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科普创作潮流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2017-11-30邱成利
邱成利
科普作品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公众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科普能力的重要体现。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提高科普作品水平和质量既是政府科普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是科普界、特别是科普创作人员和出版机构的重要任务,也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普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
一
科普图书是普及科学技术的通俗读物,是科普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科普图书创作水平及出版状况明显提高,但原创能力依然薄弱。
从近年来我国科普作品的出版情况看,我国科普创作水平有了明显进步,科普作品呈现出种数稳定增长、内容日趋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创作水平提升的趋势。据统计,2015年,我国共出版科普图书16600种,比2014年增加95.13%;科普图书印数1.34亿册,比2014年增加116.85%,占2015年全国图书总印数的1.54%。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普创作出版仍处于较低水平,原创性优秀科普作品匮乏,高销量科普图书十分鲜见。缺乏科学内涵、缺少科学精神、知识陈旧老化甚至有伪科学混杂;知识堆砌多,深入浅出少;长篇大论多,图文并茂少,具体表现在同质化、教材化、丛书化、低销量等。深受读者欢迎的科普畅销书鲜见、单本销量超过100万册的很少。一方面是我国科普作品文化要素不够,对读者缺少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文学作品科技含量低。
科普创作能力低成为制约我国科普出版水平的主要瓶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政府对科普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投入很少;科技人员认为科普不是科技评价考核指标的内容,可做可不做;科普供给侧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科学技术最新进展的通俗图书较少、问世较慢;科普图书动辄是大部头著作,或者是十几本、几十本的丛书,降不下身段,市场反应十分一般。我国的科普人员数量虽然超过了205.38万人,但是科普专职人员仅为22.15万人,专职从事科普作品创作人员仅有13337人,只占科普专职人员的0.65%。市场上标注是科普图书的书籍不少,公众广泛认可的科普畅销书很少,与文学类图书的市场态势形成鲜明对比。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读者获取科普知识,往往并不是从原创科普作品中习得,更多是从植入科技要素的文学作品中习得。这方面,从中国市场上颇受追捧的欧美国家畅销书中可见一斑。
二
结合国际科普作品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含译著和再版图书),经过综合比较,优秀科普作品一般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是科学性。科普作品首先要具备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内涵。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根本,科普作品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维方式,唤起读者对科技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如果通过逻辑语言来描述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这就是科学。”科普作品与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使读者主动、自觉、轻松地阅读。所以其必须具有科学性的实用特点,将科学性贯穿在图书中,使读者间接地进行知识学习。刘嘉麒院士指出:“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内涵,是科普的灵魂。”科学性还应该包括对非科学性知识的批驳,而这种批驳将有助于科学性的传播。韩启德院士总主编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德国贝特赫尔德·奥腾斯著的《中国矿物及产地》、英国卡罗琳·格林著的《21世纪科学前沿》是具有科学性的图书的代表。
第二是原创性。原创是科普图书的生命力。科学家、科技人员亲自撰写科普作品,特别是结合自己从事的科研领域,对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通俗化解释、创作的科普图书尤其值得关注。针对目前科普丛书泛滥的现状,政府资金及各类出版资金应对其减少支持,重点支持原创作者、原创作品。不可否认,编写也是一种创作方式,但是现实中编写的科普图书良莠不齐,很难有精品。出版社应该开始对编写、主编的科普图书说“不”了。杨焕明院士著的《“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美国悉达多·穆克吉著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英国理查德·道金斯著的《自然的魔法》,周志炎主编、冯伟民等编著的《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是具有原创性的图书的代表。
第三是艺术性。科学知识只有通过优美的描述才能引人入胜,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董仁威在其主编的《科普创作通论》中指出:“艺术性指的是写作技巧,体现为通俗性和趣味性两个方面。通俗性是科普作品的基础。要用易于公众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写作,那些充满了专业术语、公式、符号,如科技论文般的作品,不能算是真正的科普作品。趣味性是科普作品的精髓。那些味同嚼蜡的作品,不能算是科普作品。优美的文笔、精彩的描述可增加作品的欣赏性,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寓教于乐的创作方式则可大大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作者,往往是大师级作者,遗憾的是这样的大师级作者较少。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科学性较佳而艺术性不够的作品,难以对读者产生吸引力;艺术性强的科普作品,科学性又略显不足。促进两方面作者的交流、合作、相互提高是提升科普创作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李毓佩著《读故事 学数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代表。
第四是专一性。目前我国的科普图书呈现两极分化的倾向,简单的儿童科普丛书和大部头的综合类科普丛书居多,单册的、介绍单一知识的科普图书少;一般性的描述性作品多,深入介绍某一领域知识的精品少;介绍表面现象的作品多,深入传播某一知识的精品少。科普文章一定要短小精悍,内容应该深入、具体,避免泛泛而谈,最好能把主要内容、重要知识普及到位。科普作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科普不过是向大众普及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要老想着撰写什么“传世巨作”或者一定要获奖的“重磅文章”。英国珍·古道尔著的《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陆敬严著的《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龙勇诚著的《守望雪山精灵:滇金丝猴科考手记》是具有专一性的图书的代表。
第五是图视性。优秀的、深受读者欢迎的科普图书往往是图文并茂的,精美的插图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正所谓“一图胜千言”。我国大多数科普作品最欠缺的往往是精美的插图。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科学知识和深奥的科学原理,科普图书最好多用图片来表现科学知识。由于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科普图书中的插图、照片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一页一图,甚至一页多图的趋势。科普图书文字的比例在减少,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状况,即科普儿童作品和科普老年读物图的比例高,约为50%。一般读物则约为30%的比例。美国黛安娜·赫茨·阿斯顿、西尔维亚·朗绘、徐超译的“美丽成长”系列科普绘本,美国西奥多·格蕾著、周志远、陈沛然译、尼克·曼摄影的《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韩国朴世卿著、申载焕、郑东浩绘的“科学冒险岛”系列是具有图视性的图书的代表。
第六是多样性。科普图书对不同人群的吸引力是个难题。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需求差异较大,科普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切忌千篇一律。因此,创作的科普作品最好细分读者群,逐级提高知识含量和科技内涵,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不同人群对科普图书的标准和需求是不同的。对于院士、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人才,他们对科普作品的要求高,更看重原创性、科学性、艺术性,喜欢内容严谨的作品,对通俗性的关注不那么强。一般读者更关心科普作品的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喜欢轻松的简单读本。青年读者更看重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图视性、专一性,喜欢活泼、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作品。儿童读者更喜欢具有趣味性、图视性、通俗性的图书,特别是新出现的可折叠式插件、可动手剪纸等图书深受儿童喜爱,在市场上颇受追捧。曹福亮主编的《听伯伯讲银杏的故事》是具有多样性的图书的代表。
科普图书大致可分为儿童版、青年版、成人版、老年版等四类。针对特定的读者群进行创作,儿童版应该图多文少,青年版应该图文相当,成人版应该文多图少,老年版应该图多文少,知识的含量也是如此,可采取倒U型曲线。欧阳自远院士主编、裘树平著的《睁大眼睛看地球》、德国威因霍尔德等著的《妙趣科学》、张树义著的《走进亚马逊》等是这方面的代表。
第七是简洁性。创作出版科普图书就是让更多的读者通过阅读获取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这就要求书的内容尽量简单、简短,浓缩主要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切忌长篇大论。作者要注意区分一般读者和专业读者的需求,力争用最简单、简洁、简短的内容和方法将科技知识进行通俗化介绍。根据我国大多数读者一本书仅读一次的习惯,书籍所用纸张应使用再生纸或便宜纸张;去除多余的包装,改用小开本,既便于携带,也降低图书成本。
三
如何提升我国科普创作能力建设?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完善科普创作出版奖励政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创作出版问题,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后,为鼓励科普创作精品,2003年起出台了科普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对科普出版物实施100%增值税先征后退或增值税先征后退50%的政策等。国家对科普图书在已有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降税,让作者出版、发行、销售各环节有利可图,可持续发展。从2005年起,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增加了科普作品的奖励,迄今已奖励了48部科普作品。这一举措犹如一石击水,激发了众多科技人才创作科普作品的积极性,优秀科普作品不断问世。2011年开始,科技部启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推介工作,至今已评出250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对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发挥了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受到科技人员和科普创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出版界的广泛好评。通过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推介、奖励、资助等方式,调动科技人员从事科普作品创作的积极性,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普创作,让更多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惠及公众。今后应逐步将科普电影、科普视频、科普动漫和科普剧等科普作品纳入国家科技奖励范围,调动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多种形式的科普作品奖。加大对科普创作人员的表彰和奖励级别,争取早日设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特等奖或科普大奖等奖项。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作品。目前,许多科技项目不允许列支科普经费支出,挫伤了许多科技人员从事科普创作的积极性。虽然申请到“973”“863”的科技项目,但是经费不包括科普,缺乏经费支持,要做科普是难上加难。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要注重科普资源的开发,并将科技成果面向广大公众开展传播与扩散等相关科普活动,作为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对于非涉密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及其他公众关注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其承担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向公众发布成果信息和传播知识。为此,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主管部门应该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将之作为科技计划项目承担者的项目内容,将科普工作纳入项目,作为验收考核的内容之一。国家“973计划”自2011年起已做出了相应规定。一些部门和地方也开始制订相应的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者从事科普作品创作,将有望极大地丰富科普作品的产出。国家科技计划改革后,新的科技计划项目也应强化对项目成果科普化的规定和要求。
三是加大政府对科普创作的经费投入。科普创作能力弱是我国科普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政府及社会各界应重点支持科普原创能力的提高,鼓励多出科普精品。可喜的是,一些部门、地方陆续在科普经费中立项支持科普创作,建立了科普出版基金或在科技出版基金中增加了对科普创作的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委)每年资助科普作品创作经费达到1000万元,北京市科协也有700万左右的科普创作经费;上海市科委、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每年有相当数额的科普创作经费,中科院、中国科协等每年也都有一定的经费支持科普创作。科技部在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中,提出了增加科普任务的要求,推进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但是与科普事业发展需求相比,差距甚大。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应该提高对科普投入重要性的认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设立科普专项经费,加大对政府相关部门科普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加大科普创作投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打造科普创作交流大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相关科普信息,加快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中国数字科技馆等科普网站建设,建立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和共享机制,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建设国家科普创作专家和资源库,为公众普遍关心的科普问题提供支撑,释疑解惑。科普作品创作方式很多,需求是重要的诱因。除了一般性科普作品,可以根据不同读者群的特殊需求,针对性地创作出版定制版的科普图书(含多媒体版)。问题导向也是重要的创作驱动要素,特别是当科学事件或地震、洪灾等突发灾害发生时,及时出版相应的科普小册子或微信版。优秀的科普作品源自作者的深入研究和长期积累,只有当作者对某一问题有深入研究和积累时,创作才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一些非正式的聊天、朋友间交谈、交流,不经意间的建议,有时也是激发创作的动因。孩子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提问,往往促使许多父母开始创作科普作品。意大利创新流程的专业工程师强奇曾写道:“几年前女儿问我拉链的发明者是谁,于是我开始探寻生活中小发明背后的故事并集结成这两册书《哦,有了!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位发明家和100项发明》《哇,找到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项发明》。从那时开始,我便萌生了一股热情,想要发掘出创造了这个现代世界的发明者的故事。”工作和职业需求,推销产品和服务,也促使许多企业和个人创作科普作品。为此,科普管理机构和科普作家协会等应为作者提供非正式交流平台,举办科学咖啡馆、科普沙龙、科普读书会等有趣的活动,鼓励不同作者和科技人员、科普工作者进行交流,激发科普爱好者兴趣,针对需求和问题策划科普作品选题,为科普作品构想提供建议。
五是建立科普作品网络服务平台。目前,作者、出版社对于科普作品的创作、出版等相关信息仍处于不对称状态,许多题材的作品,不同的人都在写,导致了重复劳动,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应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读者众多、阅读方便、即时互动交流等特点,建立科普作品网络信息发布新平台,提前发布作者正在创作、出版社即将出版相关科普图书的信息,适当减少重复创作、出版的状况过多出现。在手机成为读者获取信息最主要来源的今天,创作者、出版社和各类传媒机构,必须重视电子版、语言版、微信版、微视频版科普作品的创作、出版和传播,抢占先机,赢得市场。尽管其与纸质出版物有很大不同,但仍不能忽视其快速、方便、直观等诸多特点。其实,目前在科普出版市场上同样出现了纸质出版物销量不断下降,电台、电视台收听、收视率也已出现下滑趋势,而网络读物、微博、微信快速增长。及时求变,与时俱进,恐怕才是明智之举。
如何创作优秀科普作品,提高我国科普图书出版水平和质量,使其真正发挥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作用,是应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不仅体现在自主创新成果的更多产出上,同时也应包括创作、出版一批批优秀的科普作品、原创科普精品。任何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仅靠科研人员是不够的,还应唤起大众的普遍支持,万众的广泛参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广泛提升,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