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森林城市曲 共享生活品质城

2017-11-30撰文潘军强

浙江林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临安绿化森林

■撰文//潘军强

唱响森林城市曲 共享生活品质城

■撰文//潘军强

临安市森林覆盖率为78.23%,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1.2%,绿地率为37.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8平方米,初步形成以竹笋、山核桃等商品林基地为依托,百万亩生态公益林为基础,千余公里通道绿化为骨架,各种绿地相互交融,乔、灌、藤、花、草搭配有致,点、线、面、环协调发展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2007年5月,临安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同时也是浙江省乃至长三角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城市。

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城市森林建设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从1984年起,临安就围绕太庙山、玲珑山和功臣山开始环境整治,制定了第一期城市建设规划,把城区绿化与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设城市休闲公园。1996年,临安在修编城市规划时,提出建设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构想,把整个城市融入森林公园之中。进入新世纪,临安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森林城市的基本思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将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临安市坚持将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认真分析临安城市功能、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等条件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森林建设、生态景观、生态保护等空间的布局,划定资源和环境的控制区域,确定水系、山体、生态绿地、生物多样性通道等控制要素,为实施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基本框架。

科学系统地编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按照“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建设思路,制定《临安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充分利用临安“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湖相映、林茂景优”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城郊发展森林公园,在城边建设环城绿化带,在城区建设片状森林,确立了以“一核、三纵、五横、六楔、十园、多点”为骨架,“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绿化结构体系。

以创新的理念支撑城市森林建设

在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中,临安市以“增绿量、上水平、抓管理、出精品”为着力点,牢固树立三种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努力培养临安地方特色。

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现代城市不仅要有发达的产业支撑、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应该具备良好的户外休闲、宜居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临安大力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依托山、河、湖、城的自然特色,发挥森林绿化的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城市绿化项目建设。

树立科学经营、效益兼顾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是建设森林城市的有效途径。临安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森林城市建设之路,把建设森林城市所形成的生态优势转移到发展的各个环节。突出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努力把临安建设成为“杭州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大都市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树立依法保护、建管并重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城市森林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因此加强资源保护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临安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好、护好、用好森林资源,建立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制订颁布《临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临安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定落实城市森林建设责任状,推进全市城市森林建设逐步走上依法建设、依法管理、依法保护的轨道。

以利民工程推进城市森林建设

始终坚持以工程建设为载体,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完善功能,提升品位。近年来,先后投入25亿元用于城乡绿化工程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按照林业分类经营的总体要求,对全市391.75万亩林业用地进行区划界定,实施省、市财政补助重点生态公益林132.5万亩。在重点生态公益林界定区内全面开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补植)及退耕还林工作,落实了封育管护措施。

大力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按照“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城乡一体、整体绿化”的发展思路,开展生态市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创建百家花园式单位、百家园林绿化村等,还开启了“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活动。累计建成全国生态文明村、绿色小康村4个,森林村庄32个,花园式单位68家,实施农村生态重点建设项目200余个。

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其中,“大树王国”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单位,区内野生古银杏茂盛成林,远古柳杉群落为世界罕见,高耸入云的金钱松是世界同类树种之冠,稀有的天目铁木被誉为“地球独生子”;位于“浙西之巅”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南方红豆杉、银缕梅、夏蜡梅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2种,还是南亚种群梅花鹿主要栖息地。

大力实施城区绿化美化工程。按照“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组团聚绿、破硬植绿、合理布绿”的城市绿化原则,加大城区改造力度,将城市绿化美化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在市区20多条主要街道调整补植大规格行道树,引种香樟、银杏、马褂木等乡土树种10万余株。新建了东入城口、环西绿岛等60余个有代表性的绿点工程,提升了绿化档次。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加强苕溪、天目溪和昌化溪等河流的综合治理,全市江、河、湖水岸绿化率达82%以上。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广筹资金,加大学校、厂矿、社区和单位绿化的力度。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占地面积2300余亩,其中绿地面积1330余亩,已建成木兰园、蔷薇园、槭树园等22个园区,引种植物1100余种,其中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60余种,是江南最具园林特色的生态校园。

大力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目前,全市竹林面积达9.7万亩,竹笋年产量达22万吨,已成为江南最大的菜竹园。山核桃面积达到4.8万亩,年产量达到1.21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40%以上。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林业龙头企业54家,其中山核桃、水煮笋、天目笋干加工量均居全国首位。2016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74.22亿元。林业产业在推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上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以多元的文化提升城市森林建设

绿色是本,文化是魂。临安市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围绕古寺古塔古陵园、名山名水名建筑做文章,赋予了城市森林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美学价值,提高了城市形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注重彰显地方特色。临安是钱王故里,绵延千年的吴越文化是临安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临安坚持将吴越文化融入到城市森林建设之中,突出城市森林的文化特色,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让城市森林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在苕溪沿线景观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市利用临安民间故事,巧妙构思,创作两组新颖而又充满历史色彩的现代园林景点。南线以休闲公园建设为主,与钱王陵园历史遗迹遥相呼应;北线以历史为景观主题,以雕塑为主导元素,表达临安的吴越历史篇章,充分展现山水风光与文化内涵和谐统一、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相映生辉的城市风貌。

注重培育生态意识。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传承价值,对维系城市生命与记忆的1.08万株古树名木,一树一牌,抢救保护,古为今用;着力于普及生态知识,建立太湖源、大明山等9个市级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行城市绿地和古树名木的认建、认养、认管,提高了市民参与城市森林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近年来,全市共认养古树名木331株、城市绿地5.6万平方米;营造“党员林”“妇女林”“学生林”“民兵林”等各种纪念林46块,面积5177亩;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每年都保持在90%以上。

注重构筑文化体系。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森林为背景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包括人与森林情感交流的载体等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也包括传统风土人情中形成的森林观和回归自然等思想领域的森林文化。近年来,临安大力发展古树文化、山核桃文化、竹子文化、花卉文化、野生动物文化、森林旅游文化等生态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保护森林、爱护野生动物、善待一切生命、大力植树造林等生态文明观、道路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森林走进城市焕发生机,城市融入森林充满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临安将围绕“建设美丽幸福新临安”的战略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进一步探索和实施城市森林长效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兴林与富民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全方位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临安绿化森林
朱屺瞻《绿化都市》
赠我如你一般的骄傲
岁月也曾可期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哈Q森林
我爱绿化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