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蚕桑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2017-11-29蒋洪福简秀兴
杜 伟 蒋洪福 简秀兴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云南蒙自 661101; 2巧家县热区产业开发办公室, 云南巧家 654600)
巧家县蚕桑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杜 伟1蒋洪福2简秀兴2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云南蒙自 661101;2巧家县热区产业开发办公室, 云南巧家 654600)
分析了巧家县蚕桑产业的现状,并针对基础设施差、劳动力缺乏、各乡镇间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建设带来的蚕桑产业布局改变等制约巧家县蚕桑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坚定发展信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集约化经营、加强科技推广、提高蚕农种养技能、延伸产业链条等发展建议,以促进巧家县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巧家县; 蚕桑产业; 基础设施; 科技推广; 转型升级; 持续发展
云南省巧家县地处云贵低纬高原,金沙江南岸,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区,光热资源非常丰富[1],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差大,垂直立体气候特征明显[2]。由于巧家县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县域内的蚕茧茧层厚、上车率高、解舒好、净度高[3],蚕茧质量与“中国蚕桑之乡”——四川省宁南县的蚕茧质量相当,缫制的蚕丝品质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和客商的认可[4]。巧家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均对蚕桑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并且紧紧抓住“东桑西移”“省级蚕桑发展核心基地”“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战略”等机遇,加快推进桑园基地战略性建设,进一步强化蚕桑产业在推进富民强县进程中的支柱地位。为做大做强蚕桑产业,还举全县之力,因地制宜,加大优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整合“农业、热开(热区产业开发)、退耕、水利、交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投入蚕桑生产。同时,每年定期召开蚕桑产业专题会议,研究解决蚕桑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与相关乡镇、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目前已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运行模式。
但是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镇建设的规划,占用大量桑园,挖桑毁桑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巧家县蚕桑产业的规模与发展。为了进一步掌握巧家县蚕桑生产现状,并查找巧家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7年9月,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等方式对巧家县16个乡镇的蚕桑生产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巧家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巧家县蚕桑产业现状
蚕桑产业是巧家县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借助国家“东桑西移”[5]和“一带一路”[6]战略的实施,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09)211号]等政策,巧家县蚕桑产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巧家县16个乡镇中,发展蚕桑产业的有13个乡镇、84个行政村、635个村民小组、2万余户农户,全县有蚕桑技术推广机构2个(巧家县热区产业开发办公室和巧家县农业局),有专业对口的技术推广人员102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0人。有龙头企业(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1家,经营范围主要以传统的鲜茧收烘和缫丝为主。2016年,巧家县实有桑园面积7 000 hm2,投产桑园面积3 700 hm2,发种量4.5万张(盒),鲜茧产量1 720 t,蚕农养蚕收入6 500万元,生丝产量260 t,产值9 360万元。2017巧家县年新增桑园面积460 hm2,上半年产茧量900余 t,蚕茧价格实现年内三连增,全年农民养蚕收入预计可达6 500万元;2017年1—8月生产生丝123 t,全年茧丝企业产值预计可达1.1亿元。巧家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是当地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蚕茧相比其他农产品,政府有最低保护价,蚕茧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市场风险小,所以蚕桑产业也是巧家县开展精准扶贫的依托产业之一。
2 巧家县蚕桑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差 规模效益低下
巧家县全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8.9%[7],栽桑养蚕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金沙江沿岸干热河谷区和二半山区(指海拔1 200~1 800 m的山区)。道路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薄弱,规范化蚕房建设滞后,多数蚕桑生产区人均耕地少,立地条件差,桑园布局分散,且主要以地边桑和沟边桑为主,从而导致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差。
2.2 劳动力缺乏 弃管桑园比例大
传统的蚕桑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近年来,巧家县多数蚕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只剩留守儿童和老人,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巧家县不少蚕区虽然在政府的规划下新栽了桑树,但并未饲养家蚕,甚至还有些桑园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搁置荒芜,全县弃管、抛荒的桑园面积约占全县桑园总面积的47%。
2.3 各乡镇发展不平衡 管理技术参差不齐
在此次调研中发现,虽然巧家县所辖16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涉足栽桑养蚕,但水平差异较大。金沙江沿岸干热河谷区的白鹤滩镇、金塘镇、蒙姑镇等蚕区平均每1 hm2桑园可饲养蚕种50~60张(盒),生产鲜茧2 200~2 700 kg,而个别乡镇如中寨乡平均每1 hm2桑园只能饲养蚕种8~10张(盒),生产鲜茧300~400 kg。究其原因,主要是前者比后者在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立地条件、养蚕技术水平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而且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科技意识和科学种养技术水平上的差异。据此次调查,单产较低的地方,桑园管理和养蚕技术也较差,蚕农多数靠经验养蚕,思想固化,不愿意接受新技术;而像崇溪镇、新店乡等近年来发展的蚕桑新区,蚕农对新方法、新技术则更容易接受,单位面积桑园和张(盒)种产茧量也相对较高。
2.4 龙头企业带动力有限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是巧家县唯一的茧丝绸龙头企业,拥有自动缫生产线18组7 200绪,年生产生丝能力达600 t,已注册“七彩”牌茧丝和“长江”牌丝绵产品商标。但多年来,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经营模式一直比较单一,经营范围只停留在传统的收茧、烘茧、缫丝等方面,经济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蚕桑生产和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新品种、新方法、新器具等推广力度有限,也一直未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致使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巧家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2.5 白鹤滩水电站开工建设 大面积优质桑园被淹没
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和四川省宁南县境内金沙江下游峡谷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完工,届时“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将会淹没金沙江畔海拔825 m以下的优质高产桑园约2 000 hm2[4],且主要集中在蚕桑效益较好的白鹤滩镇、金塘镇、蒙姑镇,这必将对巧家县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并将改变全县的蚕桑产业格局。如何根据“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优质桑园的变化趋势,重新规划巧家县的蚕桑产业布局,成为目前巧家县蚕桑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巧家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与机遇
尽管巧家县的蚕桑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发展机遇。一是产业基础好。巧家县是全国优质蚕茧生产基地,经过近30年的培育,巧家县的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蚕桑产业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二是茧丝市场回暖。自2016年5月以来,国内茧丝绸市场不断回暖,茧价和丝价双双上涨,生丝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市场消费潜力巨大,给巧家县发展蚕桑产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三是国内消费需求增大。近年来,蚕丝被、蚕丝家纺用品等在国内市场极其畅销,已成为丝产品内销市场新的消费亮点,也预示着丝绸产品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四是科技创新孕育蚕桑产业新的发展机遇。蚕桑茧丝资源在食品、医学、轻工、化学、农业等领域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已开发的医药新素材、新资源食品、高档化妆品、包装材料、工艺品及家居制品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桑、蚕、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对市场需求的推动很可能使中国蚕桑产业在未来10~20年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 巧家县发展蚕桑产业的建议
4.1 统一思想认识 坚定产业发展信心
巧家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对蚕桑产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在巧家县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充分肯定蚕桑产业在提高巧家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攻坚中起到的作用的基础上,还要认识到巧家县乃至整个云南省生产的蚕茧对高端丝绸加工企业的巨大吸引力,进一步加强与高端丝绸加工企业的合作,倡导和扶持建立高端丝绸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高端丝绸产品加工业,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做强做大巧家县蚕桑产业,推进巧家县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4.2 加大投入力度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巧家县的桑园以山地为主,水利设施薄弱,大多数桑园存在季节性干旱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在集中连片或单产潜力大的主产区改善桑园的水利条件,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项目申报,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桑园水利设施建设,如修建水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安装滴管等节水设施,以此来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产出。其次,要加快推进标准化蚕房建设,坚持“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按照“共育室硬标准,大蚕房多元化”的要求,加快推进标准化蚕房建设。继而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器具,蚕桑主管单位要整合农业、林业、扶贫等多方资金扶持方格蔟的推广应用,使巧家县的方格蔟普及率达到100%;高海拔地区养蚕农户的蚕房要添置升温炉,以解决春蚕期、晚秋蚕期蚕房温度偏低影响家蚕生长发育的问题;对桑园规模较大的基地村要发放自动喷雾器,组织蚕农进行桑园病虫害统防统治,降低蚕桑病虫害的危害。
4.3 实现集约经营 做好引领示范带动
目前,巧家县的蚕桑生产均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桑园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低,比较效益差。要有针对性地在一些条件较好的村庄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全力落实“物资配套、技术配套、管理配套、权责配套”等措施,确保“封园治虫、剪梢整枝、翻耕除草、厚施冬肥、桑园套种”等工作到位,全力打造出5~10个栽桑养蚕科技示范村,从而起到示范、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作用。在劳动力不足,弃荒桑园较多的地区,要鼓励有一定知识背景的青年人回乡创业,重点扶持和培育他们成为以蚕桑生产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专业户和重点户,并通过流转荒置桑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同时加强对其专业种养技能的培训,促进增产增收,让其在家乡实现脱贫致富。
4.4 普及推广蚕桑科技 提高蚕农种养技能
4.5 延伸产业链条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巧家县的蚕桑产业还停留在传统的收茧、缫丝阶段。要加强同邻县宁南丝绸工业园区和会东工业园区的交流合作,扩大自动缫丝和桑椹果汁加工规模,积极引进织绸、服装和桑叶、桑枝、蚕沙、蚕蛹、丝绵被等加工生产线,认真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商标注册和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培育申报工作,扎实推进“长江”“七彩”等品牌的建设,提高巧家县茧丝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延伸巧家县蚕桑产业链条。同时,要加大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促进蚕桑产业由以单一养蚕为主向以养蚕、果桑、畜禽饲料、食品化工、医药、林业等为目标的多元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承载和消减丝绸市场频繁震荡的余波[8],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 王槐.云南省巧家县蚕桑基地建设[J].山地研究,1995(3):187-190.
[2] 何勇.抓住机遇 趁势而上 做大做强巧家县蚕桑产业[J].云南农业科技,2010(S1):27-30.
[3] 何勇.巧家县蚕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云南农业科技,2012(S2):38-40.
[4] 周应彪,周钇宏.“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建设背景下的蚕桑产业研究——以云南省巧家县为例[J].丝绸,2016,53(5):76-81.
[5] 陈有禄,罗秋兰.“东桑西移”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11):116-118.
[6] 王济干.蚕桑之道与“一带一路”战略[J].中国蚕业,2016,37(1):1-3.
[7] 佚名.云南巧家欢迎您[EB/OL]. 巧家新闻网,(2017-01-19).http://www.ynqjnews.net/xianqing/2017-01/19/content_256771.htm.
[8] 向仲怀.桑基因组与现代桑树学——写在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发布10周年之际[J].蚕业科学,2014,40(1):1-2.
2017-09-29;接受日期2017-11-0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8);云南省2017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信息: 杜伟(1985—),男,山西阳高,博士,副研究员。
Tel: 0873-3860176, E-mail: yg123.456@126.com
[S88-9]
C
1007-0982(2017)04-0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