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策略探索
2017-11-28格根图雅
□ 格根图雅
幼儿园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策略探索
□ 格根图雅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孩子们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探究性教学是随着幼儿园的主题性活动展开之后伴随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新时代给幼儿教育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幼儿园探究性教学是基于幼儿的直接经验,依据幼儿的兴趣点,创设适宜的环境,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探究实验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它的魅力,深感它是一种让幼儿在“做”和“活动”中很自然地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幼儿独立探究能力,养成“习得”的好办法。因此,在幼儿园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中探索实施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性实验活动
1.创设幼儿所熟悉的情境。
幼儿对相似的场景事物兴趣很高,亲手操作更会让他们兴高采烈。
2.新知识与平时的生活经验有所联系。
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幼儿原有的知识得到巩固,现有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师不必把问题提得太复杂、太深奥。
3.让幼儿产生许多疑点。
由于幼儿发展水平不均衡,生长环境不同,年龄虽相仿,思维发展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共同参加同一内容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各异,有的甚至出乎意料。我们不能用唯一的结论作为他们共同的答案。
二、引导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1.探究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让幼儿及时地记录下来,记录可分为多种形式:表格记录、图式记录、有机图形、自主符号。
记录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关键是在每次探究实验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记录习惯,使幼儿逐步掌握记录方法、规则。如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制作“双层水”,为幼儿实验提供充分的材料,使幼儿在亲身的实验探究中了解不同的物质溶于水后的浓度不同,会调制“双层水”。使用科学记录纸,培养幼儿科学的实验态度,教师出示两杯表面看去一样的调好颜料的彩色水,请幼儿远处观看,并说出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①把半杯只调有颜料的水顺着玻璃杯的边缘缓缓倒入半杯只装有清水的杯中,请幼儿观察变化。②把半杯不但调有颜料而且调了浓糖的水顺着玻璃杯的边缘缓缓倒入半杯只装有清水的杯中,请幼儿观察变化。(实验效果:一杯水会变为浅彩色水,另一杯水会变为双层的水。全体幼儿讨论。请幼儿大胆猜想。由于一杯颜料水调制了浓糖水或浓盐水的密度大,所以可以请幼儿来倒倒两杯颜料水,看它们流动效果是否一样;如果实验可以找到食用色素就更好了,可以请幼儿尝一尝两杯水味道的不同,从而使幼儿逐步掌握科学全面的观察方法。)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并学习使用实验记录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去实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倒水的方法一定要一样——顺着杯子边缘缓缓倒入,教师请实验成功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2.让幼儿畅所欲言。
幼儿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非常希望把自己的记录结果告诉大家。教师要给幼儿机会,如果一得到预设的结果就说:××还有发现,等下次好吗?看似尊重幼儿,其实是一把软刀子,割断了幼儿的发言权。教师应高度重视此环节的功用。
3.让幼儿真正讨论起来。
有些探究的结果分歧较大,观点颇多,教师可以与幼儿先汇总主要结果,然后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讨论。讨论进入主题需要预热阶段,一段时候后才能纳入正道。充足的时间、明确的主题、合理的组合,才能保证讨论有实质性的内容。
三、引导幼儿整合得出的结论
1.结论逐步精确。
面对幼儿不同的结论,首先要进行筛选,去掉不符合探究验证的观点,然后进行归整,集中众多一致的看法,最后达成共识。有些结论可作继续的推理,引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研究。
2.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探究性教学倡导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并不否定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特别在汇总各路观点、提炼精确结论之际,教师更要秉承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顺着幼儿的思路,把讲解与归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作必要的补充探究。
有时,幼儿对某种问题感到迷惑,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教师不能含糊地一带而过,或者主观地给予定论。而是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补充必要的演示,让大家一起共睹探究结果,从感性知识上升到初步的理性认识,得出结论。
探究性实验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验教学本身具有探究性质,只有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使之更具科学性、可持续性,更有效地服务于主题教学活动,有益于我们的教育对象。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达尔罕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