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7-11-28齐鹏
齐鹏
一、现状
植物保护机械、农药、防治技术被称为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随着病虫害发生面积的扩大、农药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加高效、精准的器械将农药喷洒到农作物上,实现病虫草害的快速防治,因此植保机械的产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精准化、国际化的农业装备,对植保机械的要求也更高。
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人畜中毒等负面影响,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民收入。
当务之急,需要提高对高效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的认识,选用高效植保机械和学习精准施药技术,做到既能提高经济收入又能兼顾环境利益。
二、存在的问题
1. 植保机械存在的问题
①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
②植保机械结构单一,专业化、系列化程度低。
③植保机械产品质量差。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相对落后,加工精度低,成本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产品使用可靠性较低。
④植保机械新技术(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应用少,自动化监测、调控水平低。大多数喷雾机具仅采用药箱、液泵、喷头组合,只要能喷雾就行。
⑤植保机械基础部件质量差、品种少。大部分植保机械采用的仍然是20世纪50~70 年代研制的喷头,没有形成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
⑥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力度不够,缺乏严格的市场管理法规。市场管理混乱,致使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得以充斥市场,特别是一些不法个体户大量生产的质量低劣的喷雾器及大型喷杆喷雾机流入市场,严重干扰了我国植保机械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
2. 施药技术存在的问题
①随意用药问题突出。在生产中不按规定施药,随意增加农药使用量(施药量超过农药标签推荐用量,有的甚至超过标签推荐量的1.5~2倍),特别是随意混用、乱配农药现象非常突出,且施药方法不当,防治效果不理想。
②农药有效利用率低、浪费大、流失严重。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的用药量是以色列和日本的1/8~1/4,美国和德国的1/2,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却是他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农药有效利用率不足37%的同时,流失量却高达60%~70%。
③施药技术与方法不当。由于施药观念落后,农民普遍习惯于大容量、粗雾滴喷洒农药,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地毯式喷雾。使用手动喷雾器时,习惯于每亩50~75千克药液的大容量喷雾,往往把作物喷洒到出现“药水滴淌”,甚至错误地认为雾滴直径越大越好、农药喷得越多越好,而且左右摇摆喷雾器,使农药分布极不均匀。例如使用工农-16型喷雾器(圆锥雾喷头)喷施农药,农药分布不均匀度高达46.6%。
④农残问题、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施药过程中飘移、流失的农药,不仅使用药成本上升,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人畜中毒(误食)等。我国每年因除草剂雾滴飘移而引起作物药害所造成的损失达数亿人民币。
⑤农机与农艺结合性差。我国植保机械、农药、植物保护等部门之间缺少横向联系和沟通,特别是缺乏农药和药械的产品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实际需要之间的互作关系、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关系。
⑥没有完整的机械施药技术规范体系。我国当前机械施药技术规范混乱、短缺,农民缺乏规范的施药方法指导,一般根据农药使用手册中规定多少农田面积喷施多少量的药液,而现代施药技术则要求在单位作物面积上喷上防治所需的药量,由此规范用户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病虫种群密度,选用喷雾器械种类、农药剂型和喷雾方法。
⑦缺乏完善健全的职业教育培训。而有些国家此方面做得较好。例如,德国很重视加强对农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培训。德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学校、高级农业专业学校和高等农业大学四个层次。根据德国的法律规定:做普通农民的基本要求是,从普通学校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再到有关的农业专业学校学习至少两年;独立开办或继承农业企业的要求是,在自家或别人农场中干活的普通农民,必须接受深造,取得相应的资格,即使是一个有长时间务农经历、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农民,也需要经过两年的学习,并通过国家相关的考试。
三、对策
植保机械作为中国农业全程机械化中短板中的短板,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随着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农机水平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但植保机械只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的水平,植保机械化水平明显滞后,并已成为导致农药用量过高、有效利用率偏低、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农残超标严重、对外贸易受阻和环境污染加剧等系列问题的重要成因,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从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高度,对植保机械化提出具体要求;《中国制造2025》对植保机械化进一步具体化,要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发展新型高效农业机械装备,实现“安全多能、自动高效、精准智能”,支撑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部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中指出,大力推广新型药械,高效大中型药械替代低效小型药械,开发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提升雾化和沉降度、防止跑冒滴漏,提高农药利用率,加快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精准施药、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產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当务之急要提高植保机械工作效率和提升精准施药水平,在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大体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endprint
1. 加强植保机械基础部件的研究
无论是小型机动喷雾器还是大型喷雾机,我们装备的核心部件大都依赖进口,比如一个小喷嘴,在很多人眼里“只要能喷出雾滴就行,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喷嘴是决定雾化质量最关键的部件,喷出的雾滴不均匀会严重影响防治效果,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选用不同喷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就喷嘴这一个小部件来讲,国内没有一家制造企业的产品可以达到国际标准,因此,笔者以为,加强植保机械基础部件的研究非常重要。
2. 积极引入先进植保设备,消化吸收其核心技术
随着国内植保市场逐渐增热,很多其他行业的制造企业开始生产植保机械,但大多数制造技术过于粗糙、简单,拖拉机、大药箱、三缸泵、喷头组合到一起就成了植保机械。抄袭仿制现象严重,植保市场哪款机械卖得好就仿制,哪种补贴多就按照补贴要求做,低价竞争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利益最大化完全不顾行业发展。这种做法是極其不正确的,我们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消化吸收其核心技术,设计出能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的高效精准植保机械。
3. 引入机电液一体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植保机械中
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与植保机具的结合,提高植保机具的机电一体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加强先进电子技术在施药机具上的应用,操作员仅需输入正确的作业参数便可进行作业,复杂的施药过程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使用药更加精准,如运用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和显示机具速度、倾斜角度、喷洒量、药箱药量等工作参数,实现智能化控制,提高施药精确度和农药利用率,提升植保机械的自动化水平。
4. 健全技术标准,加强对植保机械的监管
植保机械作为特殊的农业机械,不仅要检测农机性能,而且要检测喷药性能,后者在植保作业中更为重要。因此植保机械推入市场前要经过多层测试,尤其是喷雾性能检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植保机械产品,建立规范有序的植保机械市场,只有检测合格的才允许投入市场,已经投入市场的植保机械也要定期进行检测,未通过检测或不进行检测的植保机械禁止其进行植保作业。
四、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正在加速推进,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新型植保机械和精准施药技术来补齐短板。借鉴发达国家植保机械化发展的经验,调研我国农业生产之需求,我国将迎来植保机械化高速发展期,初步预计植保机械到2030年的社会储存量会达到45万~50万台,2020年左右会进入一个暴发式的增长期。
作者简介:齐 鹏,硕士,研究方向是药剂、药械与施药技术,现担任国家农业自走式植保机械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山东永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精准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市场部部长,植保机械开发部副部长。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路南段 山东永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邮编:2760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