明,一般不使用电热器具和大功率用电器具。
如果需要使用,则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制订并严格落实使用管理制度。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室内外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保护措施。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要定期检查检测,确保使用安全。
3.6 创新消防宣传模式,增强防火意识
依托新、旧媒体手段全方位报道宣传文物建筑防火知识,设置消防公益广告栏、消防宣传栏、警示牌等,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文物建筑的防火意识。组建多种形式的消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文物管理者、僧侣和游客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文物、旅游、消防等部门要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培训,重点介绍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初起火灾扑救等常识。
4 结束语
文物建筑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建筑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措施,全面构筑政府领导、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体系,确保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
[1]宋源禄.浅谈古建筑的火灾特点及消防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04).
[2]杨尧君.谈古建筑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J].山西建筑,2013,39(21).
[3]邢君.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效性与火灾防治技术[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23.
[4]张宝珠.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2).
〔编辑:张思楠〕
TU998.1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9.054
2095-6835(2017)19-0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