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说语言的余味
——读长篇小说《果香》
2017-11-30程继龙
※ 程继龙
也谈小说语言的余味——读长篇小说《果香》
※ 程继龙
用了三天时间,断断续续地把周环玉先生的小说《果香》读完了。说来可笑,好久没沉下心来正儿八经地读一部长篇小说了。这部小说用了三四十万字的宏大规模,用心地讲述了安徽中南部农民种销荸荠的故事,其间交织着生存的挣扎与渴望,苦痛与幸福。其中陈志、秋草两位青年农民的爱情单纯而美好,尤为动人。在当今时代,能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写这样一部小说,着实不易。
我关注较多的是小说语言问题。下面就重点说说我对这部小说语言的感受,以及一些延伸性的思考。整体来看,《果香》的语言简洁、清晰、流畅,作者用这种语言把故事平顺地从头到尾讲述了下来。在此过程中,读者可以毫无障碍地了解了无为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了解了老亚、老田这样的乡民的生活状况,了解了陈志、秋草、苏起、梅子这样的青年的爱情和奋斗过程。但是,如果想进一步深入小说世界,感知更多的情况和细节,比如村民保全如何受人指使间接害死了秋草的父亲、陈志北漂住地下室等,还有困难。客观说,读过也就读过,了解也就了解了,读者难以停下来深入小说的重要细节、场景,读后能引人思考的东西还不太多。
其实,小说语言太过清晰、流畅,是好事也是坏事,有利也有弊。小说离不开故事,但是现代小说的任务,不再只是讲故事了。我想,今天我们读小说,肯定不单是为了知道小说写了什么事情,为了知道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之类,我们还需要情感的慰藉、审美的享受甚至人生的启迪。小说结构不是单一的存在,我想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相互纠缠而成一个立体。第一,事象层面,就是说清什么人、物、事情。第二,情理层面,反映什么哲思、情感体验。第三,象征(隐喻)层面,这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以不在场的、隐性的、虚的状态存在的。这第二、第三层面的东西才更吸引人,才能带来绵绵不尽的回甘和余味。那么,我想,只注重第一层面的小说,是有意无意地把语言完全当成了工具,看成了完全透明的东西。其实,当代人对语言的认识已经突破了这一传统观念。语言,就是小说本身,语言和小说结构的三个层面水乳交融,和合无间。好的小说语言,我想,应该是半透明的,它在符号、指物层面的距离、关系是比较恰当的,能在指物、叙事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独立性,带有自身的体温和复杂性,而不再只是可以被忽略的中介物。我想,理想的小说语,一定具是有自身的肌理、节奏和韵味的,经得起不断咀嚼,比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贾平凹的小说语言。您还可以吸收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语言,余华后期小说语言也是清晰简洁的,但是那是黑洞一般的简洁,张力无限,蕴含着无限的意味。
基于此,我尝试性地提出三点建议,我想这样可以让小说语言更有美质,更有韵味。
第一,用词,要更有质感。萨特说词语就是一个一个实在的物体,有它的质料、形状、光色、气味。
第二,掌握好语言节奏。不要平均使用语言,不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紧不慢地遣词造句,有的地方需要舞蹈,甚至飞翔,有的地方需要精雕细刻,应该疏密结合、张弛有度。
第三,叙事过程中适当采取内在视角。讲故事时适当地站在故事中人物的视角、感觉这一边,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陈志北漂回来和秋草卿卿我我那一段,如果继沿用外视角来叙述,就会让人感到很隔膜。
最后,再次对周先生表示钦佩,在如此时代认真踏实地写出了这么一部长篇。衷心祝周先生成为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