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只有中美两国创造1 0 万亿美元惊人财富奇迹
2017-11-28本刊编辑部
人类史上,只有中美两国创造1 0 万亿美元惊人财富奇迹
全球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史上,只有美国和中国能将经济规模做到10万亿美元以上。英国人曾预测,21世纪上半叶,全球金融体系变迁过程中可能释放的最大红利当属人民币国际化。
历史赋予中国独特使命
9月22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共同出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表明“一带一路”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全球性公共产品,正在获得体系性的国际承认。环顾今日世界,除中国之外没有第二个国家愿意拿出如何应对21世纪人类发展的负责任行动方案,而中国客观上还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在关乎21世纪人类共赢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中国展现出负责任新兴大国高度的国际责任感与实际行动能力。
专家表示,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有十年,在过去这十年里,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使得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后劲不足,全球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过去30年里的经济崛起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以现代经济史上所仅见的改革开放力度,释放发展动力,加快融入世界,并在人口红利、“入世”红利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红利的驱动下,以年均超过8%的经济增速将本国经济规模从不足4千亿美元做大到超过10万亿美元,如今中国的名义GDP已相当于日本的2倍。
全球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史上,只有美国和中国能将经济规模做到10万亿美元以上。代表新兴经济体的中国,既要稳住中速以上增长预期,更要通过换血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创新驱动经济迈向内生性增长道路。毋庸置疑,这将为广大新兴经济体提供高质增长转型样本。
当地时间2017年9月22日,外交部长王毅(后排左)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后排右)共同出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
英国人曾预测,21世纪上半叶,全球金融体系变迁过程中可能释放的最大红利当属人民币国际化。代表着中国工业化和金融开放与发展成就的人民币,不仅在既有的国际货币秩序中获得了体系性的承认,而且将逐步释放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红利,且这些红利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融入世界体系并成为公共品提供者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对内全面深化改革,清理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沉疴,推动经济战略转型,对外启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贸易便利化,打造多边合作共赢平台等重大决策。在致力于加快推动中国由贸易与制造业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转变的同时,以“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为抓手,将中国的发展优势与周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锻造立体化的区域与全球互利合作新模式。
可以说,这是自全球工业化以来,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作为公共产品的新供给者,承担起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任。
中国作为超级新兴经济体,不仅有意愿而且有能力为区域乃至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中国牵头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以及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陆续拿出具有可执行的经济金融产品与服务清单,是基于全球使命,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谋求共赢发展。
近来,包括美日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重量级多边金融机构与亚投行的频频接触,展现出与亚投行之间的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意愿。
可以说,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其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以及开业以来在项目开展与对接国际机构方面的高效表现,已在全球金融公共产品体系中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声望机制,凸显中国在机制设计与组织运营中的勤勉努力与后发优势。
发育为全球经济体系担保人
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坐标能否获得实质性提升,取决于中国作为主要发起国的行动力与协调力,有赖于各成员国的互助合作,当然,也离不开中美在国际金融产品供给体系方面的合作性博弈。
众所周知,今日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的最后担保人依然是美国,而其保持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力,除了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显而易见的机制化霸权体系之外,其背后蕴藏的则是美国直到今天依然独有的一项特殊优势,即密布全球的海上力量投送与打击体系、柔性商业干预和无形的金融控制体系。无论是日本还是欧洲,都由于地缘政治的约束,最终无法成长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担保人。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投行的成立与运用,其背后所蕴藏的正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优质产能全球化配置、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设计、金融服务的区域和全球化搭建以及相关国际协调力和动员力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如若上述国际公共产品发展取得预期成功,则新兴经济体完全可以也应该向国际公共产品体系提供更多的功能服务与范式设计,最终目标是发育成为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担保人。
作为有着全球责任感的独特新兴大国,中国完全有责任也有能力最大限度团结与引领全球化参与主体,推动资本、技术与相关要素流动,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持续释放全球化红利,带领全球化走出动力结构的“公地悲剧”(过渡使用造成资源的枯竭)困局。
(新华网2017.9.23、《上海证券报》2015.4.24等)