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跋涉 一路歌

2017-11-28熊晓峰王义红

关键词:汉正街党总支商会

熊晓峰+王义红

这里是白云黄鹤的故乡,汉水与长江交汇处,大江大湖大武汉。

这里是“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悠悠五百年,演绎无数财富传奇。

这里是湖北省第一个流动党员党总支诞生地,勤劳智慧的应城籍流动党员,在异乡的土地上,让鲜红的党旗绽放出艳丽的光彩!

这批上世纪八十年代敢闯敢冒的应城外出务工经商先行者,在各自经营的领域奋力拼搏、纵横驰骋,经过二三十年的打拼,逐步站稳脚跟,成长为汉正街市场的领航者,涌现出一大批“拉链大王”“鞋帽大王”“服装大王”等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事业上的成功仍然冲不淡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依赖与眷恋,相反,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与日俱增。

同期 黄小明(武汉应城商会党总支书记):在未成立党组织之前,我们在汉的几位流动党员都议论:今年的七一怎么过呢?大家都建议到我家里去过,我痛快地答應了,把大家接到家里来吃个便饭。大家都觉得我们在外的流动党员没有归属感,没有一个“家”,连基本的缴纳党费都很不方便。

2007年,湖北省第一个商会党总支——武汉应城商会党总支正式在武汉成立。成立以来,在应、汉两地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流动党员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既服务应城籍在汉流动党员,又服务应城籍在汉务工经商人员,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披荆斩棘。经过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党总支共下设陈河、义和、天鹅、郎君、田店、三合等六个流动党员党支部,现有流动党员153人。党总支建在商会上,通过强化商会党组织建设,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教育管理,坚持做到在服务中深化管理、在管理中贴近服务,使商会党组织建设与商会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切实为应、汉两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党总支成立十年来,按照应城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实践“四全四有”的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新模式,即组织全覆盖,让流动党员异地有“家”;教育全要素,让流动党员学教有方;管理全对接,让流动党员创业有为;服务全方位,让流动党员离乡有情。这一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解决了外出流动党员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见效、作用难发挥等问题。

党总支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前提,以管理为中心,以履职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立足于实际,着眼于特色,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开展和作用发挥等方面深入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同期 胡亚非(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党工委书记):2007年8月22日,应城在汉党支部成立了。十年风雨兼程,党员同志们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在促进我们汉正街的产业转型工作当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了汉、应两地上级党委组织的充分认可。

武汉应城商会党总支在应城市委组织部、硚口区委、汉正街党工委、市场党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如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特别是为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总支专门制定了分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方案,在完成交纳当月党费、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党章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上一次党课、开展一次学习研讨、听一次形势政策报告会、看一部警示纪录片、参观一次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一次社会实践”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制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清单,做出公开承诺,争做“四个合格”,始终保持党员本色,砥砺前行。

十年来,党总支涌现出黄小明、丁正作、胡次海、黄又明、田春林、鲁义祥等一大批受到武汉、应城两地各级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陈河支部成立的“吴天祥小组”多次受到武汉市各级党组织表彰。

通过十年的努力,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一次次学习实践中不断增强。2016年7月,长江流域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洪水,武汉、应城两地同时受灾。紧要关头,党总支班子成员带头捐款15000元,并组织党员群众捐款捐物数十万元送到两地抗洪抢险一线。总支及支部还积极参与对家乡贫困生和留守儿童的资助、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其中,义和支部为义和镇卫生院改扩建筹集大量资金;陈河支部为陈河镇谷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天鹅支部为天鹅镇福利院重建工程进行重点资助;郎君支部资助鲁大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田店支部每年定点资助田店镇店坡小学贫困生……这些实实在在的善举,体现了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关爱之情、奉献之心。

同期 黄维明(应城市陈河镇谷杨村党支部书记):商会党总支为我们谷杨村2.5公里的道路建设投入了十多万块钱,后来又为这条公路安装了40盏路灯,没让我们村里花一分钱。为了改建我们谷杨村的村活动室,他们(商会党总支)也投入了大几万块钱,最后汉正街支部还以支部的名义和个人的名义对我们村的孤寡老人进行资助,给予了我们非常多的帮助。

扎根武汉,心系家乡。党总支组织各支部与汉正街社区结为共建对子,把安排社区下岗职工和社会赋闲人员就业、再就业作为支部工作的特色来抓,逐步探索出了“知社情、知市场、知发展”的“三知”安置模式,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安排下岗职工及社会赋闲人员就业、再就业。

党总支的流动党员常年在汉经商,信息灵通。利用这一优势,党总支积极主动地为家乡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激励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参与家乡经济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党总支累计为驻地和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两万多个,带动5万多名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这些流动在外的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建立规模以上各类生产企业200多家,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在3亿元以上,上缴税收两千多万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武汉应城商会党总支恰似树木的年轮,有着许多不同形状的同心圆,那是成长的轨迹,疏密相间,质朴自然,静默中已然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留下了奋进的年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2009年起,党总支连续多次获硚口区委“十佳基层党组织”、汉正街党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先后被孝感市委、应城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汉应城商会党总支党建经验被报送至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全国范围内交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武汉应城商会党总支的示范带动下,应城市目前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已建立党总支1个、党支部12个,广大流动党员带领务工人员一起,开拓打造出了汉正街服装辅料、哈尔滨建筑、云南昆明煤气灶具、广东佛山灯具、成都商贸物流等一批创业特色品牌。应城市建立外出流动党组织和服务管理流动党员的有关做法受到了中组部原部务委员兼组织局局长傅思和同志的充分肯定,有关经验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中国汉正街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

如果我们把前十年比作一个男孩儿,他是一幅美丽的画,那么,下一个十年他就是青年,将是一首壮美的诗!让我们从当下开始,不忘初心,带着希望与激情,踏上新的征程,向着下一个十年阔步前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正街党总支商会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中国西班牙商会
Revival of Hanzheng Street
汉正街转型:不破不立
党总支能否接收新党员?
如何让汉正街市场在整治搬迁中保持繁荣
保定商会档案及其出版
城市公共政策逻辑下的旧城更新机制演变——以武汉市汉正街为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