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实践样本
2017-11-28王海珍
王海珍
扶贫政策需要因地制宜扶贫,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发挥各地扶贫的“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有哪些扶贫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先提出了“精准扶贫”。此后,他在各地调研时,多次提到“精准扶贫”这个词。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认为,提出精准扶贫,在中国的扶贫减贫事业当中,确实是一项全新的战略举措。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说:“首先理念创新,后来举措创新,它的意义就是在新常态下按照新理念来实施扶贫攻坚工作。”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在贫困问题上各有特点,现行模式下,仅仅依靠救济式扶贫不能彻底改变贫困人口的处境,要处理好经济开发扶贫与社会救助政策扶贫的关系,明确最低生活保障是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兜底性”制度安排,而扶贫开发则要侧重帮助有“造血”功能的贫困人口提高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一刀切”的扶贫政策并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政策需求,需要多角度、多领域探讨扶贫模式,因地制宜扶贫,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发挥各地扶贫的“十八般武艺”,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在传统扶贫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样本。
互聯网的应用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应用一方面为精准识别提供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有效工具。扶贫工作的动态监管是一个难题,现在可以依据互联网和大数据实施有效的监管,通过建立扶贫信息大数据库,实现扶贫信息的全程信息化管理。这个扶贫信息大数据库不仅仅是对贫困人口的录入和建档,还可以进一步对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及时掌握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也为进一步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扶贫研究奠定了基础。
电商扶贫是“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依托互联网开展电商扶贫,汇聚扶贫资金,动员公益组织参与扶贫,为贫困地区农户打开致富之门。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发展电商可以让农民通过在网上销售产品来提高收入,带动诸如农业、手工业、物流、网店服务等相关行业以及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特别是为偏远闭塞的贫困村打开进入市场的大门,电商具有显著的效果。从近年的发展来看,电商扶贫不仅能够扶贫,更有利于精准扶贫战略的真正落实。
我国的贫困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其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多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紧张或是人口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存在人地关系紧张问题。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用生态扶贫带动精准扶贫,从开发式扶贫转向保障式扶贫。这些贫困地区在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的同时,通过生态补偿、生态保育制度增加农户转移性收入,通过区域特色的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实现减贫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还有些地方雇用农民做森林养护员,由地方财政按月给农民发工资,使农民成为森林的守护者。
贫困地区人口外流、进城务工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落后,产业缺乏,而小规模的农产品收入微薄,以至于一些贫困地区空心化,陷入贫困的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链。因而,鼓励贫困地区引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好贫困地区的自然禀赋,发展果蔬、中药材种植加工、畜禽养殖等产业,通过加大实施种养补贴力度,减轻贫困户的经济负担。
拓展农村贫困人群的增收渠道,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资产收益扶贫是在不改变扶贫资金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这些资产可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通过强化监督管理,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特色小镇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在新时代的特别产物,代表了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向,在全国各地都展开了实践活动。在新型城镇化探索过程中,特色小镇开辟了扶贫的新方式,带动当地发展,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国家在精准扶贫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扶贫事业发展,为旅游扶贫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例如,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进而可以带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实现脱贫。另外,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易地搬迁政策,也可以与旅游开发结合,打造特色小镇,通过发展旅游等产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贫困地区生态特别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旅游扶贫一定要特别强调生态保护这个前提。
贫困不仅是物质贫困,思想贫困也是贫困的重要因素。“扶贫先要扶志”、“治贫先治愚”,由单纯的“输血”到既“输血”又“造血”,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内涵。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是让贫困主体能够真正进入市场,具有持续不断从市场获取财富的能力,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能够平等分享市场积累的成果,成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
在探索“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地理标志”正异军突起。“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这些特色商品的特殊品质与其产地的水、土、气候等地理环境有紧密联系。1994年,中国开始把地理标志的保护纳入商标保护的范畴,通过利用国际规则对商标与地理标志进行有效保护,不仅给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也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涌现出不少成功利用地理标志发展农业特色经济的范例。如山东章丘的大葱,注册成地理商标后农民增收3至5倍,种植面积扩大了2/3。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地理标志商标保护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效果尤为明显,特别是地理标志在提升地方特色产品形象,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五年,是中国自1986年开展大规模扶贫以来,减贫力度最大,成绩最突出的五年,奇迹的创造就是得益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这一新创举。五年来,很多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解决了很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很多过去一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种扶贫模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也实实在在帮助到了需要帮助的人。(部分参考焦点访谈、各地扶贫报道等)
责任编辑 王碧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