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输煤”服务蓝天工程
——特高压助力我省大气污染防治侧记
2017-11-29
文_本刊记者 凌 玮
“空中输煤”服务蓝天工程
——特高压助力我省大气污染防治侧记
文_本刊记者 凌 玮
霜降节气过后,我省气温持续走低,加快了入冬的步伐。连续几天的大雾天气,不禁让人想起今年年初的一场跨年雾霾,开始为冬季空气质量担忧起来。但让人欣喜的是,我省已出台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强化方案,并将开展两个阶段15个轮次的强化督查,全力守护蓝天白云的健康环境。
省电力公司作为责任央企,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加快实施以电代煤,大力吸收特高压输送的省外清洁能源,实现“煤从空中走、电亮大中原”,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积极贡献力量。
现实的选择
近年来,一到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空气质量较春夏期间明显下降,甚至时常会出现“雾霾锁城”现象。据统计,这与煤炭消耗总量过大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供暖期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加剧了这一现象。
根据国家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我省郑州、开封等7个市都被纳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范围,要求制定严格的减排措施,细化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这对我省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我省能源生产和消费粗放式增长,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75%以上,高排放、高污染特征突出。因此,主动破解困局、加快能源转型发展,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河南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严峻的形势下、时代的呼唤中,特高压技术应运而生。特高压技术是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也被称之为“电力高速公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和节约土地资源等特点。正是基于这一特点,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站在能源战略发展高度,提出发展特高压电网、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设想。
2009年1月,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标志着我省首次进入特高压时代。2011年10月,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扩建完成,该站由开关站转为变电站,标志着“外电入豫”战略在我省正式落地。2014年1月,“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800千伏特高压天中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标志着我省在全国率先迈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指出,直流输电只具有长距离输电功能,不能形成网络,类似“直达航班”;交流输电具有输电和构建网络双重功能,类似“公路交通网”,电力的接入、传输和消纳十分灵活。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指出,电网发展需要构建交流、直流相互支撑的坚强电网,无论从技术、安全还是经济的角度来看,只有构建交直流混联电网,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电力高速公路 白幸福/摄
显著的成效
特高压“一交一直”两项工程在河南的混联运行,对于形成“三交一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全省“内增外引、开放发展”的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副省长张维宁说:“哈郑工程投产后,对于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而言意义重大。”据统计,截至目前,我省通过天中直流工程吸收新疆电力97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煤炭消耗257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07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66.04万吨。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区内能源消费量巨大,为了发挥清洁高效发展的示范效应,区内禁止燃煤。“天中直流工程投运正当其时,消除了我们对能源供应的担忧,未来区内所需80%的电能将依赖该工程输送。”实验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说。
如今,在充足可靠电力的护航之下,航空港区已经发展成为驱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去年,该实验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482亿元,完成电力信息业产值2899亿元。全年共制造手机2.58亿部,占全球手机供货量的1/7。借着产业发展的东风,更多的河南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
除了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保障,“一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充分发挥了“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方案的样板作用。以天中直流工程为例,2016年,我省共吸收新疆电力301亿千瓦时,超过全省吸收外电总量的3/4,相当于6座100万千瓦装机的电厂一年的发电量,年减少直接煤炭消耗约900万吨。
目前,河南电网通过1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1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灵宝直流换流站和4回500千伏线路,分别与华中、华北、西北电网相连,“外电入豫”能力已由“十一五”末的400万千瓦提高到1300万千瓦,全省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除了在运的“一交一直”特高压工程,省公司正在全力推进蒙西—南阳—湘南、锡盟—驻马店—赣州、南阳—驻马店—淮南特高压交流工程“H”型网架建设,并积极谋划第二回特高压直流落点河南,力争到2020年“外电入豫”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建成网架坚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友好互动的坚强智能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