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7-11-28奚馨馨

美术文献 2017年7期
关键词:绘画心理健康美术

□ 奚馨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奚馨馨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许多好处,不仅让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学科知识,也能够对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在进行美术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时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美术是一门有助于小学生进行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课程,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中外来务工子女来说,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出他们的心理情况。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向上、向善的积极心理发展。

一、老师在美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模仿的一个阶段,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应当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与穿着打扮,营造一个乐观、积极的氛围,而农村小学其接受消息等方面都比较闭塞,老师的所作所为都会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而为人师表就需要课上课后都能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有利于正能量在课堂上的传递,也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学习心态与处事态度。

二、美术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美术教学是学生可以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发挥、创作,进而在一定层面上表现出小学生个人的心理状态。在现代教育中,对农村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视,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来反映其心理现象,并进行积极的引导。

1.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生处于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其心理发展还没有定型,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发展,而这免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行使教师对学生的职责,对学生要做到适度的鼓励、表扬,在一定时候也需要进行批评指正,让学生能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比如,二年级《写生小书包》,摆放一只小书包在讲台上,鼓励学生大胆写生书包,并对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己评出谁画的最好。若有不同角度,不同想法的绘画作品,教师应当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进行表扬,而不是一味地指出缺点,让他们能够在心理上得到鼓励,这有助于学生下一次积极主动的学习。

2.美术课堂上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情绪是配合教师进行课程学习的最好的一种状态,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对学科教学的效果也能够有很大提升。这需要教师调整个人心态,语言、动作等方面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比如在学习国画方面,当出现学习内容有些难度时,会使得一部分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与兴趣有些减弱,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及时地针对课堂现状进行一定的教学引导。例如,四年级《活泼的小猴》这一课,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知道这幅画是哪位大师画的?你最喜欢哪只小猴?你想画一只怎样的小猴?通过师生不断互动,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拓学生思维,为其后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三、美术课堂绘画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之所以要用语言教学,是因为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积极情绪及学习兴趣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渐降低,教师能够通过语言及时地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在绘画过程中也是如此,要通过语言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

在绘画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取心的培养。小学生绘画的能力有限,对于作品的拿捏会有一定困难,而教师就应当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绘画指导。就如达·芬奇几年如一日画鸡蛋,绘画的草稿纸堆成了小山,这个故事的合理运用也是渗透心理健康作用的表现。对于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保持学生的进取心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对孩子的课堂评价上也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这位同学画小猴,首先要给孩子的是积极肯定的评价,其次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点。这样可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美术的兴趣,在个人的素质提升和艺术的熏陶下,拓宽学生思维,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结论

小学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艺术,开拓学生的创新、创造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塑造积极乐观、富有激情的心理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小学美术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绘画技艺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一个好的支撑,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做好奠基。

[1]宝力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王海珍.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59-65.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香花桥小学)

猜你喜欢

绘画心理健康美术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