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T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7-11-28范晓磊

卷宗 2017年3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范晓磊

摘 要:PPT已成为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它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PPT制作,PPT授课实施过程,以及硬件设备保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课堂教学;PPT;PPT制作

1 引言

随着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PowerPoint(缩写为PPT)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是多年来的既成事实。它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及视频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强大的演示功能和丰富的表现方式,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由于PPT制作和课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PPT在教学过程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优势,甚至束缚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献[1]中对PPT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PPT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但不能盲目运用的结论。文献[2,3]等也从不同角度对PPT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甚至《中国青年报》在2009年9月就曾经以“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为题批判过PPT教学[4]。由此可见,对PPT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必要。

2 PPT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PPT制作上的问题

PPT制作软件看上去较为简单,容易上手,较为适合教师使用。但要想制作出一款适合教学的PPT课件并不那么容易,它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果考虑不周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譬如背景颜色搭配问题、动画设置过于花哨、字体字号设置不合理、幻灯片切换声音频繁使用、内容设置不当、师生沟通互动问题等。从而导致使用PPT教学不但没起应有的效果,反而成了画蛇添足。

在色彩的搭配上会经常看到一些课件颜色的搭配不协调,尤其是背景色选择不合适,导致对比不明显,甚至看不清课件中的内容,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视觉心理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文字内容的处理是课件制作中的一个难题,一些课件经常是满屏显示的都是文字,并且这些文字的字体字号使用混乱,使得重点不突出,学生不知该如何去把握重点内容。还有就是内容结构安排上设置不合理,缺乏逻辑性,难以给人从整体上把握一堂课的脉络。

现在很多PPT课件的制作都喜欢加上声音动画等内容,适当的添加视频动画会起到引人入胜之感,但往往加得过多,造成了学生在视觉上的疲劳,或者说只是通过这些手段吸引到学生的眼球,并不是其中的内容或原理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2.2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有了PPT课件之后,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照本宣科,一切顺着幻灯片的播放进行,成了PPT课件在主导课堂的进度,影响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在用PPT授课过程中,教师在播放幻灯片,没有注意与学生的理解进度相匹配,学生一直盯着投影幕布观看,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分割,甚至整堂课下来教师们只扮演着PPT 课件放映员和宣读者角色,不但没有发挥出PPT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里, 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状况下,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加以调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难发挥,不利于教學质量的提高。

再就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的结合也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难题。哪些内容适合在幻灯片上投影,哪些需要通过板书来一步一步展示出来是当前困扰着教师们的一大难题。

2.3 硬件设备上的问题

现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投影仪时间稍久将会导致投影效果大降低,显示的模糊不清。加上大多数课堂都是大班授课,学生数量较多,在放映PPT时为保证所有人都能看清课件内容需要拉上窗帘,关闭前排照明。在这种半昏暗的授课环境中,不但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活泼向上的氛围,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将会进一步弱化,也不利于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会影响到跟板书的结合效果,造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后果。

再就是使用PPT时也经常需要音响设备的辅助,许多教室中使用的音响经常是随便摆个音箱,并没有综合考虑教室的大小以及音响效果等因素,以致不能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听觉上的触动。

PPT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问题比较多,以上重点从三个重要的方面进行了剖析。

3 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PPT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解决。

3.1 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

在制作PPT课件时总体上要把握科学实用的原则。

课件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课件制作时首先要符合科学。PPT课件制作通常应该在教案设计完成之后进行,课件中用到的理论、概念、定义、数据等必须正确无误,不能随意,需要字斟句酌,这也是任何教学环节要遵循的原则。哪些内容需要在PPT课件中出现,何时何地出现都应符合逻辑。

PPT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科和讲解内容,至于PPT的内容的多少较难把握,太多就会出现满堂灌的问题,太少就会因过于简练让学生觉得不知所讲为何物的问题。如何将PPT 内容安排的详略得当,个人认为,应当认真编制课程教案,课程教案要求体现出每堂课的重点或主题,其他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确定了每堂课所讲授的主题,教师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就将主题部分详细列明,突出重点、难点,其他就可以简略。总之,PPT课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坚持适度原则。

颜色的搭配、背景的制作都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需要。事实证明,PPT中和谐的颜色搭配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兴趣,改进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和理解。

制作出来的课件不能只图花哨,更重要的是管用,坚持实用的原则。在一些用传统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实现教学效果的章节,就不要去为了所谓的网络化、信息化等刻意使用PPT课件教学,否则将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endprint

PPT走进课堂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高质、高效课件也慢慢会变成衡量老师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因素。

3.2 授课过程中的合理运用

在使用PPT课件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

具体操作时,掌握好课堂的进度,同时还要与适当的板书相结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一直是课堂授课强调较多的问题。由于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来进行,从而将授课教师固定在多媒体操作台前,于是现实中的教室就有可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种情况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违背了课程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提高等方面。

在播放PPT课件时,能使用激光笔的尽量就不要用鼠标去操作,这样教师不用一直在电脑旁边,可以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交流,多些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做出教学调整。

牢记PPT课件只是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手段,大多情况下还应该与板书相结合才能与学生理解相同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

难点。

相对来说,硬件设备的解决相对來说容易一些,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及时排除出问题设备并进行更新。

4 结束语

随着PPT在信息化教学中的深入使用,存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跟传统教学模式的冲突也日益尖锐,且凸现出来的问题也非常多。应针对其问题,研究其内因,探寻解决之途径,使PPT在课堂教学中跟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充分发挥其有效性,真正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王欣.PPT教学手段运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6(1):46-51.

[2]邱乐兴.PPT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提升策略研究[J].科技广场,2014(4):233-237.

[3]吴荣华,于勇,朱起媛.PPT教学媒体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2011(8):196-197.

[4]谢洋,刁文佳,谭思嘉.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N].中国青年报,2009-09-2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