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2017-11-28任娟成

商情 2017年38期
关键词: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任娟成

[摘要]西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区域内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水能、森林、矿产以及旅游等各种自然及人文资源,但是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地区与我国的重要地理区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战略实施,本文旨在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世界的永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人类社会一贯以来努力寻求的目标。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自然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是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各地区之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自然条件差异巨大,使得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较为落后,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却较为丰富,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要找到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面临着复杂的约束条件和更加艰难的选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要实现总量上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和諧,并且各个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要共同实现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可持续经济发展与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面对西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经济较为不发达的现实状况,可否找到一条适合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是我国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能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但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并且关系到民族团结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西南地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西南地区作为我国边境地区、重要的生态建设区域还将扮演重要的经济与生态角色。

二、文献综述

目前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文献包括:金莉在《加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文中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区域实际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作者认为加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教育水平以及政府加大对西南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是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谭文和袁瑛在《浅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对策》一文中以重庆市云阳县清水乡的林下经济为例,提出兼顾生态保持与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林下经济可以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的新思路;惠泽宇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利益保障研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保障当地居民经济利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草原生态奖补机制、保护开发展民族文化、转移安置牧民进城、保护生态环境等有效对策。

三、理论基础

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涉及诸多的经济学相关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使用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及实现。

本文研究还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正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体系,蕴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生态及自然资源进行了深刻地剖析,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本文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是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本文还涉及发展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基础。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目标是使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经济的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学对于研究西南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如何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与此同时实现该地区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的提升,西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学对其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本状况

从地理概念来讲,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处于四川盆地周边、云贵高原及周边地区等,横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湘西与鄂西南广大地区,幅员面积有近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1%,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4%,涉及“彝、壮、藏、土家、苗”等30多个少数民族。2016年区域内的国民经济总产值(GDP)为96179亿元,占全国GDP的12.9%。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例如其水资源占全国的40.1%,能源资源占全国21.8%,森林资源占28.9%,矿产资源占全国23.3%,是我国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良好的森林资源,为水源涵养,保持大气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南地区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生态环境优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着有利的资源保障:该区域还有着非常丰富的水资源,为我国中东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同时又是我国水利水电发展的最重要的地区,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支撑。虽然西南地区的资源丰富,但是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教育水平不高,由于地形限制使得交通状况不佳,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该地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因素endprint

虽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条件充足且具有特色,但是仍然有诸多可能因素影响该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产业布局和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民族传统、旅游资源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布局相对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受到交通、地理地形等条件限制,部分较为偏远地区几乎不存在发展工业企业的条件,工业化程度非常低,工业发展的落后现实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西南地区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高山峡谷密集,使得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低,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交通瓶颈的极大限制。但是该地区居住着诸多不同少数民族,各民族传统文化存在较多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观,加之丰富的水资源及森林资源、秀丽的大好河山等创造的自然旅游资源,使得旅游经济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

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包括历史因素、民族观念、扶持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历史上西南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上较为落后,历史上一些民族对外交流机会非常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民族观念差异较大,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历史上较为缓慢。但是新中国以来,随着国家扶持机制的大力支持与交通状况的改善,西南地区的社会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其他地区,目前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影响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生产方式、自然地理条件、环保意识与生态观念、资源制度政策、人口状况等。随着社会整体的科技技术不断进步,西南地区的社会生产同其他地区一样获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机械化较为普遍,现代的社会生产方式使得人们对生态的破坏逐渐降低。西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其植被恢复能力较强,生态的自我稳定程度高。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卓著。当前随着教育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且人口数量增长放缓,人口状况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下降。

(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经济需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中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可持续经济的重要途径,可以在保证经济发展、人民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使其遭受最小程度的破坏。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拥有长江、金沙江、大渡河、澜沧江等诸多水系,而且处于水系的上游,水质状况良好,水流量大、流速快,而且许多河流流经高山峡谷地带,具有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天然优势,目前诸多水电站项目已经建成,改善了当地用电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水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设相关工程时应该统筹规划,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维持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另外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资源就是旅游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是创收入与保护环境两者合二为一的最重要途径。因此,旅游产业虽然表面是一个经济产业,但是本质上却是一个集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是当前建设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突破口,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交流与团结的重要途径,其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及长远意义。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西南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

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新形式下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全球化中的重大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其必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边境地区,云南和广西与东南亚诸多国家接壤,有着许多重要的出境口岸,是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陆上及海上通道。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要利用其沿边、口岸发达等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以及旅游产业,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交通要道,西南地区也要充分利用国家战略布局及政策方针,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保护提供动力,同时为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还有着民族优势。一些边境少数民族很多都是跨境分布,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有着天然的文化优势,处于两个国家的同一个民族之间有着传统的文化亲和力,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会大大降低彼此之间的摩擦,为“一带一路”的实施,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大的文化动力。依托于“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的地缘优势与民族文化优势,必将对该地区经济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最要的积极的影响。

(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结构

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主要有外生和内生两个方面,其中外生动力机制主要有制度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战略,内生动力主要为其本身独特的资源地理与文化优势。国家的相关政策为西南地区的发展提供最主要的外生发展动力,任何经济与资源状况的发展都会地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强烈影响。当前国家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全国各地的森林与矿产等自然资源受到大力保护,目前森林均不得随意砍伐,各地政府对此也相当重视,森林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开采监管也逐渐加强,同时限制稀有矿产资源出口,大量进口矿产资源,使得全国范围的矿产开发逐渐减少,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保护。随着国家对生态的重视不断加强,相关资源保护政策陆续出台,西南地区的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缓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其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其区域内地形复杂,地貌多变,生态自我恢复力相对较强,使之形成了壮阔、秀丽、多变的自然景观,为其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作为最重要的多民族聚集区,其具有多种多样丰富的文化传统,颇具民族与地方特色,为其创造了文化文明的同时带来了人文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

五、结论及建议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及文化优势,生态环境状况优良,但是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艰辛且漫长,需要大量的相关工作保障其顺利进行,依然需要诸多的措施才能更好的发展。基于西南少數民族特点,本文关于实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如下。

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执行,大力推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不断促进当地生态的优化提升,保护矿产资源不被破坏性开发,同时也要积极贯彻执行“一带一路”相关战略,在大潮流中不断推进经济与资源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又快又快发展目标。其次,要优化金融支持,促进金融扶贫,将金融这一工具应用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的过程中,同时利用金融政策为当地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强大的外部动力,尽可能的利用市场经济的力量发展当地经济。然后,通过产业技术升级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先进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尤其是要抓住旅游产业这一主线,大力促进生态旅游,提升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服务于当地经济、资源、生态和谐发展。最后,做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及动力,良好的教育环境是社会前进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事业的提升对于实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对于提高人才素质,促进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北斗的数字秦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