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不要再野蛮生长

2017-11-30王沛霖

机器人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指导性战略目标规划

卷首语

人工智能不要再野蛮生长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在很多细分领域内,我国已经具备了和国际一流水平相抗衡的实力,未来甚至极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但是,热潮之下,一哄而上、搭顺风车的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开始显现。

人工智能已经有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因为它是以计算力、大数据和算法为基础的跨学科、跨领域、应用广泛的技术,所以,虽然有些企业做着和以前相似的工作,但只有沾边,就喜欢给自己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这样逐渐模糊了大家对人工智能概念和技术的认知,也让很多真正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行业应用的企业埋没其中。

7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政府层面第一份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随着对《规划》逐步深入的解读以及贯彻执行,人工智能的热潮有望告别野蛮生长,回到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为了在人工智能这个新焦点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规划》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这份近两万字的《规划》提出了接下来的六大重点任务,并从资源配置、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等多个维度,对人工智能提出了指导性的发展规范。

人工智能曾经经历过两次高潮和低谷,而目前,因为有了诸多改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再次被寄予厚望。我们希望产业界的同仁们能够认真学习《规划》,按照《规划》的指引,真正为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总编辑

2017年7月

猜你喜欢

指导性战略目标规划
指导性案例在检察办案中的应用*
论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的发现及适用
附件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国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完善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关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